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美國《華爾街日報》統計了1000年以來世界上最富有的50位商人。中國商人伍秉鑒和美國商人阿斯特都名列其中。


  據資料顯示,伍秉鑒的最高財富為白銀2600萬兩,阿斯特的最高財富折合白銀2300萬兩。他們二人先後成為清朝道光年間的世界首富。而這兩位世界首富皆因為一句話。


  32歲那年,伍秉鑒從父親手裡接管了怡和行。伍秉鑒沿用父親「伍浩官」的商名,誠信經營,扶貧濟困,在廣東享有盛名,就連當時最大的東印度公司也在伍秉鑒的錢莊存錢或者借錢。


  這一年,一位年輕的美國人拜見伍秉鑒。可是,門人卻不予通報。年輕人與門人爭執起來。伍秉鑒送客出來,正好碰上。


  原來,年輕人沒有拜見的帖子。那時,在中國登門拜見是需要先遞帖子的。而這些,美國年輕人是不知道的。伍秉鑒瞭解到事情的原委,就把年輕人迎到了客廳裡。







  這位年輕人就是美國商人阿斯特。阿斯特這是第一次來到中國。阿斯特用生硬的中國話表達完自己的意思後,伍秉鑒樂了。伍秉鑒說:「你打算怎麼合作?」阿斯特說:「我打算買你一萬擔茶葉。可是,我只有五千擔的資金!」


  伍秉鑒說:「你可以先買五千擔呀!」阿斯特說:「是的,我也是這樣想的。但是,我的船能夠裝一萬擔!如果我只買五千擔的話,我的成本就要增加!」


  伍秉鑒說:「所以,你就想讓我賒給你五千擔茶葉?」阿斯特點了點頭。伍秉鑒說:「可是,這不合生意場上的規矩呀!」


  阿斯特說:「我知道這不合規矩,所以才來找你。不過,我可以付給你利息,並且,我一直留在你這裡,直到貨款從美國帶回來!」伍秉鑒想了想,便同意了阿斯特的要求。


  其實,伍秉鑒這一招兒確實是一步險棋。因為,阿斯特既沒有擔保,又在廣東沒有其他生意。如果阿斯特是個騙子,那麼,伍秉鑒將失去五千擔的茶葉。不過,伍秉鑒很欣賞阿斯特的膽略,同時,也很願意拓展美國的茶葉市場。所以,他決定冒這個險。


  這次,伍秉鑒栽了。伍秉鑒栽的原因不是阿斯特不守信用,而是天災。那艘滿載茶葉的帆船離開廣東港口不久,就遭遇了十年不遇的大風。帆船沉了,茶葉沒了,就連船上的船員也全部遇難。


  消息傳來,阿斯特痛哭流涕,恨不得跳到大海裡淹死。正在阿斯特難過的時候,伍秉鑒派人來叫阿斯特。阿斯特忐忑不安地去見伍秉鑒。






  伍秉鑒與阿斯特在當初他們相識的客廳裡見了面。伍秉鑒從口袋裡掏出了那張阿斯特親手寫下的借款合同,擺在了阿斯特的面前,問道:「這可是你寫下的?」阿斯特看了看,說:「是的。可是,我已經一無所有,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剩餘的人生來償還你的債務!」


  伍秉鑒拿過那張借款合同,當著阿斯特的面撕了個粉碎。然後,又取出了一張50兩的銀票,遞給阿斯特說:「你的借款已經還清了,這是你回家的盤纏,你可以回家了!」阿斯特一下子愣住了。


  不過,他很快就明白過來。他拿起那張銀票,按照中國人的禮儀,跪下,磕了三個響頭,然後,含淚告別了伍秉鑒。


  阿斯特回到了美國,很快東山再起。他不僅還清了伍秉鑒的債務,而且,還幫助伍秉鑒在美國發展茶葉、鐵路、證券等業務。經過幾年的努力,伍秉鑒還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伍秉鑒死後,怡和行衰敗。而阿斯特卻牢牢記住了伍秉鑒當年救他時說的那句話。他的商號一律懸掛「伍浩官」的畫像,打「伍浩官」的招牌。


  因為,在他的心裡,「伍浩官」已經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商道精神。在這種精神的指引下,阿斯特的生意越做越大,很快也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一句話成就了兩位世界首富。而這句話展示了一位商人扶貧濟困、至誠至信的美德。其實,美德不僅僅決定一個人的品質,同時,也決定了人生的成敗。伍秉鑒的美德感動了阿斯特,成就了阿斯特,同時,也成就了他自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