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發生疾病時對應疼痛區及原始點醫學自療法


近來,內臟器官對應疼痛圖走紅,被封為疼痛的自診寶典。我們知道,內臟器官在發生疾病時,往往會造成一些部位牽涉性疼痛。這幅內臟器官疾病時的牽涉性痛區圖,以一張正面人體圖形式,用不同的顏色和文字,清楚地指出不同部位疼痛可能代表的病變區域,涉及的內臟器官包括了肝臟、心臟、腎、膽囊、闌尾等10餘個。例如,右上肩、右上腹疼痛代表肝臟;右肩、右上腹疼痛代表膽囊;左頸部、左胸前部疼痛代表心臟等等。


 


                                  


      內臟疾病牽涉疼痛區1


圖解原理


牽涉性痛的發生機制:發生牽涉性痛的體表部位與病變器官往往受同一節段脊神經的支配,體表部位和病變臟器的感覺神經進入同一脊髓節段,並有密切聯繫,從患病內臟傳來的衝動,可以擴散或影響到鄰近的軀體感覺神經元,從而產生牽涉性痛。醫學專家看此圖後稱,圖解的疼痛部位及對應器官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但比較片面,如果僅是用於市民基礎醫學常識,可以把它當做一種概念科普。該圖僅適用于平日作為疾病預警的參考,切不可根據圖片片面地作為自我診斷的標準,甚至按圖索驥用藥治療,以免誤診加重疾病。


醫學診療不僅是當下症狀,還需要結合病史和檢查結果。例如圖中標注右下腹疼痛為闌尾問題,但闌尾初期症狀可能為劍突、肚臍附近疼痛,一般發病六七個小時後才會固定在右下腹周圍疼痛。


 


 


                      


    內臟疾病牽涉疼痛區2


醫生補充參考版器官牽涉性痛區


心臟不僅表現為胸前區疼痛,還有人表現為肩膀痛,甚至可能是咽喉不適;


肺、膈不僅表現為胸膛疼痛,有人表現為背、肩部痛,有老年人甚至放射到腹部;


肝臟主要表現為整個腹部、腰部疼痛;


胃主要表現為腹部疼痛,有人表現為背心痛;


胰腺主要表現為左上腹部,有時也牽扯到左腰部;


小腸主要表現在腹部疼痛;


卵巢主要表現在(左、右)中下腹部疼痛;


結腸主要表現在整個腹部疼痛;


腎臟主要表現在雙腰疼痛;


膀胱主要表現在下腹部疼痛;


輸尿管主要表現在整個腹部、腰部疼痛;


膽囊主要表現在背部、右肩膀、上腹部疼痛;


闌尾主要表現在中上腹、右下腹部疼痛。


 


-----------------------------------------------------------------------------------------


        


 


                                         

                                 內臟疾病牽涉疼痛區3


 


身體哪個部位才是肝疼?


對於肝病患者來說,比較關心的是肝臟的疼痛。肝區疼痛是典型肝病的症狀,但是,有很多人卻還不是很清楚肝區的位置在哪裡,肝區疼痛的原因是什麼?下面為您詳細介紹。


肝區疼痛的具體位置


肝臟主要位於右季肋區和腹上區,大部分肝為肋弓所覆蓋,僅在腹上區、右肋弓間露出並直接接觸腹前壁,肝上面則與膈及腹前壁相接。肝區疼痛的位置位於右側季肋部,也就是肝臟的體表影射區域位置。肝區疼痛是因為許多內臟神經的感受器分佈於肝、膽組織中,肝臟發生炎症或受外界各種因素的刺激-形成衝動-傳入大腦-產生肝區疼痛感覺。


肝區疼痛原因有哪些?


出現肝區疼痛或不適,首先不能以為是病情的惡化而過於緊張、擔心,肝主情志,應排除心理因素,保持好心態。引起肝區疼痛的原因很多,因為肝、膽組織中分佈著許多內臟神經的感受器,一旦肝臟發生炎症或接受壓力、溫度或化學性刺激,就可形成衝動,傳入大腦,產生疼痛、壓痛甚至絞痛或針刺樣、燒灼樣感覺。


肝區疼痛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臨床症狀,有時候也可出現在身體健康的人身上。肝區疼痛時要積極找出發病原因,並對疼痛或不適的部位、規律、伴發症狀等應做初步的判斷,若是勞累或熬夜等原因引起的,而經過休息不能緩解或繼續加重,建議去醫院檢查肝功、B超等檢查,注意保肝治療。



引起肝區疼痛的幾種常見病:


1、燥鬱症:燥鬱症也可以起肝區偶爾疼痛。有許多B肝病毒攜帶者肝功能正常,但總覺得肝區不適、肝疼痛,被認為是病人心理暗示或非特異性肝病指標。


2、肝病:肝硬化、肝炎或脂肪肝時,肝臟可呈現出不同程度腫大,可使肝包膜過度擴張拉伸引起疼痛或不適。有些急性肝炎治癒或轉為慢性後,仍然偶爾會感到肝區疼痛,有可能是肝包膜與其周圍組織在急性期發生粘連導致的。


3、肝癌:肝癌病人由於腫瘤生長而壓迫肝包膜或健康組織可引起肝區疼痛不適,多呈間歇性或持續性鈍痛,也可出現刺痛。


4、肝區附近的臟器組織病變:肝區附近器官病變也可引起肝區不適、肝區疼痛,如膽囊炎、膽結石等等。最常見的病因是膽囊炎。


長期反復的肝區疼痛嚴重的可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是身體免疫力降低。肝區疼痛還可導致人們食欲不振,胃口不佳,進一步危害身體健康。


出現肝區疼痛,可從以下幾點來緩解:


1、觀察肝區疼痛症狀,認真觀察持續時間及患者所能夠忍受範圍,觀察B肝患者肝區疼痛的伴隨症狀,有無噁心、嘔吐等


2、按三級止痛的方法應用止痛劑。


3、疼痛時儘量深呼吸,以胸式呼吸為主,減輕腹部壓力刺激。


4、取舒適的體位。患側臥位及半臥位,可減輕腹壁緊張,減輕疼痛。


5、局部輕輕按摩,不可用力,否則易致腫塊破裂或擴散。


6、飲食、心理因素上的調節?飲食應選清淡、高蛋白、低脂、無刺激的易消化食物,不宜過飽,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暢,減輕腹脹,以免誘發疼痛。


7參考 原始點療法推揉教戰守則  注意事項第7點:可達到初步自療止痛成效


一條脊椎加上八處及一個特別點(膝蓋部位)


 


 


注意事項:


1、如手痛(由肩到手的部位),盡量不要握拳及拿重物。


2、如腳痛(由臀部到腳踝範圍的部位),盡量不要久坐或站立太久,要多爬樓梯或爬山,以免筋僵硬。


3、腰背受傷疼痛,要避免坐太久或是拿重東西,最好是多躺多休息。


4、關節受傷疼痛,如手腕、肩、頸部等等,不要強迫轉疼痛處;例如頸部落枕,右邊無法轉並疼痛,不要強迫去轉右邊的頸部,否則傷的更嚴重。


5、不論筋繃緊或是本身組織受損的疼痛,以及骨頭處(容易紅腫發炎),不可在患者的這些部位按推。但是全身有兩個部位是可同時按推的,這兩個部位是崗下肌及臀部,它們既是本尊也是影子(疼痛處)。


6、它處筋繃緊是以按推為主,溫敷為輔;內科疾病以溫敷為主,按推為輔;內科嚴重患者(如癌症等),則以按推、溫敷並重,熱敷需長達6小時以上。


7、原始點醫學療法對內臟對應痛點的推法是「上管下、下不管上」,例如胃痛,你就從胃痛的痛處劃一平行線到脊椎的位子點,並在脊椎那點往上比,用手掌(要量到中指最頂端處)量出按揉的的範圍,但是胸悶或心痛,則只量一個掌心的距離為按推的範圍。脊椎兩側之原始痛點,可以處理前後相對應的內臟疾病。


8、疼痛如24小時都痛,比較難處理,但是有條件的痛,不管他痛幾年,都很容易治療;例如摔傷、頭落枕、或是早晚疼痛等,經過按推後,很快就會減輕疼痛,甚至不痛。


9、如果按推、溫敷後身體疼痛並未改善,這表示身體器官組織受損,這比較難治,因組織受損,其修復期因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別。如一般扭傷使組織受損,修復期大約三至七天。腰背部肌肉腫脹變形,或手指肌腱撕裂,修復期大約一至三個月。脊椎本身及其旁邊的筋嚴重受損,那修復期須三至六個月。


10、所有內科或是筋骨疼痛,都屬於它處筋繃緊的範圍。例如慢性脊椎移位或滑脫、骨刺、關節疼痛等,都是屬於它處筋繃緊範圍。


11、所有熱源必須是乾熱源(如電毯),這樣對癌症有利。不可用濕熱源(如熱毛巾或用吹風機吹熱風)。


12、所有嚴重的疾病都是因身體陰寒所引起的。(例如:點滴、五行湯都屬寒性)


13、寒症患者不要喝太多的水,否則會排不出去,積存在體內,形成水腫,口渴再喝。


14、寒症的辨別:


a、舌頭淡白、舌胖有齒痕、舌有白苔。


b、鼻子過敏、早晚症狀較嚴重者、受點風寒而病情加重者。


c、不喜歡喝水者、吃熱補而口感覺不渴者。


d、脈搏跳動慢或化療後脈搏跳動細而快者。


e、四肢冰冷、怕冷者


f、全身肌肉僵硬者。


15、心臟突發而倒地患者,先按推上胸椎及上背部,從左側先按推,等甦醒後再按揉頭部原始點。


 


       


 


                        膀胱經疼痛部位分佈圖



八類中醫不能看


冬季食補排毒養生


四類虛人冬季進補


五臟異常 五官反應


氣血瘀滯肥推按血海穴


冬燥上火按三穴可緩解


察言觀色 生不生病看印堂


原始點療法推揉教戰守則


中醫如何有效治療高血壓


最適合各類人排毒養生藥茶


骨質疏鬆的發生與健康飲食


轉腳踝不僅降血壓還抗衰老


告訴您10大頭痛症狀怎麼治


按摩身體5部位 養生治百病!


自我經絡推拿疏肝理氣調氣血


手腳冰涼來襲怎樣防治最有效


督脈 華佗夾脊穴 足太陽膀胱經


百病不生的睡前經絡推拿養生術


常按兩大壯陽穴 男兒一生不用愁


三井醫師名言及溫熱療法歷史 1


認識頸部疼痛合併有上肢疼痛或麻木


原始點療法2011手法教學示範影片


躁鬱症、憂鬱症的穴道及原始點 療法


醫界醜聞/聯合筆記 大把銀子 買不到健康


一位年輕醫生自述: 醫院真實的寫真 ...


醫界醜聞/聯合筆記 大把銀子 買不到健康


醫藥界的大革命...西醫竟是一場百年騙局...曼戴爾 醫學博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reokimo 的頭像
    oreokimo

    培迪 的痞客邦部落格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