你是「寒症」「熱症」?



相信大家從各類媒體報導中提及中醫治療時也聽過「寒症」、「熱症」,其中「症」字所指的就是體質。坊間所謂「寒」就是指經常手腳凍、怕風吹、食生冷食物後會不適的體質,而「熱」就是指平常覺得身體熱、口渴、煩躁、需要飲冷飲才感舒適的體質,可是大家或會問:「我們的體質就只有這兩類嗎?」無疑在媒體報道裏,往往將中醫理論過於簡化,解釋不了複雜的身體變化,生病時亦無助了解自己的病情。本文將簡單介紹中醫理論如何理解體質,進而作為養生保健的基礎知識。


中國傳統醫學中,非常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因我們的體質變化亦與環境變化相呼應。接下來將會從天、地、人三方面去討論,大家將明白我們的「症」是會不斷變化的。


天-------季節氣候


春季多潮濕,排汗受到影響,身體去除濕氣的能力減弱,如出現關節痠痛,四肢容易覺得疲倦、腹瀉、舌苔白膩,這時身體屬於濕底。


夏季常炎熱,如果在戶外活動時間長,曝曬後大量出汗,覺得口渴心煩,全身疲倦乏力、尿量少而色黃,身體就成了暑熱底。


秋季乾燥,易出現皮膚乾燥,甚至脫皮、口鼻咽乾澀、大便乾結。這時體質就屬於燥底。當然這與情緒容易暴躁的躁底不同。


冬季寒冷,體內陽氣易被遏制,如果保暖不足的話,身體出現怕冷、手腳冰冷、甚至有腹痛腰痛等不適,這就是實寒症。與虛寒底不同的是,後者於四季都會出現四肢冰冷、需要穿很多衣物才能保暖。


除了自然的四季外,也要一提人工造成的四季,例如大家上班坐的公共汽車,冷氣比冬季的寒風更冷。在廚房工作的人,每天對著火爐,經常都是燥熱症的。


-地理環境


生活於沿海的人與生活於高原的人體質不同,大家應該不難想像。住在青海西藏的人長期在空氣稀薄降雨量少的高原山嶺,容易出現燥底。而住在香港這個海濱城市濕氣很重,原因是海風常帶著水氣,在濕度高的春天,牆壁甚至有水「滲出」,對於在西藏生活的人來說這算是奇觀了。因此在特別易有濕症的人。


人--------年齡及生活習慣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氣血盛衰是會變化的,以一虛構女性為例,小孩子時舌紅煩躁、睡眠不安、小便常黃,是心火盛底,少女時易患口瘡,月經先期血量多,是血熱底,產後頭暈、面色白、易抽筋、大便難是血虛底,更年期時情緒不穩、?脹痛、腹脹身痛、睡眠不佳是肝鬱氣滯底,老年時雙膝酸軟、腰冷夜尿多是肝腎不足底。每個階段也不盡相同,因此治療時會隨個別體質來選方用藥,不是獨沽一味的。


生活習慣方面,都市人經常上網至半夜,出現口渴,手心熱,皮膚隱隱發熱,多變成陰虛內熱。外出吃飯必點凍飲,久而久之出現胃痛、肚瀉、咳嗽多痰涎,身體就轉屬脾胃虛寒。事實上,不良的生活習慣會慢慢損害我們的身體,如睡眠不足、飲食不節等,都應盡量避免。養生之道很簡單,起居飲食有節制、有規律,心境淡泊便是了,能持之以恆就會有卻病延年之功。


經過上面的論述,相信大家對於自己的「症」會有多點認識,不會再認為身體只有寒和熱,覺得中醫理論深奧嗎?不會吧,講的都是大家日常生活的經歷,我還沒開始講《黃帝內經》的內容呢。有機會再與大家談談,歡迎大家提出問題。


調理身子先起底寒底?熱底?

究竟我是「寒底」還是「熱底」呢?大家對這個問題甚感興趣,皆因有了這個「指標」,生活上及飲食上便知所禁忌,懂得選擇適合自己體質屬性的食物與養生方法,使身體更健康。



不過,若誤會自己的體質屬性,甚至對箇中的飲食宜忌一知半解,例如動不動便喝涼茶,便可能出現反效果,令身體更差。


陰陽失衡 導致偏寒偏熱


「一般人所謂的『寒底』或『熱底』,對中醫來說,是指『偏寒』或『偏熱』的體質屬性。」中醫一向講求人體內陰陽平衡。大部分人的體質屬平性,不偏寒,也不偏熱,意即人體內陰陽處於平衡狀態。若陰陽失衡,便出現明顯偏寒或偏熱的體質屬性,失衡持續,就容易生病。


要理解箇中的概念,借助了現代統計學的棒形圖,幫助大家理解體質。


平性體質


體內陰陽處於正常水平,且維持在相對平衡的狀態。


養生策略﹕維持衡飲食即可。


偏熱體質(實熱)


陽氣較正常水平高,陰氣則處於正常水平,即陽氣偏盛(即陽亢),屬「實熱」一類。一般人口中的「熱氣」,症狀大致與實熱相似。


症狀﹕面紅、目赤、發熱、煩躁、口乾、唇燥、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少津、脈數有力


偏熱體質(虛熱)


與實熱不同,虛熱是指陰的部分偏衰(即陰虛),陽則在正常水平。相比之下,陽看似較陰盛。虛熱的症狀部分與實熱相似,有人因而誤會自己「熱氣」,以為飲涼茶可以「清熱」,殊不知這樣反而連正常水平的陽氣也減弱了,導致陰陽兩虛,衍生出更複雜的問題,得不償失。


症狀﹕潮熱、盜汗(晚上睡時出汗,醒後則沒有)、五心煩熱、口乾舌燥、舌紅少苔、脈數細


養生策略﹕陽氣偏盛要清熱;陰液不足要滋陰。大致而言,宜滋陰清熱潤燥。


宜吃性涼、寒、平與味甘的食物,好像波菜、冬瓜、節瓜、豆腐、豆製品、鴨肉、木瓜、西瓜及梨等;但亦不宜吃太多生冷與苦寒的食物,如生蠔、魚生、涼茶及冷飲,以免傷及脾胃,又或造成陰陽兩虛。


忌吃性溫、熱與味辛的食物,如韭菜、胡椒、蒜、羊肉、榴槤及荔枝等。


偏熱的人,忌煙酒及熬夜,應保持心情輕鬆。


若有「熱氣」症狀而不知道自己屬於實熱還是虛熱,可飲用清補涼,它除了清熱外,當中的玉竹、沙參及百合可滋陰,薏苡仁、淮山及芡實能健脾。


偏寒體質


多以陽虛為主,換言之,指陰精處於正常水平,但陽氣偏衰。


症狀﹕面色蒼白、畏寒肢冷、神疲踡臥、自汗、瀉下清稀(容易腹瀉)、小便清長、舌淡苔白、脈弱


養生策略﹕大原則是溫陽祛寒補虛。偏熱體質人士忌吃的食物,部分則適合偏寒體質的人。


宜吃性溫、熱、平與味甘、辛的食物,如胡椒、花椒、八角、羊肉及雞肉等。


忌吃性涼、寒與味苦的食物,如涼瓜、馬蹄、鴨肉、蟹、西瓜等。


偏寒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應避風寒,還要多鍛煉身體,可振奮陽氣,增強體質。


除了偏熱及偏寒的體質以外,鄭頌華也指出,還會同時出現挾痰濕或挾瘀的特徵。


挾痰濕


在中醫理論而言,人體的水液代謝良好,便不會有濕氣積聚。然而,如果脾胃不佳,便容易聚濕;濕重的話,又容易成痰。這裏指的痰,不獨指生理上可從口吐出的有形的痰,也泛指停留於體內的病理產物,例如淋巴結腫大、甲狀腺囊腫等狀。


症狀﹕容易疲倦、胸口翳悶、胃口差、大便稀爛、舌苔厚膩


養生策略﹕大原則是健脾化濕。


宜多吃性溫、平與味淡的食物,如薏苡仁、芡實、扁豆及赤小豆等。


忌吃性寒與味甜的食物,如汽水、雪糕、甜品,以免傷脾胃,生痰濕。


挾瘀


人體的氣血運行不佳,便容易積聚瘀血。在中醫角度,靜脈曲張便屬於挾瘀的現象。


養生策略﹕以行氣活血化瘀為主。


宜多吃性溫、平與味淡的食物,如蓮藕、黑木耳、紅棗、紅糖。


忌吃性寒與味酸的食物,如以醋醃製的食物。


有些人的體質較複雜,不是以上三言兩語可以形容,則需請教再作相應選擇為宜了。



~再生堂身心靈工作室.醫骨作氣健康一百年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