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體悟苦諦的小沙彌
分享自:靜思語
~2013年8月11日 慈濟基金會
在人間,父母、子女親情難以割捨,面臨生離死別之時更是苦痛難言。人生在世,首先要體悟的道理,就是「苦諦」──
在一個小城市的郊外有一座寺院,住持師父很有德行。有一天,一位篤信佛教、居住在距離幾個鄉鎮之遠的婦女,帶著七歲的兒子前來禮佛,老師父見到男孩禮佛虔誠,且有殷切的求法之心,即為母子述說苦、集、滅、道四聖諦。⋯⋯
母親不甚了解,但是男孩聞法之後頗有領會,不只了解人間苦,與造成苦的原因,尚且主動詢問老師父,應如何滅苦?老師父見男孩穎悟絕倫,再對之講說因緣果報之理,指引其滅苦之道。男孩恍然大悟,當下即要求母親讓他在此出家修行。母親雖然捨不得,也知道孩子慧根敏利,如今自願修行,未來必有成就,能度眾生,遂含淚允諾而去。
沙彌日日跟著老師父精進修行,某日打坐時,突然映現過去四世的人生境界。第一世的母親懷胎十月,與村中另一位婦女同一天生產,但是好不容易盼到的孩子,卻在三天之後夭折,母親被視為不祥而逐出家門,日日在村中流浪哭泣。另一位婦女很同情她,也剛好奶水不足,就收容她為自己的孩子哺乳,喪子的母親卻因此更陷悲苦,最終精神失常,終日癡癡地在村子裡尋找自己的孩子。
沙彌第二世投生在另一個求子殷切的家庭,出生之後白皙可愛,很得人疼,卻在三歲時生了怪病,全身不斷冒出像是燒燙傷一樣的水泡,父母傾盡家財帶著孩子求醫,仍舊藥石罔效,不到四歲就往生了。父母傷心欲絕,且家道中落,父親積鬱成疾,只靠母親乞討維生。
第三世再投生到另一個家庭,這一生無病無痛,卻在長到十歲時,孩子到水邊嬉戲,突然遭到大水、土石沖擊而亡。原本幸福的家庭頓時陷入悲苦,祖父母、父母從此日日淚眼相看。在第四世雖能平安長大,直到二十歲,在出外經商時,途中忽然停止呼吸,病死他鄉。父母妻子頓失依靠,家境趨於貧困。
沙彌此生到七歲時捨俗出家,聞法修行,歷經五世人生,也不過短短四十多年歲月,五位母親尚在人世,其心卻都沈於與孩子生離死別的悲悽,且若非瘋癲失常,就是家境破落,處境堪憐。所以沙彌出定時,大大地嘆了一口氣道:「苦啊!」懺悔自己五世為人,都帶給母親無限的悲惱。即使沙彌年幼,此刻也深切地感知人生苦諦。
※ ※ ※
苦,就是人生的真理;即使家境富裕,無常現前之時,同樣痛苦不堪。如果無法看開人生之苦,不斷地累積煩惱,則會在生生世世隨業沈浮,無法解脫。
能平安度日,就是人生之福;知足、心富,就不貧。唯有法入心、懂道理,才能在境界現前時也能看得開、放得下,「有法度」自己。
本文摘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2009冬之卷
在人間,父母、子女親情難以割捨,面臨生離死別之時更是苦痛難言。人生在世,首先要體悟的道理,就是「苦諦」──
在一個小城市的郊外有一座寺院,住持師父很有德行。有一天,一位篤信佛教、居住在距離幾個鄉鎮之遠的婦女,帶著七歲的兒子前來禮佛,老師父見到男孩禮佛虔誠,且有殷切的求法之心,即為母子述說苦、集、滅、道四聖諦。⋯⋯
母親不甚了解,但是男孩聞法之後頗有領會,不只了解人間苦,與造成苦的原因,尚且主動詢問老師父,應如何滅苦?老師父見男孩穎悟絕倫,再對之講說因緣果報之理,指引其滅苦之道。男孩恍然大悟,當下即要求母親讓他在此出家修行。母親雖然捨不得,也知道孩子慧根敏利,如今自願修行,未來必有成就,能度眾生,遂含淚允諾而去。
沙彌日日跟著老師父精進修行,某日打坐時,突然映現過去四世的人生境界。第一世的母親懷胎十月,與村中另一位婦女同一天生產,但是好不容易盼到的孩子,卻在三天之後夭折,母親被視為不祥而逐出家門,日日在村中流浪哭泣。另一位婦女很同情她,也剛好奶水不足,就收容她為自己的孩子哺乳,喪子的母親卻因此更陷悲苦,最終精神失常,終日癡癡地在村子裡尋找自己的孩子。
沙彌第二世投生在另一個求子殷切的家庭,出生之後白皙可愛,很得人疼,卻在三歲時生了怪病,全身不斷冒出像是燒燙傷一樣的水泡,父母傾盡家財帶著孩子求醫,仍舊藥石罔效,不到四歲就往生了。父母傷心欲絕,且家道中落,父親積鬱成疾,只靠母親乞討維生。
第三世再投生到另一個家庭,這一生無病無痛,卻在長到十歲時,孩子到水邊嬉戲,突然遭到大水、土石沖擊而亡。原本幸福的家庭頓時陷入悲苦,祖父母、父母從此日日淚眼相看。在第四世雖能平安長大,直到二十歲,在出外經商時,途中忽然停止呼吸,病死他鄉。父母妻子頓失依靠,家境趨於貧困。
沙彌此生到七歲時捨俗出家,聞法修行,歷經五世人生,也不過短短四十多年歲月,五位母親尚在人世,其心卻都沈於與孩子生離死別的悲悽,且若非瘋癲失常,就是家境破落,處境堪憐。所以沙彌出定時,大大地嘆了一口氣道:「苦啊!」懺悔自己五世為人,都帶給母親無限的悲惱。即使沙彌年幼,此刻也深切地感知人生苦諦。
※ ※ ※
苦,就是人生的真理;即使家境富裕,無常現前之時,同樣痛苦不堪。如果無法看開人生之苦,不斷地累積煩惱,則會在生生世世隨業沈浮,無法解脫。
能平安度日,就是人生之福;知足、心富,就不貧。唯有法入心、懂道理,才能在境界現前時也能看得開、放得下,「有法度」自己。
本文摘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2009冬之卷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