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學五招!聰明看中醫


在台灣,看中醫的情況愈來愈普遍,根據衛生署統計,2010年中醫的看診人次就有2100萬。


目前全省有超過3000家中醫診所,到底該如何選擇?誰是那個能夠發掘並解決問題的好醫師?


專家建議,最好先找住家或公司附近的中醫師,可以就近醫療,「中醫師比較像家庭醫師,」中醫師林高士說,中醫不分科別,從小孩到成人的各種病都可以看。



再來,可評估吃藥效果。很多人以為吃中藥效果慢,吃了一個多月症狀沒有改善,也不敢告訴中醫師。


其實真正用對藥,「一般病症吃下一、兩次藥,就會有效果,」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院長鄭振鴻強調,中醫治療雖有一定的時間,但並非慢郎中,如果吃了兩星期後,還是沒什麼感覺,「建議你最好換個中醫師,」徵詢其他醫師意見,找到合適你的中醫師最重要。


看中醫,如何做個聰明病人?從就診前到離開診間,有哪些事情是你該注意的?



1.認清正版中醫師
「中醫師的角色長期以來是被混淆的,」桃園壢新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洪金烈觀察,台灣早期缺乏證照制度,坊間充斥無執照的「山寨版」中醫師─像是走唱賣藥、中藥房或國術館的人,統統說自己是中醫師,其實所謂中醫師檢定考試及格證書及任何受訓及格證書,都不具有真正中醫師資格,只有取得衛生署核發的中醫師證照,才算是合格、合法的中醫師。



2.準備相關的就醫資料、用藥紀錄
準備完整詳細的個人情況和就醫紀錄,有助醫生掌握病情變化,精確用藥。


中醫認為,疾病的產生和生活狀態息息相關,因此會要求患者提供仔細的個人狀況,包括:大、小便是否通暢、多久一次、大便的形狀、小便的顏色;食欲如何、睡眠以及月經狀況(包括經血顏色、有無不舒服、經期長短、最近一次生理期開始和結束時間),近來是否有發生什麼事等。


最近有沒有服用藥物或就醫、做什麼治療、檢查等,都應該要告知中醫師,因為這些都可能會影響到把脈的結果。



3.問醫生治療要花多久時間
好中醫能夠確切掌握疾病的變化發展,並能準確預測疾病痊癒的時間。


你可以問醫生,這個病要看多久才會好,吃藥後會出現什麼狀況?


「醫師要能對疾病的變化交代清楚,」中醫師鄧振華說,像中醫治療乾癬是有階段性的,2?3週後皮膚會脫屑、有點發紅,一個多月後皮膚會變薄,這些都會事先告知病人,以免他們害怕擔心,「治病經驗多了,比較容易掌握疾病發展的流程,」他說。



4.遵醫囑,配合日常生活保健
「病會不會好,重點在日常作息要配合,」行醫40多年,具有中、西醫師執照的丘應生說,中醫的精髓在於用藥必須搭配生活作息才有效,譬如不能吃刺激、油炸食物,就要忌口,否則再好的藥也幫忙有限。



5.掌握「三不」免上當
醫學不是神蹟,而是研究與經驗的累積,沒有任何一位醫師能看得好所有的病。


不要相信包醫、特效藥
不能隨便停西藥
不要相信把脈就能知道所有病情 






圖文來自網路 如有侵權請告知 我會馬上刪除!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wK73rYSDHRhsiaGUNnASSWcLPw--/article?mid=9574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