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腦部腫瘤(Brain Cancer)


症狀
 
 
罹患腦部腫瘤的患者最容易出現的症狀是頭痛,通常是因為腦部腫瘤細胞增大產生壓力壓迫到腦部正常的組織所引起。


腦瘤的患者也可能因為腫瘤細胞的過度刺激腦部,而出現癲癇及抽蓄等症狀。


其他可能因為罹患腦部腫瘤而出現的症狀有:


語言障礙;患者出現說話困難或者是無法清楚表達意見。
視覺模糊;因為視神經受到腦部腫瘤的壓迫而出現看不清楚的情形。
身體某些部位出現肌肉無力。
理解功能障礙;患者無法正確表達或了解與別人溝通的事件。
原發性腦部腫瘤


腦瘤主要可分為兩種類型:『原發性腦部腫瘤』以及『轉移性腦部腫瘤』。原發性的腦部腫瘤腫瘤細胞有侷限性,因此,只會在腦部組織發現腫瘤細胞的存在;而轉移性的腦部腫瘤則可能轉移到身體的其他部分。


原發性腫瘤又可分為兩種類型:『良性原發性腫瘤』及『惡性原發性腫瘤』。良性原發性腫瘤內並不會發現具有破壞性的癌細胞;反之,惡性原發性腫瘤則存有許多破壞性的癌細胞。


其中最為常見的良性原發性腦瘤則是腦膜瘤,良性的腫瘤細胞會出現在覆蓋腦部表層的硬腦膜層,而女性發生的機率要高於男性許多。


如果在罹患腦膜瘤的老年人腦部只有發現少數的腦膜瘤細胞,而患者又沒有明顯的出現任何症狀時,仍必須持續性的追蹤觀察腫瘤細胞的變化。


當腦膜瘤的腫瘤細胞開始變大並且有繼續增大的傾向時,必須立即進行外科手術移除腦部腫瘤。


很少會有惡性的腦膜瘤出現。如果惡性的腦膜瘤出現時,患者可能需要進行兩次以上的手術並且同時接受放射治療來控制癌細胞。


另外一種常見的原發性腦部腫瘤叫做神經膠瘤,因為神經膠瘤的原發部位就是從神經膠細胞。


神經膠瘤可藉由腫瘤分級系統來分辨神經膠瘤的類型。腫瘤的分級系統可分將腫瘤區分為四種等級,從最低的第一級到最高的第四級來標示腫瘤細胞可能接近癌化的程度。


第一級的腫瘤:其細胞轉變成惡性腫瘤細胞的機會非常低,並且腫瘤細胞增生的速度非常緩慢,可以藉由外科手術完全移除腫瘤,患者只要經過一段時間就可以復原。


第二級的腫瘤:內含有較多的惡性腫瘤細胞,細胞生長的速度變的比較快並且切除後仍有可能再度復發。如與第一級的腫瘤相比,其腫瘤細胞癌化的機會升高許多。


第三及第四等級的腫瘤都是屬於惡性腫瘤,已經變得非常難以治療。多型神經膠母細胞瘤就是屬於第四級的惡性腫瘤。


罹患原發性腦瘤的患者通常需要進行外科手術來盡可能的移除所有的腫瘤細胞,另外,可同時配合採取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來控制病情。


即使是最為惡性的神經膠瘤,也只會侷限在腦部而不會轉移到其他身體器官或組織部位產生破壞。


轉移性的腦部腫瘤


轉移性的腦部腫瘤是因為其他身體部位的腫瘤細胞,經血液或淋巴轉移至腦部,使得腦部因此產生腫瘤。通常轉移至腦部的腫瘤細胞都是來自於肺癌、乳癌以及皮膚癌的癌細胞。


轉移性的腦部腫瘤通常在其他身體組織或器官確定存有癌細胞後才會被發現。


轉移性的腦部腫瘤的治療方法是採取放射療法,有時也需要搭配化學療法的治療協助。


罹患轉移性腦部腫瘤的患者在以下描述的狀況下,可以單單只接受外科手術治療:


身體最先被診斷出現癌細胞的器官或身體部位,經過治療癌細胞已經完全被控制。


腦部只有出現少數的腫瘤細胞,病灶的部位不會超過兩處。腦部腫瘤細胞可以經由外科手術切除。


有時候腦部腫瘤的外科手術是搶救病人生命的唯一辦法。


得到轉移性腦部腫瘤的患者,其病況會因為最先被診斷出現癌細胞的器官,其癌症惡化的程度而有所不同。
 
手術
 
 
外科手術通常只會採用在原發性腦部腫瘤的患者,除了盡可能的切除腦部腫瘤細胞外還可以幫助確定診斷腫瘤的型態。


治療腦部腫瘤的外科手術主要有兩種類型:開放性的外科手術以及立體定位切片手術,如果腫瘤細胞是經由手術可以移除並且病人的身體狀況良好,就可以執行開放性的外科手術來盡可能切除腦部的腫瘤細胞。


如果腫瘤細胞存在於腦部較為深層部位,而且患者的健康狀況也不允許動手術的話,就可以執行立體定位切片。藉由CAT電腦斷層攝影以及核磁共振攝影(MRI)來確定腫瘤細胞的位置,再利用細小的探針取出小部分的腫瘤細胞。


執行開放性的外科手術,首先必須先切開一小塊的頭顱骨,然後進入顱腔切除腦部腫瘤部份,手術完成之後,頭顱骨須放回原處,再進行皮膚縫合。


有時後開刀並不可能取出全部的腦部腫瘤細胞,尤其是屬於惡性神經膠瘤的腦部腫瘤。


有些個案會在腫瘤細胞取出的手術當中,同時出現週遭的腦部組織受到損傷或功能減退的情形。


神經外科醫師必須根據腫瘤存在的位置,來決定有多少的腫瘤數目可以經由手術安全的切除。


對轉移性的腦部腫瘤,執行手術的目的是通常只是用於確定診斷或緊急的挽救患者生命。


如果身體最先被診斷出現癌細胞的器官或身體部位,經過治療已經完全地控制癌細胞,經由血液或淋巴轉移產生的腫瘤則可以經由手術切除腫瘤細胞來增加病患的存活率、延長生命。


輔助療法


放射線療法以及化學療法是另外兩項可以用來治療腦部腫瘤的方法,主要是用來殺死腫瘤細胞或控制腫瘤細胞繼續增生。專科醫師可能會建議你進行手術治療的同時,可以採用放射線療法或化學療法其中一項亦或者兩項同時執行,搭配手術來控制腫瘤。也有患者可能不需要或不能採取手術,只可單獨進行放射線療法及化學療法來控制病情。


對於罹患惡性腦部腫瘤的患者,放射線療法必須被使用來控制腫瘤的生長增生,並且讓患者在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後有機會痊癒。


接受放射線治療的患者有可能出現一些副作用,其中包含出現中風及癡呆。出現上述症狀時,如持續增加放射療法的劑量,會使得患者中風及癡呆的情形變得非常嚴重。


放射療法通常患者都不會有不適的感覺產生,不會出現噁心或嘔吐等現象。


化學療法是使用抗癌藥物來治療不同種類的癌症。有些化學治療可以由靜脈注射化學藥物到血液,經由血流輸送化學物質到出現腫瘤的器官或組織,藉此殺死癌細胞。另外也有口服的抗癌藥物,可經由消化系統吸收來達到殺死癌細胞的相同的效果。


有不同種類的化學療法可以用來治療惡性的腦部腫瘤。


有些化學療法的方式是在手術過程中,將特殊含有化學物品的薄片直接置入腫瘤處,藉以殺死腫瘤細胞或控制腫瘤細胞繼續增生。
 
  


「腦」是生命每一個現象的主宰,腦部每一個區位主控的一定功能,因此當腦部發生腫瘤時,依腫瘤部位產生的症狀不同,因此可根據症狀來研判腦瘤最可能的發生位置。


        腦幹腫瘤:腦幹是生命中樞,控制血壓、心跳、呼吸、清醒和警覺狀態,此位置腫瘤常引起嘔吐、笨拙和不協調的步態。一側肢體或臉部無力,頭部偏向一旁,顏面麻感,吞嚥困難,聲音沙啞,顏面神經麻痺。


        小腦橋腦角腫瘤:三叉神經麻痺、顏面麻痺、顏面神經麻痺、頭暈、耳鳴、耳聾、吞嚥困難、聲音沙啞,腫瘤厲害壓迫腦幹則產生和腦幹類似症狀。


        大腦前額腫瘤:前額葉主要控制對側肢體運動、智力功能、思想、行為、記憶,優勢半球更控制語言及寫字。


        當腫瘤長到某個階段會造成一側肢體癱瘓、抽筋,短暫記憶喪失、判斷力障礙、人格、心智改變、行為異常、注意力不集中、運動性語言異常、無法講話或講話不流利、溝通困難、走路不穩。假如腫瘤壓迫嗅覺神經或視神經則引起嗅神經功能喪失、視覺神經障礙。


        大腦頂葉腫瘤:頂葉掌管感覺的輸入,聽、理解力、空間概念及記憶。腫瘤會造成一側肢體感覺性辨別功能異常、抽筋,短暫計算能力喪失,左右手混亂,無法理解。


        大腦顳葉腫瘤:顳葉掌管聲音了解、語言能力,記憶及情感,深度感覺及時間概念。腫瘤最會造成的症狀為抽筋,無法辨別聲音,記憶障礙,情緒改變,偶而視覺會受到影響。


        大腦枕葉腫瘤:枕葉掌管視覺能力,腫瘤最會造成的症狀為視幻覺、視覺辨別力喪失、視野缺損。


        基底核腫瘤:腫瘤會造成一側肢體癱瘓,抽筋比較不會產生。


        胼胝體腫瘤:前面部分腫瘤會造成判斷能力障礙,中間部分腫瘤較不會造成症狀、除非腫瘤大到壓迫周圍腦組織而產生相關的症狀,後面部分腫瘤會造成行為改變。


        後顱窩腫瘤:後顱窩包括第四室、小腦及腦幹,產生的症狀類似,請參考小腦腫瘤。另外後顱窩腫瘤可能產生急性水腦症而造成顱內壓升高的症狀。


        第三腦室腫瘤:腫瘤可能產生急性水腦症而造成顱內壓升高的症狀,下肢無力、記憶障礙,下視丘功能失調。


        第四腦室腫瘤:請參考前述後顱窩腫瘤。


        小腦腫瘤:請參考前述後顱窩腫瘤。


        視丘腫瘤:視丘是大腦感覺輸入的中樞,腫瘤會造成對側肢體感覺異常,肌肉無力,智能降低,視力問題,語言困難,小便控制喪失。


        下視丘腫瘤:下視丘控制口渴、水分調解、小便、睡覺、體溫、味口、血壓和情緒的功能,而且控制內分泌、新陳代謝。腫瘤會造成以上功能障礙。


        松果體腫瘤:可能產生急性水腦症而造成顱內壓升高的症狀,影響眼球運動,在小孩會造成性早熟。


        腦下垂體腫瘤:腦下垂體分泌多種荷爾蒙主管新陳代謝,腫瘤可能產生內分泌的失調,引起生長、體形、性功能的異常,產生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泌乳症,不孕症,月經失調,肥胖症。腦下垂體可由腦瘤壓迫的間接影響,而產生機能低落症狀,內分泌異常。腦下垂體腫瘤亦可壓迫神經導致雙側顳部視野缺損、視力模楜、視力障礙。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AsA.yDKcG0.VmD2MAPKo9A--/article?mid=452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