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悟大師遺集》摘要            白話:唐岐




(一) 心能轉業



吾人生死關頭,唯二種力:一者心緒多端,重處偏墜,此心力也;二者如人負債,強者先牽,此業力也。業力最大,心力尤大。以業無自性,全依於心;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故心力唯重,業力唯強,乃能牽生。若以重心,而修淨業,淨業則強;心重業強,唯西方是趨,則他日報終命盡,定往西方,不生餘處矣。如大樹大牆,尋常向西而歪,他日若倒,決不向餘處也。 --- 。



我們在臨終時,受到二種力量在牽引:一是心的意志力量;二是習性的造作業力。業力雖然能牽引臨終一念,但是心力更大;因為一切業都是依於心而有,由心所造;所以心能造業,心也能轉業。當心力重在那一方面,那一方面的業力就強;比如專一的念佛,念佛的淨業就會轉強,若是一心求生極樂世界,就會淨業的力量強,他日臨終時,就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會投生到它處;猶如大樹、大牆,平時向西邊歪的話,他日樹倒、牆倒時,一定往西方倒下,不會往東方倒下。



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


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



心能造業,所以心也能轉業;業由心造,所以業力也會隨心轉。心力不強,沒有轉業的力量,就會被業力所縛住;業力強,就有縛心的力量。


心要如何才能轉業?要「心與道」合一,「心與佛」合一,就能轉業。業為什麼能縛住心?因為心念沒有出離娑婆的心力,迷執世間五欲,所心就被業力所縛了;心若與佛合,就能轉世間業。



一切現前境界,一切當來果報,皆唯業所感,唯心所現。唯業所感故,前境來報皆有一定,以業能縛心故。唯心所現故,前境來報皆無一定,以心能轉業故。若人正當業能縛心,前境來報一定之時,而忽發廣大心,修真實行,心與佛合,心與道合,則心能轉業,前境來報,定而不定;又心能轉業,前境來報不定之時,而大心忽退,實行有虧,則業能縛心;即前境來報,不定而定。



一切境界現前,比如貪欲的境界現前,未來就會受到貪欲的果報,這是受到業力感召的力量,也是唯心所現的境界。受到業力的感召,就一定有它的力量來源,比如染著貪欲習性,貪欲的業力就一定會現前,這是業力的力量強大,所以能縛住心。若是站在「唯心所現」的角度上來說,貪欲的境界就不一定會受報,因為心有轉境的力量;因此,當業力正在縛心時,貪欲的境界正在現前時,忽然發起廣大的心力,一心專志的念佛,心與彌陀大願力相契,心與彌陀名號合一,心力就力量來轉業力,就不會受報貪欲的境界。如果心力本來有轉境力量,若是貪欲的境界現前,卻忽然大退心,迷執在世間五欲中,業力當下就強過心力,這時業力能縛住心力,本來不定受報的貪欲境界,變成一定受報。



然業乃造於已往,此則無可柰何。所幸而發心與否,其機在我。造業轉業,不由別人;如吾人即今發心念佛,求生極樂,或觀依正,或持名號,念念相續,觀念之極,則心與佛合;合之又合,合之其極,則心能轉業;而前境之娑婆,轉為極樂;胎獄之來報,轉為蓮胞,便是樂邦自在人矣。



若正恁麼時,其心或偶然失照,或忽生退悔,不與佛合,則業能縛心;而前境仍舊來報,依然還是忍土苦眾生也。然則我輩有志出離,求生淨土者,可弗惕然而警,奮然而發也哉。業力是過去所造作形成的,過去已過去,我們現前無法改變過去;所慶幸的是「發心的大小取決於自己」。所以造業或轉業,能夠完全由自己的心念來決定,主權不在他人。如果我們現前發心念佛,一心求生極樂世界,或一心觀想極樂世界的依執正報莊嚴,當觀想純熟,念念相續無間,就能心與彌陀本願相契,深化淨業的力量,心就能轉業了;能轉娑婆為極樂,雖然色身還在娑婆,但是心已在極樂世界了;也能轉地獄胎胞為西方蓮胞,臨終必定是極樂人。



如果現前一念失去執持名號,失去觀照,或忽然退失信心,迷失在五欲中,不能與彌陀本願相契,業力就會主導心力,決定受報於貪欲的境界。這是一心要出離五濁惡世,欣樂極世界的念佛者,所要警愓的事;所以念佛者往生極樂的信願要深切,乃至要堅毅不拔。」


 


(二) 願力不思議



淨土門中,以願為最;凡有願者,終必能滿。如鬱頭藍弗,習非非想定於水邊林下,每定將成,多為魚鳥所驚;因發惡願曰,吾他日後,當作飛貍,入林食鳥,入水食魚。後非想定成,遂生天上,壽八萬大劫;天報旣終,遂墮為飛貍,入林水以食魚鳥,此惡願也。與性相違,尚有大力用,八萬劫後能滿,況稱性之善願乎。



「淨土法門」以至誠的願力最為緊要,只要發願出去,最終都能滿願。如鬱頭藍弗,過去世在河邊的大樹下修習「非非想定」,每次在緊要關頭時,就被林中的鳥聲或水中的魚聲所驚擾,於是瞋心大發,就發願說:「以後我要投胎為飛貍,入樹林中吃鳥,入水中吃魚。」後來鬱頭藍弗修「非非想定」成功後,就往生非非想天,享壽八萬大劫。過了八萬大劫後,因為過去的願力而墮為飛貍,以樹林的鳥與水中的魚為食物。這是發惡願的結果,這樣的惡願是一時心血來潮所發出來的,不是至誠的一心願力,也能夠在八萬大劫後滿所發的願;何況一心至誠發願往生西方的善願,那有不能往生極樂的道理呢?



神僧傳,載一僧於石佛前,戲發願曰:「如今生生死不了,願來生作威武大臣。」後果作大將軍,此戲發之願也,尚終得遂;況至誠所發之願乎。



《神僧傳》記載一僧人修行多年,還無法大徹大悟,一時情緒激動,對著石佛脫口而出說:「如果今生出家用功修行,還不能了生死,不如來生不再出家了,作一個人人敬仰的威武大將軍。」命終後,果然作了威風澟澟的大將軍。一時脫口發出的願力尚且能夠滿願,何況至誠心發願往生西方,那能不滿願呢?



復載一僧,博通經論,所至無所遇,乃咨嗟歎息;傍一僧曰,汝學佛法,獨不聞未成佛果,先結人緣;汝雖明佛法,其如無緣何?其僧曰:我卽終於此乎。傍僧曰,吾代汝為之。問其僧有何所蓄,曰:無他;僅餘一衣料耳。曰:此亦足矣。遂變價置買食物,引其僧至一深林。禽鳥昆蟲甚多之處,置食於地。復教以發願,乃囑曰:汝二十年後,方可開法。其僧如所囑,至二十年後始開法;受化者多少年,蓋皆受食之禽鳥昆蟲也。此願力之不可思議也;尚能以他人之願,攝彼蟲鳥,脫異類而入人道,豈自願不能自度耶。



《神僧傳》又記載一個僧人,博通經論,只是不論他到何處去,都沒有人願意聽他說法,心中非常感嘆一生所學,竟然派不上場。旁邊有一僧人就說:「佛法講求未成佛前先結人緣,您雖然精通三藏十二部經,沒有人緣就沒有弘法的緣。」
僧人就說:「我就這樣度過一生嗎?
身旁的僧人就說:「我來代你結人緣﹗」並問說:「你身上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嗎?」
僧人回答說:「我身上只有這一件衣料」
身旁的僧人說:「這已足夠了!」就拿衣料去變賣為錢,再買許多食物,並領引僧人到偏遠的山林中,那地方有很多的禽鳥與昆蟲,把食物放在地上;又教僧人如何如何的發願;並付囑說:「你二十年後,才可以開始弘法。」這位僧人依著交代,二十年後才開堂說法;來受化的,大多是少年人,這些少年人,都是二十年前所結緣的禽鳥與昆蟲。願力不思議,由他人所教而發願,尚且能夠攝受蟲鳥脫離畜牲道,轉投胎為人道來結法緣;何況自心至誠的發願往生極樂世界,能不滿願嗎?



佛以四十八願,自致成佛。而我所發之願,正合佛攝生之願;此則直以發願,便可往生,而況佛有不思議大慈大悲。



如瑩珂,酒肉無擇之人,後閱往生傳,每讀一傳,為一首肯;遂斷食念佛,至七日,感佛現身慰之曰:汝陽壽尚有十年,當好念佛,吾十年後來接汝。珂曰:娑婆濁惡,易失正念,願早生淨土,承事諸聖。佛曰:汝志如此,我三日後來接汝。三日後果得往生。



阿彌陀佛成就了四十八大願,福慧無邊;念佛者發願往生極樂國土,乃相契彌陀所成就的四十八大願,在不思議的願力下,那有不往生彌陀淨土的道理呢?何況阿彌陀佛有不思議的大慈悲力、大威神力,眾生念佛發願往生,就必然會往生,這是無庸置疑的了。



又如宋朝瑩珂法師,雖然出家了,但是食酒肉的習性改不掉,自己也知道這樣的行為會有很大的罪業果報,但是就是控制不了酒肉的欲望,不知該怎麼辦?後來看到了「往生傳」,每讀一則,就首肯一次;於是發起了大心,閉關絕食念佛,發願往生西方,就這樣精進念佛三天,感得彌陀現身告訴瑩珂說:「你尚有十年陽壽,十年後我再來接你,你要繼續念佛用功。」瑩珂回答說:「娑婆世界充滿著罪惡,我的不良習性又那麼強,我若繼續留在娑婆,恐怕會失去正念再造惡業,所以不希望再活十年,希望能趕快往生極樂世界修行。」彌陀隨順瑩珂的心願說:「你的志心既然如此,我三天後來接你。」三天後,瑩珂請大眾為他念佛,果然往生了。



又懷玉禪師,精修淨業,一日見佛菩薩滿虛空中,一人執銀臺而入。玉念曰:吾一生精進,志在金臺,今胡不然,銀臺遂隱。玉彌加精進,二十一日後,復見佛菩薩徧滿虛空,前持銀臺者易金臺而至;玉遂泊然而逝。



劉遺民,依東林,結社念佛;一日想念佛次,見佛現身,劉念曰:安得如來手摩我頭乎?佛卽手摩其頭。復念曰:安得如來衣覆我體乎?佛卽以衣覆其體。



又如懷玉禪師,精進念佛,志求往生西方,有一天見到佛菩薩滿虛空,有一人持著銀台進來;懷玉禪師暗忖說,我一生精進念佛,志在金台;所見的影象就因此消失了。懷玉禪師從此更加精進用功,經過了二十一天,又見到佛菩薩滿虛空;所不同的是持銀台已換成金台了;懷玉禪師就安祥的往生了。



又如晉朝劉遺民,官至參軍,後來歸隱盧山東林寺,專修念佛三昧;多次在定中見到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有一天在定中見到阿彌陀佛時,至心懇求說:「如來能為我摩頂嗎?」彌陀即為其摩頂;又至心懇求說:「如來能為我覆衣嗎?」彌陀即為其覆衣。



嗚呼!佛之於衆生,無所不至,眞可謂大慈悲父母矣;欲速生卽令速生,欲金臺卽易金臺,欲手摩頭卽摩頭,欲衣覆體卽覆體。佛旣慈悲一切衆生,豈獨不慈悲我乎;佛旣滿一切衆生之願,豈獨不滿我之願乎。大慈悲心,無有揀擇,安有此理;是以眞能發願,則信在其中,信願旣眞,行不期起而自起,是故信願行三種資糧,唯一願字盡之矣。



諸佛憶念眾生,猶如大慈悲的父母,無不滿眾生的願;如瑩珂法師,祈求快點往生西方,就能滿願;祈求銀台換成金台,就換成金台;祈求如來摩頂、覆衣,都能滿願。佛的大慈悲心,平等的對待一切眾生,完全沒有揀擇,那會對我例外呢?諸佛滿一切眾生的願,那會不滿我求生西方的願呢?



能至誠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信就在其中了,信與願既然都能至真至誠,也自然而然的會一心念佛了,所以「信願行」三資糧,可以從一個「願」字來統攝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reokimo 的頭像
    oreokimo

    培迪 的痞客邦部落格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