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都是相互的,用心暖心!
|
|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前面講到「無苦集滅道」,連涅槃也要空掉;假使執著涅槃的境界,就不能得到究竟涅槃。
究竟涅槃,就是大般涅槃,也就是《六祖壇經》所說的:「無上大涅槃,圓明常寂照,凡愚謂之死,外道執為斷,諸求二乘人,目以為無作。」「圓明常寂照」,是指當下這一念心、大眾聽法這一個心,寂靜無為,這是最高的究竟涅槃。「圓明」,就是指這一念心性圓滿光明。沒有我執、沒有法執,三覺圓滿、三諦圓滿,一切功德圓滿,遍照法界。
這一念心性達到圓滿了,是寂然不動;不但不動,而且這念心就像燈一樣明亮,所以稱為「圓明常寂照」。不動,就是定;明,就是慧。定慧不二這一念心,能照過去、能照現在、能照未來,所以三世不離當念,無論行住坐臥,這念心都在定慧當中,所以說「圓明常寂照」。這念心人人都有,都能成就究竟涅槃。⋯⋯
雖然人人都有,但凡夫不知道,所以說「凡愚謂之死」。一般人認為人死了就死了;外道看到人死了以後如燈滅,稱為斷見;在二乘,認為我們這一個心證到空性即是。這些都沒有達到究竟涅槃,所以要把「苦集滅道」也空掉。
「無智亦無得」,不但是空菩薩的法門,還要把菩薩的智與得空掉。智、得也有深淺。聲聞、緣覺之智,是但空智,有智、也有得。聲聞修三十七助道品、四念處觀,這個就是「智」。觀成功了,煩惱漏盡了,乃至於證到偏空這個理體,這就是「得」。菩薩的能觀之智,照見五蘊皆空,「得」就是顯出這個空理;以能觀之智證到真空之理,這就是「得」。佛法中所有的聖者,無論是聲聞、緣覺、菩薩、佛,都是一個智、一個得。雖然都是一個智、一個得,但有深、有淺。最後到達如來的境界,智理一如,能觀之智和所觀之理變成一個了,是一如的境界。聲聞、緣覺,把智和理分成二個,智是智、理是理,用這一個智入這一個理。其實智是本具的、理也是本具的,既然是本具的,就不能執著;一執著,又成了法執。如《楞嚴經》裡面所說的,我們這念心就像大海水一樣,無量無邊,但由於執取,而讓我們不識真心,就像捨棄了大海,反而取海中的一個水泡以為是大海一樣顛倒。
所以「無智亦無得」,無能觀之智、無所觀之理,也就是不要執著能觀之智,以及所證涅槃之理。《圓覺經》云:「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一個是根、一個是塵、一個是智、一個是識,都是幻化不實的境界。所以,能觀之智也要放下,「幻滅滅故,非幻不滅」。「非幻」是什麼呢?就是「圓明常寂照」,就是究竟涅槃,這是本具的。為什麼能觀之智、所觀之理,都要空掉?假使沒有把這些空掉,就得不到後面最高的境界,所以說「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因為我們這一念心沒有任何執取,才是實實在在的。有所得,就有一些些執著;有一些些,還是有一個罣礙存在;所得的境界壞掉了,就沒有了,一樣是生滅不實的。所以「無所得」,才能契入本心、本性。本心本性是本具的,這才是真實不滅的。
前面的經文告訴我們,聲聞、緣覺能契入涅槃的這一個智、所得到偏空涅槃這一個理,都要放下。把偏空涅槃放下了,才能進入菩薩的境界,所以說「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菩提薩埵」的簡稱是「菩薩」。如果進一步修菩薩的法門,也是依據般若波羅蜜多,智也放下、得也放下,這個時候我們的心就真正達到沒有罣礙的境界了。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沒有罣礙,也沒有恐怖。心當中一法不立,這一念心性現前,什麼都沒有了,哪裡還有恐怖?凡夫眾生都是有恐怖,為什麼?因為有色身的存在,執著色身為實有,恐怕身體會壞掉,恐怕自己的財產會被人偷走……患得患失,所以心生恐怖。因為有我執、我所,就有生死輪迴。
菩薩用般若之智,證到我空、又證到法空,了知身體內四大是空,外在四大也是空,一切現象界都是空,六根、六塵、六識、十二入、十八界,一切諸法畢竟空寂,哪裡還會有得失?
到達這個境界,閻王、小鬼、無常……任何人都找不到自己。沒有患得患失、生老病死、生死輪迴,也沒有世間上種種大三災、小三災……即使世界壞掉了,都不影響自己,因為這一些都是業感所現──無論是大三災、小三災、生老病死……所有一切都是業感。已經沒有這些惑業了,當然就沒有這些果報;同時,這一念心性已經超越了空間和時間,脫離了所有的恐怖,就如同如來證到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哪裡還有什麼恐怖呢?
修行的第一步,就是檢視看看自己還有沒有恐怖?假使有恐怖、有驚恐,就還沒有得到禪定、還沒有契入真理。如果契入了禪定、契入了真理、契入了真心,確確實實具有大無畏的精神,無論走到什麼地方,都不會心生恐怖。
因為心沒有罣礙,所以沒有恐怖。心當中沒有種種煩惱,外面就沒有種種苦難。沒有我執、沒有法執,乃至於「二死永亡」,就超脫了生死輪迴,就無有恐怖。~~上惟下覺大和尚開示
http://www.ctworld.org.tw/turn/sutra/025.htm#item23
古代釋迦牟尼佛住世修法,善導眾生之見解,稱為心經。
釋迦牟尼佛修法,經見本性,因而,大澈大悟,以一心,二明,三經,四常,五慾,潛心證道。
一、心態正性善法:處事公正客觀不盲點。
二、明白是非究理:人的本性本來就無依無故,曰常明。
三、經常說教:說經取教常練不退。
四、常心無欲:有欲便自縛,自縛難成長。
五、慾望無止:猶如不癒症。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超越生死之巔,不為輪迴所攝。」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生活處事符合常理,無私無我,盡空完膚之聖人行駛的一切教法,亦是人間正法規流。」
「空:公正無私,心不因血緣關係或人情世故而毀譽。」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行道取義永不退轉,終生不墮苦海,真實不虛。」
受、想、行、識出離身心憂苦,五慾六根必須淡泊清淨。
「五慾:財、色、名、食、睡。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人生過程必經五慾六根的洗塵,生命不離五慾之身心飲,但君子取之有道,知足常樂,此乃「極樂世界」的由來,亦是「天堂」的過境取道。
六根若是執著於,聲、色、喜、好,煩惱憂苦隨之而來,慾望驅使不擇手段,你爭我奪,痛苦仇恨纏身生死不癒,受苦受難,時無間絕,此心境即「地獄」的由來。
天堂與地獄,皆在世人日常生活處事過程中的一念之別,有名、有姓、有住址能到的地方、眼睛看得見的人事物,才是學習的方針指南。
生活處事符合常理,大小事務如理如實即治根治本之道。
心是萬事的起源,亦是引導萬物歸零之器,解苦要醒心,煩惱憂苦止於自淨,逆境人生更善道。
天理至今尚存人心而不移,乃因公正無私護佑生靈平等,聖賢威儀凜然,渡人以醒心為本懷,不曾毀譽清規戒律。
資薄見解提供參考 祝福人人身心健康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
南無阿彌多婆夜 哆他伽多夜 哆地夜他 阿彌利都婆毗 阿彌利哆 悉耽婆毗 阿彌利哆 毗迦蘭帝 阿彌利哆 毗迦蘭哆 伽彌膩 伽伽那 枳多迦利 娑婆訶.
大 悲 咒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南無阿唎耶,婆盧羯帝爍缽囉耶.菩提薩埵婆耶.摩訶薩埵婆耶.摩訶迦盧尼迦耶.唵,薩皤囉罰曳.數怛那怛寫.南無悉吉慄埵伊蒙阿唎耶.婆盧吉帝室佛囉愣馱婆.南無那囉謹墀.醯利摩訶皤哆沙咩.薩婆阿他豆輸朋,阿逝孕,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哆,那摩婆伽,摩罰特豆.怛姪他.唵,阿婆盧醯.盧迦帝.迦羅帝.夷醯唎.摩訶菩提薩埵,薩婆薩婆.摩囉摩囉,摩醯摩醯唎馱孕.俱盧俱盧羯蒙.度盧度盧罰闍耶帝.摩訶罰闍耶帝.陀囉陀囉.地唎尼.室佛囉耶.,遮囉遮囉.摩麼罰摩囉.穆帝隸.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囉參佛囉舍利.罰沙罰參.佛囉舍耶.呼嚧呼嚧摩囉.呼嚧呼嚧醯利.娑囉娑囉,悉唎悉唎.蘇嚧蘇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馱夜菩馱夜.彌帝唎夜.那囉謹墀.地利瑟尼那.波夜摩那.娑婆訶.悉陀夜.娑婆訶.摩訶悉陀夜.娑婆訶.悉陀喻藝.室皤囉耶.娑婆訶.那囉謹墀.娑婆訶.摩囉那囉.娑婆訶.悉囉僧阿穆佉耶,娑婆訶.娑婆摩訶阿悉陀夜.娑婆訶.者吉囉阿悉陀夜.娑婆訶.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訶.那囉謹墀皤伽囉耶.娑婆訶.摩婆利勝羯囉夜.娑婆訶.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南無阿唎耶.婆嚧吉帝.爍皤囉夜.娑婆訶.唵,悉殿都.漫多囉.跋陀耶,娑婆訶.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陲,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六祖惠能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這四句話幾乎人人都朗朗上口,
尤其是「本來無一物」這五個字每每見諸文章之中。
其實,以佛家的「空性觀」觀之,「本來無一物」還不是「空性」的真義,
它還在空性外面,並沒有進入空性;只不過是進入空性的準備動作而已。
就好像先把腦子裡的垃圾思維清除乾淨,接下來的動作就是「智慧充滿」。
腦子裡的垃圾思維本來就不存在,
是人把它們放進去而把本來就在裡面的般若智慧硬生生的給擠掉了。
本來無一物的「物」指的是垃圾思維,是來賓而不是主人。
真正的主人是「般若智慧」,是「空性實相」;祂本來就在那裡,
只是有人喧賓奪主使用那個空間。
只要來賓一走,讓出空間,主人一定回來。
惠能的意思,樹、明鏡、臺、物、塵埃等都不是本來的東西,
「菩提」才是本來面目。神秀為了見本來面目,為了見到空性實相,
一直用心想把緊緊黏在菩提周圍的垃圾塵埃擦掉,
不料越用心越是擦不掉。
惠能點出:見性不可用心,用心永遠見不了性。
惠能更指出:要讓本性現前,不是在外面用功夫,
而是由內破殼而出。
只要抓住那個時空交會,點燃那個引子,
頓時天崩地裂,「阿」的一聲,本性現前。
當那個時空交會來臨時,你只要「跳」,跳進那個未知,
你將發覺那個環境好熟悉,原來那就是你的家,你只是回到了家。
那個家不是「無一物」,而是甚麼都在裡面了。
那是一個充電的地方,充完了電再出發,出發做甚麼?找回你失散的家人。
「放下」只是充電,你必須再「提起」你的包袱在「菩薩道」上繼續前進。
在那個時空,
惠能只是應機點出了神秀的「用心」不能見性,當時他並沒有談及空性實相。
他也知道不能去談它,只要引導一個向道者來到存在的邊緣,
等待因緣成熟再來個臨門一腳也不遲。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下聯,是內卦。
「菩提本有樹,明鏡亦連臺,本來無盡物,塵盡現前來」是上聯,是外卦。
易經八卦有內卦外卦始成卦,空性實相有內性外性始成空。內外總是一體。
不在內不在外,內外融合一體就是「空性」。
沒有對立就是「空性」。一切都在裡面就是「空性」。
一切即是一,一即是一切。一是一體,一是所有,不是個別。
1、放下面子◈◈
有時候我們低頭,是為了看準自己走的路,很多人認為,自己已經過得還可以,不願意去嘗試新鮮的事物,很多東西都放不下,拉不下這個臉,最終死在面子上。
2、放下壓力◈◈
累與不累,取決於自己的心態。心靈的房間,不打掃就會落滿灰塵。掃地除塵,能夠使黯然的心變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別煩亂;把一些無謂的痛苦扔掉,快樂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間。
3、放下過去◈◈
你才能過得更幸福!
努力地改變你的心態,調節你的心情。學會平靜地接受現實,學會對自己說聲順其自然,學會坦然地面對厄運,學會積極地看待人生,學會凡事都往好處想。
4、放下自卑◈◈
把自卑從你的字典裡刪去。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偉人,但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內心強大的人。相信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你同樣可以擁有一個有價值的人生。
5、放下懶惰——奮鬥改變命運◈◈
絕招就是把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到爐火純青,就是絕活。提醒自己,記住自己的提醒,上進的你,快樂的你,健康的你,善良的你,一定會有一個燦爛的人生。
6、放下消極◈◈
絕望向左,希望向右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成功的人,那麼,請為“最好的自己”加油吧,讓積極打敗消極,讓高尚打敗鄙陋,讓真誠打敗虛偽,讓寬容打敗褊狹,讓快樂打敗憂鬱,讓勤奮打敗懶惰,讓堅強打敗脆弱,讓偉大打敗猥瑣……只要你願意,你完全可以一輩子都做最好的自己。沒有誰能夠左右勝負,除了你。自己的戰爭,你就是運籌帷幄的將軍!
7、放下抱怨◈◈
與其抱怨不如努力所有的失敗都是為成功做準備。抱怨和洩氣,只能阻礙成功向自己走來的步伐。放下抱怨,心平氣和地接受失敗,無疑是智者的姿態。抱怨無法改變現狀,拼搏才能帶來希望。真的金子,只要自己不把自己埋沒,只要一心想著閃光,就總有閃光的那一天。不要總是煩惱生活。不要總以為生活辜負了你什麼,其實,你跟別人擁有的一樣多。
8、放下猶豫◈◈
立即行動成功無限認准了的事情,不要優柔寡斷;選準了一個方向,就只管上路,不要回頭。立即行動是所有成功人士共同的特質。如果你有什麼好的想法,那就立即行動吧;如果你遇到了一個好的機遇,那就立即抓住吧!立即行動,成功無限!
9、放下狹隘 ◈◈
心寬,天地就寬。寬容是一種美德。寬容別人,其實也是給自己的心靈讓路。只有在寬容的世界裡,人,才能奏出和諧的生命之歌!
10、放下懷疑◈◈
心存疑慮,做事難成。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要以自己的懷疑,認定他人的思想,不要猜疑他人,否則只會影響彼此間的情誼。
圖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告知即刪除
|
有人懂你,就是幸福 做一個簡單的人, 有自己的心,有自己的原則, 學會優雅的轉身,請管好自己的心, 別讓它輕易的四處紛飛飄舞; 請走好自己的路,別讓它扭曲, 夭折人生的旅途! 曾經有人問我, 誰是真正的對你好的人, 我說交給時間吧! 時間久了,遇事多了, 才能知道誰是真心對你好的人! 朋友不分男女,開心就行, 朋友不分高矮,聊的來就行, 朋友不分距離,心裏有就行, 朋友不分美醜,能見人就行, 朋友不分富貴,有難同當就行, 不管到哪,有難時可以伸出手幫你, 這才叫朋友。 人與人之間沒有誰離不開誰, 只有誰不珍惜誰, 一個轉身,二個世界! 一生中能有一個愛你,疼你,牽掛你 , 並且能真正懂你的人, 就是幸福! 不是所有的人, 都可以掏心掏肺 , 路過的都是景,擦肩的都是客! 不管是朋友還是愛人, 只要是在乎我的人, 我都會加倍珍惜! 文章網址:有人懂你,就是幸福
|
|
http://blog.xuite.net/a630655/201393/384869495
|
|
文章引自:在最清淺的禪意裡,等你2016.2.26(五)夏季星空
文章網址:http://blog.xuite.net/a630655/201393/383543343
|
不要輕易放棄感情,誰都會心疼;
不要衝動下做決定,會後悔一生。
也許只一句分手,就再也不見;
也許只一次主動,就能挽回遺憾。
世界上沒有不爭吵的感情,只有不肯包容的心靈;
生活中沒有不會生氣的人,只有不知原諒的心。
感情不是遊戲,誰也傷不起;
人心不是鋼鐵,誰也疼不起。
好緣分,憑的就是真心真意;
真感情,要的就是不離不棄。
愛你的人,捨不得傷你;
傷你的人,並不愛你。
你在別人心裡重不重要,自己可以感覺到。
所謂華麗的轉身,都有旁人看不懂的情深。
人在旅途,肯陪你一程的人很多,
能陪你一生的人卻很少。
誰在默默的等待,誰又從未走遠,誰能為你一直都在。
這世上,別指望人人都對你好,
對你好的人一輩子也不會遇到幾個。
人心只有一顆,能放在心上的人畢竟不多;
感情就那麼一塊,心裡一直裝著你其實是難得。
動了真情,情才會最難割;
付出真心,心才會最難捨。
文章引自:http://blog.xuite.net/dance27/blog/292978962
文章網址:不離不棄,不容易**
|
|
|
<div class="folder"> </div>
<div class="folder"> </div>
<div class="folder"> </div>
<div class="folder"> </div>
<div class="folder"><br /> </div>
<div class="msgcontent">
<div class="msgcontent">
<div class="msgcontent">
<div align="cente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WIDTH: 600px; BACKGROUND: url(http://photo.roodo.com/photos/4916189_8zganqi_l.jpg); HEIGHT: 458px"><span style="color: #006699;" color="#006699"><embed width="500" height="4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src="http://pp6143.com.ne.kr/s42.swf" allowscriptaccess="never" wmode="transparent"></embed> </span></div>
</div>
</div>
</div>
</div>
<p><embed width="1" height="1"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src="http://vlog.xuite.net/vlog/swf/lite.swf?media=MjQ4NTk3NTg&ar=1&as=1" allowscriptaccess="none"></embed></p>
<div class="folder"> </div>
<div class="folder"> </div>
<div class="folder"><br /> </div>
<div class="msgcontent">
<div class="msgcontent">
<div class="msgcontent">
<div class="folder"> </div>
<div align="center">
<p><a href="http://blog.xuite.net/b2722695/BLOG/380102475" sizcache02668354970544851="20.0.0" sizcache06665079011237012="20.0.0" sizset="false"><img src="http://i.imgur.com/49C1FIZ.gif" /></a></p>
<div class="folder"> </div>
<div class="folder"> </div>
<div class="folder"> </div>
<div class="folder"><br /> </div>
<div class="msgcontent">
<div class="msgcontent">
<div class="msgcontent"></div>
</div>
</div>
<div align="center"></div>
夢:不能做得太深,深了,難以清醒;
話:不能說得太滿,滿了,難以圓通;
調:不能定得太高,高了,難以合聲;
事:不能做得太絕,絕了,難以進退;
情:不能陷得太深,深了,難以自拔;
利:不能看得太重,重了,難以明志;
人:不能做得太假,假了,難以交心!
快樂不能仰仗別人,只能自己去尋找,面對人生的許多無奈,
如果你不能改變,那就改變自己的心態,在失望、灰心的時候,
自己仍然能夠建立起希望和信心,把打擾你快樂的東西甩掉,
不去計較,不去為明天的事情而擔憂,在自己的生活中尋找快樂,
多一份追求,幸福無須告白,悲傷無需吶喊!
就像一隻蠶,吐的絲越多,把自己捆得越緊。
你的幸福別人看得見,你的悲傷別人替不了。
人都是在歷練中慢慢成熟,經歷得多了,心也就堅強了。
笑對生活,不必埋怨,不必自憐,從容快樂。
在痛苦中成長,在靜默中開花。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智不語,大喜無聲。
佛曰四大皆空,一切看透一切皆空,
悲亦空,悟亦空,智亦空,喜亦空,
自然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智不語,大喜無聲。
說的是人到了一定境界,自然看透個中道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大悲之後不流淚,大徹大悟之後不說出口,
大喜大悅之後不笑出聲,乃境界也,
機緣既然到來,何必畫蛇添足,該是你的就是你的。
人生的苦樂,不在於碰到多少事情,而在於心裡裝著多少事情。
清空心裡的陰霾,心淨才能心靜,心靜才能自在自安。
快樂是裝給別人看的一種痛楚,狂歡是留給自己痛的一種寂寞,
有時候同樣一件事,我們可以去安慰別人,卻說服不了自己,
不管愛情友情親情,都是易碎品,一旦出現過裂縫,便很難恢復原貌,
不論是誰對不起誰,那裂縫都如同兩面刃,一面傷人,一面傷己。
人生不過幾十年,似水一樣流淌,不可遏阻,一場輪迴的時間,
能遇見一場煙火的表演,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即使結局是煙花熄滅,
但終究綻放了笑臉,我們在哪一年可以用一個決定讓一生改變,
誰都算不出流年,過好每一年、每一天,俗物養人,平凡是真!
人生如河,苦是轉彎;人生如葉,苦是漂泊;人生如戲,苦是相遇。
思量和抉擇,得到和失去,要拿得起,要放得下。
活著何必奢求太多,簡單著,快樂著,
有追求的目標,有顆純澈的心,過自己自由的日子,也就足矣。
有些事,自己痛;有些累,自己懂;
哭過笑過,給自己一份淡然的心境;
愛過氣過,給自己一份希望的心空;
吵過鬧過,給自己一份豁達的心胸。
放下昨天的煩惱,守著今天的幸福,盼著明天的美好;
平平淡淡,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穩穩噹噹,這樣的生活就很好!
人活一世,其實,有些東西,要學會思而勿亂;
有些情感,要懂得痛而莫恨;有些追逐,要捨得持中有棄;
有些浮相,要甘於塵而不染。
世有千態,心有萬言,靜心觀水流,冷眼看世態,熱心過生活。
人生如流水,時間把你帶到哪裡,你就要學會適應那裡的環境。
每走一步,學會靜下心來,
去看流水,看它們的謙遜,看它們的頑強,看它們的活潑與沈靜。
那些個煩心的人事,冷眼旁觀,任其自流,走好自己的路,
看自己的風景,積極地面對一切,即使不免悲傷。
人生短暫,歲月帶著年華走,歡喜悲傷皆浮華,做心裡最真實的自己,
不虛偽,不做作,過自己最嚮往的生活,不摧眉,不折腰。
感恩有助於自己的人,不忘義,不忘情,面對生活的不順與挫折,
不嘆息,不惆悵,以平和的心態珍惜每一天,自己的路自己走,
累與不累,腳知道;自摘的果自己嘗,苦不苦,心知道。
世界萬物都是相互的,無累則無閒,無憂則無喜,無苦則無甜,
我們都是自己的作者,要寫好自己的人生劇本。
人人都有自尊,人人都有苦衷,
生活中沒有誰,不希望自己活得更好,走得更順。
學會理解、尊重與幫助,生活會更好、更美!
http://blog.xuite.net/a0220ag/twblog/301213147
文章網址: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智不語,大喜無聲
寬 心
人活著,沒必要凡事都爭個明白。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清則無朋。跟家
人爭,爭贏了,親情沒了;跟愛人爭,爭贏了,感情淡了;跟朋友爭,
爭贏了,情義沒了。爭的是理,輸的是情,傷的是自己。黑是黑,白是
白,讓時間去證明。放下自己的固執己見,寬心做人,捨得做事,贏的
是整個人生;多一份平和,多一點溫暖,生活才有陽光
貧 富
知足的人,雖然睡在地上,如處在天堂一樣;不知足的人,即使身在天
堂,也像處於地獄一般。人生,心靈富有最重要,若囿於物質慾望,即
使擁有再多,也會覺得不夠,這就是貧窮;反之,物質生活清貧,並不
影響心靈的充實,知足而能自在付出,就是真正的富有。
計 較
予人方便,就是待己仁厚。人心是相互的,你讓別人一步,別人才會敬
你一尺。人心如路,越計較,越狹窄;越寬容,越寬闊。不與君子計
較,他會加倍奉還;不與小人計較,他會拿你無招。寬容,貌似是讓別
人,實際是給自己的心開拓道路。
放 下
今天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今年再大的事,到了明年就是故
事;今生再大的事,到了來世就是傳說,我們最多也就是個有故事的
人。生活中、工作中遇到不順的事,對自己說一聲:今天會過去,明天
會到來,新的一天會開始。
簡 單
心簡單,世界就簡單,幸福才會生長;心自由,生活就自由,到哪都有
快樂。得意時要看淡,失意時要看開。人生有許多東西是可以放下的。
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多一些寬容,多一些大度,揮揮手,笑一
笑,一切的不愉快都會成為過去。
人 心
別把他人的善良當軟弱,那是一種大度;別把他人的寬容當懦弱,那是
一種慈悲。好脾氣的人不輕易發火,不代表不會發火;性子淡的人只是
裝糊塗,不代表沒有底線。感情,不能敷衍;人心,不能玩弄;緣分,
不能揮霍。把情當情,才有真感情;平等互愛,才有真人心。
福 禍
積德雖無人見,行善自有天知。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
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
增;做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福禍無門總在心,
作惡之可怕,不在被人發現,而在於自己知道;行善之可嘉,不在別人
誇讚,而在於自己安詳。
空 白
給自己留點空白,會使心靈更暢快地呼吸,當你春風得意時,留點空白
給思考,莫讓得意沖昏頭腦;當你痛苦時,留點空白給安慰,莫讓痛苦
窒息心靈;當你煩惱時,留點空白給快樂,煩惱就會煙消雲散,笑容便
會增多;當你孤獨時,留點空白給友誼,真誠的友誼是第二個自我。留
一點空白,這是人生的真理;留一點空白,這是生活的智慧。
感 恩
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
了你的見識;感激鞭打你的人,因為他消除了你的業障;感激遺棄你的
人,因為他教導了你應自立;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斥責你的人,因為他助長了你的定慧。感謝所有使你堅定成就的人,
要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生活才會更精彩。
隨 緣
人生,不過一杯茶,滿也好,少也好,爭個什麼;濃也好,淡也好,自
有味道;急也好,緩也好,那又如何;暖也好,冷也好,相視一笑。人
生,因為在乎,所以痛苦;因為懷疑,所以傷害;因為看輕,所以快
樂;因為看淡,所以幸福。我們都是天地的過客,很多人事,我們都做
不了主,一切隨緣吧!
|
文章引自:✩風雨路上悟朋友,坎坷人生思友情✩2016.1.27(三)夏季星空
文章網址:http://blog.xuite.net/a630655/201393/3720597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