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往,品格教育都起於家庭,但最近,學校和政府開始推行品格教育,台北市教育局甚至訂定品格教育年,教育部則打造品德教育資源網,學校老師除了上課教書外,品格教育成為教學內容的一環。

 

目前還無法具體評估台北市教育局的推動成效,但筆者觀察在少子化的趨勢下,有愈來愈多的「孝子孝女」—孝順子女的父母,影響所及是讓我們的下一代凡事以自我為考量,不知什麼是孝順父母,更無法擁有為他人著想的利他心理,品格不佳,將不利於國家未來的長遠發展。

 

筆者曾目睹孝子孝女的典型故事,一家4口搭捷運要去淡水玩,孩子都是10幾歲的青少年,但一發現有空位,大女兒馬上搶先坐下,無視仍站著的父母,媽媽不僅不以為意,且在另一個空位出來時,叫二女兒去坐下,父母寵孩子,形成了父母在搖晃的捷運車廂中站著,孩子卻舒服坐著的奇特情景。

 

青少年正是年輕力壯的年紀,但父母的態度,使這些孩子好逸惡勞,這樣的教育內容直接影響到的是下一代的品格,捷運公司要花費如此多的心思來推廣博愛座,部分也起於品格教育的失敗。

 

日本的家庭和社會從小培養子女自主、自立的精神,日本的學校教育更明顯,舉例來說,日本教育界擁有共識:讓孩子們背著統一樣式的書包、過馬路排著整齊的隊伍、冬季穿短褲短裙、雪中進行冷水浴…每一項都是在鍛鍊孩子的意志力。

 

而最重要的是,日本人有句名言:「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的賜予,其他一切都要透過勞動來獲得。」因此許多日本學生都會打工,大學生勤工儉學的非常普遍,他們靠在飯店端盤子洗碗、在商店裡售貨、在養老院照顧老人等,來賺取自己的學費,他山之石可以借鏡,學習不寵孩子是品格教育的起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