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咖啡館──對話是一種生生不息的力量
「咖啡館對話是我所見過最能幫助我們體驗集體創造力的一種方法。」~彼得.聖吉,國際組織學習學會創辦主席、《第五項修練》一書作者
在1995年加州的的一場集會中,華妮塔.布朗(Juanita Brown)、大衛.伊薩克(David Isaacs)與他們的客人們, 共同發現了一種新型態的集體智慧匯集方式,後來他們稱這種方式為「世界咖啡館」(The World Cafe)。
「世界咖啡館」在國際間傳播多年,美國德州坦帕灣(Tampa Bay)科學工藝博物館(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 、墨西哥公益事業全國基金會(the National Fund for Social Enterprise)、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Saudi Aramco)、 惠普公司(HP)、新加坡政府都曾採用此種對話方式為組織尋求最大的效益。世界咖啡館的參與者不是為了喝咖啡而聚集,這而是一套很有彈性的實用討論流程, 可以帶動同步對話、分享共同知識,並且有效地在對話中為焦點議題創造新的意義以及各種可能,甚至找到新的行動契機。
這是一種同時適合小至20人團體,大至數百人組織的會議方式,它採用咖啡桌的型式分組,解構各種大型座談會的框架限制,以4-5人為一桌,邀請來自不同領 域的朋友展開輪番對談。每一桌在簡單的自我介紹後,各選出一位桌長及紀錄,討論一定時間後,桌長保持不動,其他組員移動至各桌,由另一桌的桌長介紹前一輪 的結論,並以此為基礎進行更深入的討論,以此種方式進行數回合後,參與者回到原本的咖啡桌,觀看大家智慧分享的內容,並整理出討論重點。
「世界咖啡館」提供一個智慧匯集的平台,擺脫傳統研討會單向傳播的限制,讓參與者在舒適宜人的環境中打開話匣子,並全心投入對話,而每一個參與者不僅是演 講者,更是聆聽者!參與者在進行咖啡旅行過程中,必定會吸納來自各領域的多元觀點,對世界產生新的想像,當集體認同被凝聚,對世界產生新的想像,志同道合 的感動油然而生,眾人的集體智慧便能夠自然匯集,並且對未來產生改變的行動力。
世界咖啡館 THE WORLD CAFE / 臉譜
組織學習大師彼得.聖吉最推崇的新學習法!
世界咖啡館,一種用對話解決問題、找到方案的學習方式
世界咖啡館,一本帶動組織學習、個人成長的修練書
「咖啡館對話是我所見過最能幫助我們體驗集體創造力的一種方法。」
彼得.聖吉,國際組織學習學會創辦主席、《第五項修練》一書作者
世界咖啡館是一套很有彈性的實用流程,可以帶動同步對話、分享共同知識、甚至找到新的行動契機。這套以生命系統為思想基礎的創新辦法,可以創造出動態的對話網絡,在重要議題上為組織或社群催生出集體智能。
這本匠心獨具的好書,一網打盡全球各地商業界、教育界、政府機關、和社群組織真實上演的咖啡館匯談故事,證明了世界咖啡館可以廣泛運用在任何一種環境或文化裡。包括惠普公司、美國品質協會、新加坡、德州大學和其他組織在內的眾多例子,都為我們見證了眼前的事實。
除了七點核心設計原則之外,《世界咖啡館》也提供實用的技巧,教你如何主持“真正重要的對話”,它適用於任何規模的對話團體 — 不僅能強化個人人際關係,也能提升人們共同打造未來的能力。
世界咖啡館的對話歷程:七個重要設計及操作原則(一)世界咖啡館的對話歷程,有七個重要設計及操作原則:
原則一:為背景定調第一個設計原則首先要注意三個P;目的(purpose)、與會者(participants)、和外在因素(parameters)。
原則二:營造愉悅的空間這個空間必須讓人覺得舒服、有安全感、勇於表現自己。
思考該如何透過邀請函的設計和場地的安排規畫,來創造出好客的氛圍。例如在邀請函的設計、會場佈置得熱絡親切,讓人們一進入會場,便能聽到優美的音樂、自然的採光和戶外的美景。綠色植物進來,以活絡氣氛。還有牆上多掛幾幅圖片或海報,便能將沉悶的會場轉變得活潑。食物和點心也是營造好客和社群氛圍的最佳幫手。
世界咖啡館的對話歷程,有七個重要設計及操作原則
圖:世界咖啡館的對話設計原則
(資料來源:台灣The World Café社群譯,2006)
原則三:探索關建議題為了開啟關建對話,必須先費心構思出重要的提問。咖啡館對話的目的,就是在發掘和探索有力的提問,認真程度就像在找當下的對策一樣。所選擇的提問,是決定這場對話成功與否的關鍵。
原則四:鼓勵人人有貢獻
每桌只坐四到五人,原因是要讓每個人的聲音都能被充份聽見。在大部份的咖啡館集會場合裡,只要提出問題,人們就會在別人的鼓勵下展開對話,探索各種想法。
原則五:交互激盪並連結不同視野
在開始對話後,要在不同桌次之間更換座位、和陌生人交談、大方提出彼此的想法、將心得發現與正在成形擴大的集體思想加以結合,最後模式會浮現、不同觀點被競相提出、各種見地與創意也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結合呈現。
原則六:諦聽並凝聚共識
在知識創造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其中出現的模式和連結。要想發掘出新的知識,就給靠這種動態聆聽。身為咖啡館主持人,可以多方鼓勵這種聆聽方式,才有可能催生出更多的見地、創意與行動。
原則七:分享收成與創新
最好經過幾個回合的對話之後,再進行全體對話,並提供一個空間與一段安靜的時間供大家共同反思。請會場中的任何一個人簡單分享對他們來說,最有意義的觀念、主題、或核心問題,並鼓勵大家仔細想想前幾回合的對話,有沒有得出什麼心得可以分享。在安靜的環境裡,才有可能釋出深層的智慧、領悟新的知識、發現新的可能。
(二)世界咖啡館在不同國度實施的文化差異
根據上述的七個設計原則,我們若按表操課只要把握這七個大原則,對話確實能在大場域中積極展開,但仔細觀察每個設計情境,也都存在著動態的微妙變化與結果。
台灣的文化背景,北、中、南都有不同的屬性,加上島國文化的多元性,一種特殊的海洋文化,讓我們的生活步調與工作速率都呈現比較快速的方式,由於歐美人士的民族性能較易於投入開放的對話情境之中,也比較願意分享意見,對於對話中所產生的衝突也比較持正面的態度,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多能有廣泛的知識激盪,也較能發掘更深層的問題結構並提出有效的根本解。自2005年執行The World Café 大型團體對話以來,發現台灣的學習活力雖然很強,國人的對話情境則需要一番氣氛蘊釀,否則極難開口,或僅止於表面禮貎之應對,而且東方人習慣和和氣氣、也僅量避免所謂不必要的衝突,也不容易在短時間進入深層對話的匯談,所以極難洞察結構性的深層問題,也較難發現具有創新的解決方案。
換句話說,如果要塑造真誠的對話,若以原汁原味的世界咖啡館操作,確實會有文化的距離,根據本公司籌辦近百場世界咖啡館的經驗,且於2009年在師大工業科技教育與人力資源應用學系研究所所作的研究及實驗導入,發現世界咖啡館的操作必須適應本土的風俗民情,再則使用改良式的世界咖啡館,還可以克服各組織訓練時間有限的限制性,在短短的半天3小時或一天6小時的課程或會議討論中,運用知識地圗、模式引導、體驗學習、全像式同步繪圖整合紀錄等方式,塑造優質的對話融入環境,快速激盪彼此的看法與分享整合成果。
(以上是聖塔菲公司禪述精華內容)
咖啡館對話泉源
http://percy918.ning.com/profiles/blogs/shi-jie-ka-fei-guan-de-dui-hua
世界咖啡館(The World Café) 讀後心得 http://tw.myblog.yahoo.com/jw!UkqgknSYHwQQZVfDElp2hQ--/article?mid=13
國家公園新視界,創新與學習的對話 http://twnp.cpami.gov.tw/pdf/20101016.pdf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