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禪不是修出來的1

 

當你看到這本書時,一定會想,這本書的書名想表達一個什麼意思?封面為什麼這樣設計?作者是個什麼樣的人?當你有了這些疑問時,你就與這本書結了緣。為了不浪費你的時間,在這篇導讀裏把這本書要表達的內容粗略地描述一下,幾分鐘就可讀完,如有興趣繼續閱讀,這是我們求之不得的事。

 

當下  在人生過程中,有一句常說的話“活在當下”。為什麼要求人活在當下呢?就是因為人們從不活在當下。在這方面人倒不如動物,不管它是什麼動物,它們的心都是不動的,時時處在當下、活在當下。動物們從沒離開過當下,只是動物識性不全,認識能力不足而已。所以動物們的壽命相對人來講都很長,是它們的成熟期的10倍以上,而人只有自己成熟期的56倍。會有人問:活在當下,只是為了長壽?回答:當然不是。除長壽之外,還能讓人不活在自己的情緒中。沒有情緒,就不會煩惱;沒有情緒,對所有的事都會一目了然,就會表現得很智慧。

 

欲望  欲望是中性詞,不能把它貶義化。如果人們沒有欲望的話,就不會產生動力,那就什麼事也做不成了,現代的一切科技都不會出現。只是我們把它放錯了地方而已,如能把欲望放在集體、國家和人類上,它就是動力;如果把它放在自己身上,不管幹什麼都要想著自己的得失,勢必給自己帶來很大的阻力;也容易因欲望的擴張而造成戰爭。

 

角度  角度來自於一個人的經歷,因人的經歷不同、所接觸的事物不同、遇到的人也不相同,產生對周圍的人、事、物的認識各不相同。目前地球上有七十億人,就有七十億種角度,沒有完全相同角度的兩個人,只有相近沒有相同。既是這樣,角度就不是真理,因為真理只有一個,只能說它是一個不實的概念而已。也因角度的不同,人與人之間才產生了矛盾,多數的爭吵就因角度而不能溝通。

 

瞭解自己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人們對自己全面瞭解的論述文章,所有對人類的論述都在“有”這個層面上。但是這個世界是二元的,有“有”就有“沒有”,“有”、“沒有”本身就是矛盾雙方的同現,“有”與“沒有”相互交替才能形成規律,就像有聲無聲的交替才能形成語言、有念無念的交替才能形成思維一樣。

人也應是這樣。人是有形有相有念有作的,也會受二元的制約,就必須有個無形無相無念無作的“人”,我們對自己的“無”或“空”,一點也不瞭解,甚至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在這裏所說的“沒有”、“空”、“無”是指心上的空無,也就是心上沒有任何概念的狀態,只是一個空空蕩蕩的“知”在。

有念時,思維以腦電波的形式向十方發射,是一個發射狀態,念與念之間的無念是全波的接收狀態,人們對這些都無從瞭解,就是對現實的自己也很不瞭解,如:我們的眼睛接收的是光波,耳接收的是聲波,鼻接收的是氣味波,舌接收的是通過神經線的有線波,身接收的是物體的輻射波,也就是說,我們與外界是以波的形式打交道,自己是什麼東西不知道。

 

二元  人的二元要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有”的層面。通常我們都知道我的概念、認為、思想都是“有”,這些“有”來源於“沒有”,都是在沒有概念處產生概念、沒有認為的地方產生認為、沒有想法的地方產生思想,而“我”就成了概念、認為、思想的體驗者,感覺自己就是概念、就是認為、就是思想,忘卻了產生的地方,那個地方什麼都沒有,是個空。當你把認識問題的識放在空上時,你很自然就成了觀察者或旁觀者,你對所出現的問題就一目了然。在有的層面,要作觀察者,不作體驗者。觀察者在空,體驗者是有,觀察者似有非有。

第二部分是“沒有”或“空”的部分。因為它是空,什麼都沒有,所以沒人去研究它,正因為它是空,它才能包容一切的有,它才是個全息。在空這一部分裏正好和有相反,有是有限的,明白這個理就可以用自己的有限開發自己的無限。當你真的把自己的意識放在空上時,你會同時意識到空中的一切有,那時你會感覺到你是一切、一切是你的狀態,你也會感覺到你像上帝一樣無處不在,你也會感覺到你像佛一樣不生不滅,你也會感覺到你像神一樣了知一切,而無一所知。你充滿整個空間,而不佔有空間。在空的層面,我們要作一個體驗者,體驗空,空涵一切;不作觀察者,觀察者是有,體驗者似空非空。

 

結語  以上就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圍繞著“空”“有”從各個方面展開討論,目的是破除迷信、瞭解自己,從痛苦中解脫出來。痛苦人人都有,痛苦的原因卻千差萬別,富人的苦、貧窮人的苦、達官貴人的苦,但不知這些苦從哪里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希望我們的論述能給你帶來一絲的笑容,減少一點痛苦。

 

    

 

 

跳出矛盾,即是般若 

七佛通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今學佛人多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然明瞭“自淨其意”者為數不多,又雲何“降伏其心”?

我們生活在矛盾的世界裏——內與外、是與非、對與錯、陰與陽、有與空,即使滿天的星辰,也與浩瀚的虛空相對。

站在矛盾的任何一邊,都無法看清世界的真實。在對中不知道什麼是錯,在錯中不知道什麼是對;在矛的一邊不知道什麼是盾;在現在不知道未來;求索必然伴隨著迷茫;希求成功而失敗又是如影隨形。

多少人徹夜不眠,在真理與謬誤中輾轉反側,在取捨中遲疑不定,在痛苦與茫然中徘徊。

辛勤的付出有時是必然的失敗,在修行的路上往生淨土卻不知何方,欲達究竟又無法把握,欲消除妄想,而欲望膨脹又無法清淨。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不站在矛盾的任何一面,跳出矛盾,即是般若,即到彼岸,是故“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跳出空而圓融空,跳出有而圓融有,是故空而不空,有而不有,終極之圓智也。

一切法門皆以眾生離苦得樂、跳出相對世界的束縛為宗旨。

知其所束,心結何存?

若眾生皆不住矛盾,豈非一片詳和?

普願法界含識,遠離顛倒夢想。能除一切苦,究竟涅槃。

 

發現自己的角度 

學佛同仁,大多是想從這個世間苦中解脫出來而進入修行的。

可是很多學人,修行了很多年,不但沒有解脫出來,反而越學越累,越學越疲憊。更有甚者,家不像個家樣,開口埋怨家人不配合,並咒家人下地獄,拼命地讓自己的家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最終導致家庭矛盾百出,乃至破裂。這種與人類本然不和諧的曲調,使那些不學佛和想學佛的人視學佛人為精神不正常的人,視其為人群中的異類而遠之。

人們對學佛人產生偏見,使學佛人成了精神病的代名詞,學佛這個詞也成了迷信的代名詞。為什麼呢?其實就是個角度問題。找出自己牢不可破的角度,破掉這些角度,讓自己站在沒有角度的角度上看問題、處理問題、解決問題。

當你處在沒有角度的角度上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早已得到解脫,再沒有束縛你的地方,原來的束縛不過是自己的角度而已。沒有角度了就可圓滿一切、容納一切,所有的存在都成為一種“合理”現象。

一個人的角度,極不容易被自己發現,而這種角度能使人發達明心,也能使人進入死角受苦煩惱,一生都不能覺知。一旦“去掉”這個角度,這個世界就變成了一個和諧的社會。那麼怎樣才能發現自己的角度呢?下面舉幾個生活中的例子。

1、當與人辯論的時候,有時感覺詞窮理盡,內心很難受,這時自己問自己“我為什麼有難受的感覺?這種難受是從哪里來的?”

2、當對方用莫須有的事情加以指責時,你會有氣憤的行為,自問一下“我為什麼有氣憤?氣憤是從哪里來的?”

3、當你無緣無故被人罵一頓的時候,你會產生報復的心理,總想還他一句罵,這時問一下自己“為什麼?它從哪里來?”就有可能找到你牢不可破的角度。

當你真地發現自己的固有角度時,最好是再問自己一下:自己詞窮理盡的時候,“我”憑什麼要難受?當被別人冤枉時,“我”憑什麼要有恨意?當被人謾駡時,“我”憑什麼要氣憤?就因為有個“我”嗎?沒有“我”當如何?

 

欲望是痛苦的根源 

每一個生命都有兩面性,即空無性和有為性。認識這個自然界也是用這個兩面性去分析、瞭解的,雖然多數人會利用這個兩面性,但不認識這個兩面性,學佛人也是如此。當讓他站在一面去認識另一面時,卻成了登天之事,比如:從有欲過渡到無欲,從萬有過渡到什麼也沒有。而我們不要說過渡,就是站在有上認識一下空也成了難事。

離開了自己的利欲,整個世界就變得無意義了。人們怕空,怕無意義,就拼命地爭取個什麼東西,在爭取的過程中,有勝利的歡樂,有失敗的痛苦,於是喜怒哀樂就成了人們的主流,而且苦大於樂,苦長樂短。為擺脫這樣的苦,才有了宗教。

佛教為了解決這種苦,用它獨特的角度和方法教人離苦得樂。統觀一下,所有的苦都來源於欲望,而所有的感受又都是生於空性、滅於空性。知道欲望的虛無性,去掉欲望心,歸於空性,就能從各種痛苦中解脫出來。

 

簡單的事情複雜化   

當今學佛似乎相當困難,社會壓力大,相信的人不多,多數學佛人也不理解佛教的真實義。還有少部分的人,不懂裝懂,把佛說得神乎其神,把人引到封建迷信中去,害人也害了自己。還有一部分人,把佛法搞得極為複雜,讓人無所適從,不知從哪里下手。誦經、持咒、念佛本是讓人自淨其意、降服其心,卻成了積累功德的工具,殊不知什麼是功德,僅僅是放下世間的欲望,提起積累功德的欲望,只是把自己的欲望改變了一下方向而已,而欲望本身一點沒少。這是當今學佛人的現狀。

 

從“有”過渡到“空” 

一個人處在“時間”與“空間”的交叉點上,被牢牢地定在那裏,為什麼沒有人能夠突破這個點?就是因為人們有個牢不可破的時空概念,就因這個概念,把人們固定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而這個概念又緣於“有”。

一個完整的生命它具備兩種狀態,即“有”的狀態和“空”的狀態,由於我們長期以來都住在“有”這種狀態裏,對於“空”一無所知。

所謂的修行就是讓人們從有的狀態“過渡”到空的狀態。人們一旦了知了這個“空”、認識這個“空”、知道這個“空”,那麼覺知空有的“覺知”就會顯露無遺,心中自然明瞭。覺知空性本自具足,非修、非證、非悟,本然現成。

但是,很難人人都能過渡到空,如要達到空性必須跳出人們的幾種習性才能做得到。略說如下:

1、跳出自己給自己設定的恐懼中。如:怕自己被社會淘汰,怕對方不愛,怕自己不能掙錢,怕自己沒面子,怕自己沒有地位,怕自己失去依靠等。所有這一切的怕,都是來源於自己的欲望,如果能停下自己的欲望,恐懼就會消失。2、活在自己給自己設定的認為和概念裏。如:自己認為對與錯、善與惡、好與壞、美與醜……和空有、大小、長短、冷熱、內外、陰陽、實虛等概念裏。一個認為一個標準,一個概念一個框框,拿著自己的這些標準和框框去對待周圍的一切,並把自己框在了自己的標準裏不能自拔。這就是自己的知見,知見一立,就自縛於無明。如果放下自己的認為和概念,隨緣做事,你就會從自己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3、活在自己長期養成的習慣裏。如:好為人師,好說好道,好酗酒吸煙等。如能跳出自己的習慣,離道也就不遠了。

人們被自己固有的概念、知見、習氣給牢牢地固死了,種種的煩惱、痛苦、不幸都來源於自己,自己把自己葬送了,自己反而不知道,還怨天尤人。

 

什麼是真空 

1、學佛都講究真空妙有和空性,但真正的空性是什麼,卻很少有人留意。一些學佛人把空理解成“無一切物,離一切相”。還有些人認為“非空之空,謂之真空,非有之有,謂之實有”。把空性說成真如,把空性說成實相。那麼何謂真如,何謂實相,形同如虛設,如同沒說。其實,每一個念頭的起處和落處,皆是真如,皆是空。所有的念、所有的法,都來源於這個空、滅於空。念與念之間、佛號與佛號之間的空是個本然(本來存在),非修非證能所得,只要你想得就有失去得的可能,放下“有”,自然顯現出的就是本然的“空”。改變一下角度,修與證就成了多餘。

2、在整個學佛過程中,佛祖到底讓我們幹什麼?既然非修非證,改變角度就可以,那麼這個角度怎麼改變呢?其實三藏十二部就是讓我們去掉自己世俗的概念和固有的認為。一個概念,一個認為,就是一條標準。拿起這些標準對待周圍的人、事、物,符合我的標準就贊成,不符合我的標準就反對,在反對的過程中產生煩惱,產生痛苦。其實,當沒有自己的概念、沒有自己的認為時,還有“我”嗎?沒有“我”了,還有“別人”嗎?沒有“我”了,所有的一切不都成了“我”嗎?

 

念與念之間 

在禪宗觀心這一法脈裏,不講層次、不講境界、亦不講達到有別於當下的超常意識狀態;不去參公案,不去參話頭;不去用數息、觀息和隨息改變當下的自然狀態;也不追求打坐禪定的三昧境界。因為以上的修行方法,雖然能讓你達到遍一切處的極高境界(我是一切,一切是我),也還是在意識境界,還有出入,還在意識之中,有微細惑的存在,還沒跳出矛盾的雙方,還在二元對立之中,自己的固有角度還沒有被轉化。

修行要達到的就是只管當下,活在當下。保持一顆平平常常的清淨心,沒有對立,不被自己的角度所束縛,從自己的固有角度中解放出來,成為一個自由人。

古德直接告訴我們什麼是自性、空性,什麼是清淨心,他們說“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之間'”,又說“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這些都是在說我們現在所說的念與念“之間”、思維與思維“之間”或佛號與佛號“之間”。

就是這個“之間”,因為簡單得無需人們意識冥想、無需任何造作,人們無法相信得來全不費功夫的真理,感到難以置信,所以佛說這是難信之法。不是“得”不到,是你不容易相信。

這個念與念“之間”,從沒有生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沒有次第、沒有高低,沒有對錯、沒有善惡,不是修來的、不是學來的、不是證得的、不是誰教的,“它”是本然存在的。我們只是回過頭來認識一下,就會發現這個所謂的“之間”,時時清淨湛然地“照亮”著我們。誰知道這個“之間”就是清淨心,誰就是明心,就有明確的修行方向了。誰達到這個“之間”的清淨狀態,誰就是見性,就能離開盲修瞎練的行列。

如能真地“契入”這個“之間”,很自然地自己成為這個“之間”的狀態,你會覺得自己無始無終,無頭無尾,你所想到的一切都會成為自己的一部分,遍一切處。好像遍知一切又無一所知,這一切沒有任何的人為,極為自然而然。雖是這種狀態,又不廢世間事,在世間人眼裏你就是“正常人”,不會給人異樣的感覺。你對周圍的人產生一種親和的力量,使人很想和你述說衷腸,不知不覺中,你成為你周圍人的中心。你也不會因此而自高自大,也沒有誰高誰低的認為,在你內心裏一切都是平等的。在你的言談中,隨著他人的高低而高低,過後不留任何痕跡,心量寬廣。會煩惱而無任何煩惱,會生氣而無生氣的理由,能發火而無發火的感覺。

 

認識自己 

佛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個“我”是什麼?我的身體是我嗎?我的概念是我嗎?不是,是“我的”。如:我的思想、我的角度、我的認為、我的地位、我的面子,還有我的概念,都是我的,而不是我。那麼“我”是什麼?組成“我”的成分有哪些?作為一個人都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接受的外來資訊,被稱為“六塵”,六根接受六塵,產生六識,形成無數的概念,由這些概念派生出一個“我”來,“我”是一大堆概念而已。因從小到老的人生過程,便形成了時間概念;因從甲地到乙地距離的現象,形成了空間概念;因一切的物質都會掉在地上,就形成了萬有引力的概念;抬頭看天,形成了虛空的概念;嗅到香臭,形成了氣味的概念;嘗到各種味道形成了味覺概念;身體觸摸各種物體形成了觸覺概念;分析各種現象形成了意識的概念。這些概念就是“我”,就是組成“我”的成分。

因有“我”,便產生了我要,欲望從此升起。欲望覆蓋住了自己的本來面目,從此進入無明。以物欲為源動力,展開你爭我奪、爾虞我詐的競爭局面。那麼什麼是自己的本來面目呢?如果想知道自己的本來,請把你那諸多的概念真正地放下,看看會出現怎樣的狀態?把虛空的概念還給虛空,把山水的概念還給山水,把眾生的概念還給眾生,把所有的概念統統都還回去,“我”還有什麼?答案是什麼也沒有!這個什麼也沒有的狀態,就是我們的本來,就是沒有任何概念的“真心”,在佛教界給了它諸多名稱:自性、空性、實相、真如、覺性、心等等。

沒有這些概念,“我”也就不存在了,只剩下一個清清淨淨、空空蕩蕩的“本來”,因為“本來”沒有任何概念,所以被稱之為空性。只因它什麼都沒有,在無我的狀態下,當見到虛空,虛空造成我的概念,我就是虛空,虛空的一切我應該知道;當見到自然界,自然界造成我的概念,我就是自然界,自然界的一切我應該知道;當見到芸芸眾生,芸芸眾生造成我的概念,我就是芸芸眾生,芸芸眾生的一切我應該知道;世間的一切都能造成我的概念,我就是世間的一切。即一切是我,我是一切,雖說“我”而非我。

本來只是一個“什麼都沒有”,站在本來上看待一切的有,處理一切的有,就不會被粘著。當做事時就會一心做事,沒有以前的胡思亂想,事過之後在思想上不會留下任何痕跡,不住任何事,也不被任何事牽引。心中沒有對和錯,就不會被對和錯所束縛;心中沒有善惡,就不會被善惡所束縛;心中沒概念,就不會被概念所束縛。沒有這些束縛,就是一個自由人,就是一個解脫者。

一個自由人是心的自由,身在這個世間,就必須按照世間的遊戲規則行事,在行為上有三個方面必須遵守:一是法律,二是有關的規章制度,三是所在地的風俗習慣。

心無虛妄,身無觸犯。

如如不動,於事不染。

紅塵已破,真如自顯。

非修非證,如是湛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reokimo 的頭像
    oreokimo

    培迪 的痞客邦部落格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