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引用學習 (146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對自己說聲對不起 


太多心情,慢慢鋪開,暈染流年,轉眼飄逝一縷香……或許我真的忘了,生活是怎樣的。


或許我真的變了,快樂又在哪兒?


有時覺得自己真的很像一個小孩子,很需要別人的照顧。


很懷念童年的自己,每一天都可以開開心心地度過。


轉眼間又是新的一年。我常常感嘆著時光太快,太快,快到還來不及做出挽留的動作,就輕輕然地從身上跨過,一溜煙不見蹤影。


花開花落,望著人海茫茫,我茫然…… 回首過去的時光,思緒萬千,我想對自己說聲對不起。

 


       
我忘了,我只是一個很普通的人,我不應該對自己要求太嚴格。

     
我忘了,我也是一個有情感的人,我不應該盲目地逃避一切。

    
我忘了,我也是一個有喜怒哀樂的人,我不應該每天都是面無表情。

    
我忘了,我也是一個愛好廣泛的人,我不應該讓工作占據生活的全部。

     
我忘了,我就是我,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我,我應該有屬於自己的快樂生活。


對不起,親愛的自己。一直以來,我不曾關心自己,愛惜自己,讓自己受委屈了。

 



生病了,我沒有好好照顧自己。


難過了,我沒有好好安慰自己。


失敗了,我沒有好好鼓勵自己。

    
迷惘了,我沒有好好引導自己。


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

  
這一切都是我咎由自取。

 


    
我不會再去爭取什麽,我也不會再去追求那不快樂的生活。

     
我知道,那一切,都不會屬於我的。

     
我知道,那一切,都是不開心的。

     
我知道,那一切,都已經成為過去。

 



我只想實現自己的價值,找回自己的快樂,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別讓人生再留下任何缺憾。


我愛聽音樂,但我卻不懂音樂,不會樂器中的任何一種,那只是一種精神寄托,人活著必定要有可以讓自己寄托的方法。

      
我喜歡開心快活!但我卻經常給自己的心添加繁重悲涼的情感,我愛好在夜晚看滿天的繁星閃耀,它們仿佛離我是那樣的近,星星知我心,它閃耀著我心坎深處的樂與悲,我遠遠的凝看它們,我已不想要得到什麽!由於得到以後,有一天又會失去!

 



我無法忍耐失去的苦楚,也許我就基本得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既然這樣不如就這樣默默的觀賞和凝看!


我輕聲地說了一聲:親愛的自己,對不起!

 


 

 此時夜深人靜,孤單的身影讓自己忍受著不應該有的寂寞,放下一切應該放下的東西,人生苦短,不該讓自己承受太多的委屈。


我在想生涯中可以尋求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我心中有一些切實可行的夢!


也有一些虛妄無邊的夢,有些夢或許一生都不會實現,我已經不奢望什麽了。

     
我不可能天天過自己最想過的生活,我不可能讓每一個幻想都成真。


但我盡可能讓自己天天都快活!


我也不可能為自己找些可以掩飾這一切的借口,我只想對自己說聲:“對不起”!


背景音樂:《不要对自己说谎》

 

 

 




 

               



 


 


 



 

.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JK4bxx.DRUawVmpLu8HGcvI-/article?mid=272669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別想太多


        

很多時候,原來生活很美的,只因我們想的太多,顧慮自然就會接踵而至。 ­
    

別想太多,即使是心情很糟糕,工作不順心,或者是和朋友火藥味很濃地爭論,因為這一切都會成為過眼雲煙,一切都會有撥開雲霧見天日的那一天。別想太多,我們的生活就不會平添累贅,人生就會暢快一些。 ­

 

有時候,一首老歌,一段熟悉的旋律,在適當的時候,緩緩地響起,沁人心脾。勾起曾經的畫面、曾經的人和曾經的故事,原來你已淚流滿面。 ­
    

有時候,一條熟悉的街,獨自走在那曾經熟悉的角落,人卻不是以前的人,街還是以前的街,找不出滄海桑田的改變,核心的東西更沒變。 ­
    

有時候,一片落地的葉子,在你視線之內,悠然地飄落在你的腳下,你在驚嘆生命之輕,此時,你會覺得你很幸運,至少你還活著。只要活著,是不是一切都有希望? ­

 

有時候,一群朋友,在合適的時間,在合適的地點,說一些很輕微、很真摯的話,聊幾個有意或無意的話題,偶爾捧腹一笑,笑過去的幼稚和純潔,笑以後的希望和滄桑。


走過了那麽多的路,見過了那麽多的人,可是你依然還在路上,還要遇見許許多多的人,許許多多的風景,明天的一切都是美麗的意外。 ­
    

別想太多,一句話,一個表情,甚至一本書;一幅畫,一件衣服,甚至一朵精致的小花,都足以讓你充盈生活。


你會豁然明白:原來,你已走過的路,一切都是故事了。回憶之餘,驚嘆之餘,更多的是感嘆生命的神奇:原來可以遇見這麽多的美麗,原來你可以有這麽多的故事。 ­
    

當你走過青春的故事,路過曾經相遇的人,愛過的,你愛的,現在正愛著的…….別想太多,既然相遇已經不易,就別管結果如何。


即使以後是陌路,至少你曾經擁有過,相愛過。


別想太多,活出的滋味就會不一樣。 ­
    

放下,是人生的一種智慧。
    
               
背景音樂:《別想太多》

 

 

 




 

               


 

 

 


 



 


文章語法→複製捲軸框內全部的語法後點引用

 

回到您的格子,(先勾選左下角觀看 HTML 原始碼)

 

再把語法全部貼上去,打上文章標題,直接按發表即可。

 

 



<div class=folder>&nbsp;</div>
<div class=folder>&nbsp;</div>
<div class=folder><br>&nbsp;</div>
<div class=msgcontent>
<div class=msgcontent>
<div class=msgcontent>
<div align=center>
<table style="WIDTH: 550px; HEIGHT: 900px" border=0 cellSpacing=0 borderColor=#cda5b4 cellPadding=15 background=http://i.imgur.com/H3fyN9A.jpg>
<tbody>
<tr>
<td width="100%"><font size=4 face=??><span style="COLOR: rgb(0,0,191); FONT-WEIGHT: bold"><span style="COLOR: rgb(0,0,255)">
<p style="COLOR: rgb(255,255,255); FONT-WEIGHT: bold"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klss.cn/upimg/allimg/100502/0Z35C106-3.jpg" /></p>
<div style="COLOR: rgb(255,255,255); FONT-WEIGHT: bold" align=left><br><br><span style="COLOR: rgb(255,255,255)"><font color=#ffffff>別想太多</font></span></div>
<div style="COLOR: rgb(255,255,255); FONT-WEIGHT: bold" align=left><span style="COLOR: rgb(255,255,255)"><font color=#ffffff><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font></span></div>
<div style="COLOR: rgb(255,255,255); FONT-WEIGHT: bold" align=left><span style="COLOR: rgb(255,255,255)"><font color=#ffffff>很多時候,原來生活很美的,只因我們想的太多,顧慮自然就會接踵而至。 &shy;<br>&nbsp;&nbsp;&nbsp;&nbsp; </font></span></div>
<div style="COLOR: rgb(255,255,255); FONT-WEIGHT: bold" align=left><span style="COLOR: rgb(255,255,255)"><font color=#ffffff>別想太多,即使是心情很糟糕,工作不順心,或者是和朋友火藥味很濃地爭論,因為這一切都會成為過眼雲煙,一切都會有撥開雲霧見天日的那一天。別想太多,我們的生活就不會平添累贅,人生就會暢快一些。 &shy;</font></span></div>
<div style="COLOR: rgb(255,255,255); FONT-WEIGHT: bold" align=left><span style="COLOR: rgb(255,255,255)"><font color=#ffffff></font></span>&nbsp;</div>
<div style="COLOR: rgb(255,255,255); FONT-WEIGHT: bold" align=left><span style="COLOR: rgb(255,255,255)"><font color=#ffffff>有時候,一首老歌,一段熟悉的旋律,在適當的時候,緩緩地響起,沁人心脾。勾起曾經的畫面、曾經的人和曾經的故事,原來你已淚流滿面。 &shy;<br>&nbsp;&nbsp;&nbsp;&nbsp; </font></span></div>
<div style="COLOR: rgb(255,255,255); FONT-WEIGHT: bold" align=left><span style="COLOR: rgb(255,255,255)"><font color=#ffffff>有時候,一條熟悉的街,獨自走在那曾經熟悉的角落,人卻不是以前的人,街還是以前的街,找不出滄海桑田的改變,核心的東西更沒變。 &shy;<br>&nbsp;&nbsp;&nbsp;&nbsp; </font></span></div>
<div style="COLOR: rgb(255,255,255); FONT-WEIGHT: bold" align=left><span style="COLOR: rgb(255,255,255)"><font color=#ffffff>有時候,一片落地的葉子,在你視線之內,悠然地飄落在你的腳下,你在驚嘆生命之輕,此時,你會覺得你很幸運,至少你還活著。只要活著,是不是一切都有希望? &shy;</font></span></div>
<div style="COLOR: rgb(255,255,255); FONT-WEIGHT: bold" align=left><span style="COLOR: rgb(255,255,255)"><font color=#ffffff></font></span>&nbsp;</div>
<div style="COLOR: rgb(255,255,255); FONT-WEIGHT: bold" align=left><span style="COLOR: rgb(255,255,255)"><font color=#ffffff>有時候,一群朋友,在合適的時間,在合適的地點,說一些很輕微、很真摯的話,聊幾個有意或無意的話題,偶爾捧腹一笑,笑過去的幼稚和純潔,笑以後的希望和滄桑。</font></span></div><span style="COLOR: rgb(255,255,255)"><font color=#ffffff>
<div style="COLOR: rgb(255,255,255); FONT-WEIGHT: bold" align=left><br>走過了那麽多的路,見過了那麽多的人,可是你依然還在路上,還要遇見許許多多的人,許許多多的風景,明天的一切都是美麗的意外。 &shy;<br>&nbsp;&nbsp;&nbsp;&nbsp; </div>
<div style="COLOR: rgb(255,255,255); FONT-WEIGHT: bold" align=left>別想太多,一句話,一個表情,甚至一本書;一幅畫,一件衣服,甚至一朵精致的小花,都足以讓你充盈生活。</div>
<div style="COLOR: rgb(255,255,255); FONT-WEIGHT: bold" align=left><br>你會豁然明白:原來,你已走過的路,一切都是故事了。回憶之餘,驚嘆之餘,更多的是感嘆生命的神奇:原來可以遇見這麽多的美麗,原來你可以有這麽多的故事。 &shy;<br>&nbsp;&nbsp;&nbsp;&nbsp; </div>
<div style="COLOR: rgb(255,255,255); FONT-WEIGHT: bold" align=left>當你走過青春的故事,路過曾經相遇的人,愛過的,你愛的,現在正愛著的…….別想太多,既然相遇已經不易,就別管結果如何。</div>
<div style="COLOR: rgb(255,255,255); FONT-WEIGHT: bold" align=left><br>即使以後是陌路,至少你曾經擁有過,相愛過。</div>
<div style="COLOR: rgb(255,255,255); FONT-WEIGHT: bold" align=left><br>別想太多,活出的滋味就會不一樣。 &shy;<br>&nbsp;&nbsp;&nbsp;&nbsp; </div>
<div style="COLOR: rgb(255,255,255); FONT-WEIGHT: bold" align=left>放下,是人生的一種智慧。<br>&nbsp;&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背景音樂:《別想太多》</div></font></span><span style="COLOR: rgb(255,255,255)">
<div style="COLOR: rgb(255,255,255); FONT-WEIGHT: bold" align=left><font color=#ffffff></font>&nbsp;</div>
<div style="COLOR: rgb(255,255,255); FONT-WEIGHT: bold" align=left><font color=#ffffff></font>&nbsp;</div>
<div style="COLOR: rgb(255,255,255); FONT-WEIGHT: bold" align=left><font color=#ffffff></font>&nbsp;</div>
<div style="COLOR: rgb(255,255,255); FONT-WEIGHT: bold" align=left><br></div></span><br style="COLOR: rgb(0,0,255)"></span><span style="COLOR: rgb(0,0,255); FONT-WEIGHT: normal"><span style="COLOR: rgb(255,255,255)"><br><font color=#ffff00>&nbsp;</font></span></span>
<div style="COLOR: rgb(255,255,255); FONT-WEIGHT: bold" align=center><font color=#ffd700 size=6 face=??>&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font></div></span></font></td></tr></tbody></tr></tbody></tr></tbody></table></div><br></div>
<div class=msgcontent>&nbsp;</div><embed height=1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idth=1 src=http://vlog.xuite.net/vlog/swf/lite.swf?media=NTQ1ODY3MQ&amp;ar=1&amp;as=1 allowscriptaccess="never"></embed>
<div class=msgcontent>&nbsp;</div>
<div class=msgcontent>&nbsp;</div>
<div class=msgcontent>&nbsp;</div>
<div class=msgcontent>&nbsp;</div>
<div class=msgcontent>&nbsp;</div>
<div class=msgcontent>
<p align=center>&nbsp;</p>
<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7f007f><font color=#40007f size=3><font color=#0000bf>
<div class=msgcontent>&nbsp;</div>
<div class=msgcontent><font color=#ff0000 size=4>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做一生一世淨心的蓮


如水的音樂在心底深處緩緩流淌,


用一首詩的情感解讀這沁人心脾的意境!


山水相依,荷韻依依,跳動的音符在清水碧波裡蕩漾!


喜歡靜靜地沉浸在這樣的音樂裡書寫我的文字,


讓流動的思緒在不可逆轉的時空裡得到梳理!


輕觸箏弦,指尖蘸著無盡的思念,絮絮白雲為伴,


清荷朝露相依,欲斷的情思絲絲縷縷在心頭。


夜色濛濛,青山碧水是我的夢床,


撩起夜幕的一角,輕輕挽起一縷無奈!



 


我只是空靈世界裡一縷透明的看不見的空氣,


撫摸文字的痕跡,只為前生未了的心願!


摘一縷雲彩,輕輕地說,你是我前世丟下的一片羽翼,


血脈相連,今生又如何分得開!


你用你的思緒塗抹了我的文字,不用墨線勾勒卻又如此清晰


今生就讓我做你文字裡的一個標點,


小心地棲息在你的字裡行間,讓彼此的情感不再斷線!


流動的音符還在我的心湖裡跳躍,


乘著思維的翅膀仿佛飛到了遙遠的靈界!


 



 


遠離了世俗的紛紛擾擾,


只願美麗的荷花仙子能賜我一個空靈的夢!


不再為凡塵所累,就這樣把自己藏在最卑微的角落,


做一世的幽夢,靜靜地守護那份永遠的靜寂!


抓一把紛亂的思緒拋向遙遠的地平線,


讓一切皆空!世俗的軌跡不會在我的心靈裡運轉,


凡塵瑣事統統遠去吧!


不再留戀,不再回眸,


就讓我做你途經的湖邊一片平凡的荷葉吧,


來世一遭只為默默地將有你的風景點綴!


如水的月色如水的情懷輕輕將我的夢渲染,


今生就讓我醉在有音樂的文字裡,


做一個長長的不為人打擾的夢!


夢裡全是潔白的顏色,那是我追求的永恆!


 



 


願做你心中一生一世清心寡欲的蓮,


默默守護無暇的人生無暇的一切!


保持生命裡最真實的本色,還自己最潔淨的顏色!


做一世的冰潔玉清的荷,世俗的浮躁不堪不再侵擾我,


此生就這樣在清淨的文字裡做我癡癡地文學幻夢吧!


遠離凡塵俗世,不再過問任何擾心的煩愁瑣事,


靜靜地獨守一片空靈的世界!


是佛界嗎?一切皆空,蓮本就是佛的境界,聖潔的象徵!


那麼就一生保持蓮的高潔,像蓮一樣守護自己的善心,


無論經過多久的塵世渲染,仍能像蓮花一樣高潔神聖。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不洗水,塵不染塵…


你的選擇,就是你的世界;你的世界,就是你的選擇。


人生充滿選擇,所以人生充滿變數。


關鍵的選擇決定一生,細小的選擇影響心情。


不要抱怨,抱怨就是一種選擇;


要努力改變,這才是正確的選擇。


過去的選擇造就了現在,現在的選擇決定未來。


無論怎樣,學會積極吸收正能量,這是關乎一生的選擇。




 



在做人上,精明不敵氣度;


在做事上,速度不敵精度;


在交友上,較真不敵大度;


在賺錢上,無度不敵適度;


在工作上,能力不敵態度;


在知識上,廣博不敵深度;


在思想上,敏銳不敵高度;


在成事上,才華不敵韌度;


在氣質上,外貌不敵風度;


祝做事有度,歡笑無數!  


 



 



心靜了,才能聽見自己的心聲,


心清了,才能照見萬物的本性。


不甘放下的,往往不是值得珍惜的,


苦苦追逐的,往往不是生命需要。


人生的腳步常常走得太匆忙,所以我們要學會,


停下來笑看風雲,坐下來靜賞花開,


沉下來平靜如海,定下來靜觀自在。


心境平靜無瀾,萬物自然得映,


心靈靜極而定,刹那便是永恆。 


 



 



【摯友三品】


一如粥。


粥之一品,暖身暖心。


不戚戚於貧賤,不濟濟于富貴,


在你失意時,灰心時給予幫助與覺悟;


二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不熱烈,不張揚,默默相伴,若即若離亦不棄;


三如茶。


茶之一味,清雅,高潔。


如茶之友能陶冶你,提升你,彼此緣於品,


敬於德,惺惺相惜,無須言語亦能相知相融。


 




 



一把陳壺,裝上二月的新綠,歲月的爐火,


烹煮雲水生涯,日子在茶中,過得波瀾不驚。


桃花釀酒,春水煎茶,多麼詩意,多麼風雅。


我真的不忍心告訴你,我人生的杯盞裡,


淌著的永遠是一杯無味的白水。 


 



 



世間本無如來,心中有則有、心中無則無。


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


一樹一菩提,一土一如來;


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


一念一清淨,心是蓮花開。


佛,無處有,佛,又無處不在。


心中若有美,處處蓮花開。


水不洗水,塵不染塵。  


 



 



人生不可能一塵不染,沒有一點雜質,就像水清則無魚。


人生有一點點甜,也有一點點苦,


有一點點好,也有一點點壞,


有一點點希望,也有一點點無奈,


生活才會更生動、更美好、更韻味悠長。


再好的人也不會十全十美,再美好的愛情也不可能纖塵不染


你若試著包容,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並不像你以為的那樣糟糕。


 




 



別讓人生,輸給了心情。


心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卻能左右人生的全部。


心情好,什麼都好,心情不好,一切都亂了。


我們常常不是輸給了別人,而是壞心情貶低了我們的形象,


降低了我們的能力,擾亂了我們的思維,從而輸給了自己。


控制好心情,生活才會處處祥和。


好的心態塑造好心情,好心情塑造最出色的你。


 




 



不為模糊不清的未來擔憂,只為清清楚楚的現在努力。


幸福就象一道光,除了讓它照在自己身上之外,


有時也要讓它照在別人身上。


生活裡不必要渴求別人的理解和認同,


因為別人也沒有這些義務。


靜靜的過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動,風又奈何。


你若不傷,歲月無恙。


 




 



很多人失去了某種重要的東西,都會在在心裡留下陰影。


實際上,與其為失去的而懊惱,不如正視現實,


換一個角度去想問題:也許你失去的,正是他人應該得到的


有時,失去不一定是憂傷,而是成為一種美麗。


失去不一定是損失,也可能是奉獻。


只要我們抱著這樣積極樂觀的心態,


失去也會變的有意義、有價值!


 




 



【受用一生的智慧】


1、一個人雖然可以選擇許多路,但不能同時走兩條路。


2、一步登不上高山,但一步不慎,卻能從懸崖上掉下來。


3、向昨天要經驗,向今天要成果,向明天要動力。


4、寧肯與好人一起咽糟糠,也不能與壞人一起吃筵席。


5、人生道路上的每一個里程碑,都刻著兩個字起點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快好了……


●醫院裡最近住進來了一個小男生 19歲,理了個小平


頭、戴了付眼鏡、白白淨淨的一個小男生,常會露出很


頑皮的笑臉,遇到了每個護士小姐總是一聲阿姨、一聲


姐姐的,好不惹人疼。就像是印象中,鄰家總有那麼1


~2個這樣的孩子,算是一種親切感吧!從學姐的口中


才知道這個小男生12歲就發病了,他不是精神分裂症


而是強迫症。每次父母要帶他出門總要花2~3個小


時,他光是從房間走出來就要花上1個小時,因為他會


不由自主地一直重複拿東西、放下去、拿東西、放下


……。到門口又走回去又回走又回……。他知


道這是不對的行為,但是又無法控制自己去停止這樣的


行為,當他無法從這樣的強迫行為中走出來的時候,他


就會開始自傷行為包括撞牆、打自己等等的行為。


    那一天,我第一次上小夜班──有別於忙碌而令人難


得喘息的白班,大概6點就忙完,我坐在護理站前看著


來來往往、眼神茫然、自言自語的病患們。然後我的眼


光就移向那個小男生,他正坐在活動室"準備"吃便當。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他好像半個小時前就已經坐在那裡


了,可是現在的他,仍在不斷的掀開蓋子闔上掀開


闔上……,而且還一定要對準正中央喔!就像他每次撞


頭都要先對準頭的中間再對準尖尖的門邊一樣。


 「明彥!快一點吃~~~~你已經坐很久了ㄋㄟ~~~


我從護理站對著他喊著。只見他低著頭著急地說著:


「好了!好了我快好了……雖然我自稱對精神


科抱著高度的熱忱和興趣,但是其實每一個人心中的探


照燈都是照著自己的人生舞台,很少站在他人的人生及


內心世界感受別人的遭遇,不是嗎? 如果我真的關心


他的話,應該走到他的身邊,輕聲地告訴他:「不要


緊張!慢慢來!姐姐陪你做。」但是我沒有,我只


是冷眼地看著他和自己的強迫症纏鬥,還自以為自己和


學姐一樣處理得很好,老是說著:「再給你一分鐘!


明彥!不可以再這樣了!明彥~你想不想出院?」


等等情緒化的字眼,因為這樣比較不會浪費自己的時間


和不必要的麻煩。 1030病房燈就全熄了,一片黑暗


與寂靜吞噬了眼前的空間,但從柱上的小燈所透出的微


薄光線,仍可以依稀看到一個躁動的人影,來回不斷地


走動著……。一直到1130,正在查房的我走過他的身


邊:「明彥!為什麼還不睡覺呢?」結果一看到他


的臉,我突然覺得心好酸,因為他已經淚流滿面。他對


我說:「珍松姐,怎麼辦?我好想睡覺,可是我


走不回房間,妳帶我回我的房間好不好?」


聽到這樣的話我差一點沒哭出來,不是因為同情,而是


慚愧於這裡美其名是醫院的病房,卻讓信任我們的病患


過著和以前在家裡一樣無助、不被了解、不被耐心對待


的生活。如果我們這一群號稱專業的人員仍無視或忽視


他的孤獨和痛苦,那他的解脫之道在哪裡?畢竟他還是


那麼年輕的生命,或許同理於其他病患也是如此吧!


最後我問他:「明彥!你相不相信姐姐?如果相信


就把手給姐姐牽,我帶你回房間睡覺,好不好?」


他慌張地點點頭,不到一分鐘的時間,他"安全"的回到


自己的房間。但是教人心疼的是,他被自己的強迫症困


得太焦慮、太精疲力盡,不斷地問:「珍松姐!我的拖


鞋有穿在腳上嗎?有沒有被我吃掉?那我的眼鏡有戴


著嗎?這真的是我的房間嗎?………折騰了許久,他


才爬上床睡覺。 因為他的強迫症,他的父母都放棄他


了,無力感是可以扼殺許多東西的,包括親情、包括希


望、包括生命,但是他只是個孩子……。每一個人或許


都可以因為他的疾病無法治癒而冠冕堂皇地放棄他,但


是他能對自己的痛苦視而不見嗎?我一直很佩服他的


醫師,因為他,曾經和太太,帶著明彥去電影院看電影,


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愛心,專業知識也很重要吧!?


因為了解就知道如何解決,無知就會造成恐懼,就如同


明彥的父母,或許還包括我吧!?


    世界上有許多人,照著一樣的陽光,呼吸一樣的空


氣,享受一樣平等的時間。為什麼有些人能自由地飛


翔、盡情的伸展,有些人就注定在泥濘中打滾,我實在


不明白。也許,看過這樣多令人感嘆、令人心痛的故事,


我們會更懂得如何去感激自己的健全,也更會以一顆柔


軟的心去貼近另一顆殘缺或悲傷或憤怒的心吧!


    人終其一生不斷地追求各種意義,金錢的意


義、地位的意義、愛情的意義、生命的意義,也


許在經過這麼遇過這樣一個小男生之後,你我能


更明白一些生命的價值所在吧!


《水雲禪說》→


[大慈]:


平衡自我心理的矛盾,原諒他人的愚蠢。


[大悲]:


憐憫他人的不幸,關懷他人的苦難。


宋.白雲守端


若能轉物即如來,春至山花處處開;


自有一雙慈悲手,摸得人心一樣平。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游牧一族


●世界之大,生於斯,老於斯,豈不枉費此生


一股新風潮——海外長住long stay正在興起。你


的人生,也可以這樣過,它不貴,也不難。


    嬰兒潮世代(一九四六至一九六四年出生)的人


們,從2006年起,陸續邁向人生的六十歲。這個族群,


在全世界有一億人,全球也將因此掀起一波史無前例的


人口快速老化潮! 台灣也不例外,2006年,台灣有十


五萬人年屆六十歲;十六年後,也就是二二年,台


灣將有五百五十七萬人達到六十歲以上,較現在多出二


百五十四萬人,平均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是六十歲


以上人口。


    嬰兒潮世代開創新退休文化 這是二十一世紀最熱


門的議題之一:嬰兒潮世代開始邁向老年。過去,這群


人創造了驚世駭俗的新文化,牛仔褲、披頭四、搖滾樂、


嬉皮文化、性解放、兩性平權和反戰,伴隨全球經濟高


速成長,他們也累積了知識、財富、國際觀,不斷「搞


怪」。 如今,他們雖然「老了」,也創造出一股新的


「游牧享老」文化:老了也要追求新體驗。


    八月底的一個清晨,澳洲東北部的凱恩斯市,六十


七歲的後藤志垣起床,暖暖的陽光灑進玻璃窗內。七


年前,他從日本NHK退休,與太太研究後決定到澳洲


長期居住旅遊(long stay),體驗不同的人生。他住


家旁邊是高爾夫球場,著名的熱帶雨林和大堡礁則在附


近。「今天潛水應該不錯!」後藤與妻子進城吃完


中飯之後,展開精彩的一天。妻子到騎馬場報到,後藤


則直奔幾公里外的大堡礁,繼續他為期半年的深海潛水


課。 「二十年前了吧,有一次我們NHK製播了


一個深海潛水的節目,我當時就想,我這一輩


子,   恐怕都沒有機會變身那影片中的潛水人。」


後藤心底的渴望,終於在退休後的黃金歲月圓了夢。


妻子也在雨林裡的騎馬場裡有了新體驗。她說,一進雨


林,現代城市就被盤根錯節的叢林擋在外面,漫步林


中,不時有鳥類突然振翅飛過。這片雨林孕育著上萬種


動植物,昆蟲、鳥類和野生動物,無時無刻不在鼓舌鬥


唱,拉奏熱鬧的森林交響曲。 在NHK工作近四十年,


後藤退休時,日本政府正大力推動老人移居鄉下,但日


本社會同質性太高,「去(國內)哪裡其實都差不多」


他把目標鎖定在海外,「我想我可以再活個三十年,希


望在離開人世之前,盡量多深入了解其他的文化,體驗


不同的人生。」 當時,妻子因為「語言不通,環境陌


生,怕應付不來」,沒有跟進,而由後藤一個人先到澳


洲住了四個多月,妻子跟著「來看看」後,最後也想長


住於此。最近,後藤夫婦又到泰國北部的小山城美斯樂


旅遊考察。他說,澳洲住了七年,有些膩了,等簽證到


期後,他想搬回日本住一段時間,再到不同的國家居住


體驗。 活出第二人生 半輩子辛苦賺錢,現在要


快樂花錢:後藤的想法,正是近幾年逐漸加溫的新退休


趨勢——海外長住旅遊,我們稱它作「游牧享老」。


這群嬰兒潮世代,雖然在年紀上將被歸類為「老年人」,


但他們不服老,希望能把握人生僅餘的黃金歲月,尋找


新刺激。他們的退休形態,顛覆過去「人老了,就不願


意移動,更戀家、更重安全感」的模式。 這源自於嬰


兒潮世代的成長背景,其前半生,無論入學、考試或就


業,競爭都比任何一世代激烈,他們如工蜂般戰戰兢兢


過日子,也累積比任何一個世代還高的收入。專門針對


五十歲以上的人發行的雜誌《Saga》主編格林(Paul


Green)觀察:「現在他們孩子都大了,可支配的錢不


少,這會兒他們當然要去實現年輕時無暇實現的夢想。」


 「他們這一代,一輩子都在創造新文化,現在老了,


連退休也要與上一代不同。」美國智庫Demos進一步


觀察,「他們寧願花錢買體驗,也不願把錢存下


來留給子女。」


    海外長住旅遊概念的提出,源自一九九二年,聯合


國在巴西召開地球高峰會中的〈里約宣言〉。那是一百


零八位國家元首、六萬多名各國代表,經過十二天的討


論,呼籲全球平衡環境與發展的宣言,海外長住的概


念,也首度被提出。 在日本,此概念的定義是:


1.一個月以上較長期的停留(非移民,未來還是以回


母國為前提)。


2.以休閒、學習與體驗為目的。


3.目標為在地生活,而不在旅行。


4.生活資金來源在母國,在當地沒有收入。 這種海外長


住,結合退休的新風潮,最早從歐美開始。


    在美國,即將退休的伊利諾州高中教師蘿絲,後年


將滿六十五歲,她去年參加了四場喪禮,其中包括她父


親。三個月前,妹妹又被發現罹患乳癌,激發她重新思


考自己該怎樣過後半生。 七月暑假,她跟兩位學校同


事,到泰國北部考察退休後到當地長住的可能性。她被


清邁那種古樸、慵懶和精緻給征服,尋訪完彷彿中古世


紀的山地部落,在群嶺擁抱的山谷中泡完溫泉,做露天


藥草SPA,再回到清邁市區吃美食、泡酒吧,「這才叫


人生。」蘿絲說。 和美國相比,清邁的物價只有五到


十分之一,她一個月將近十二萬泰銖(約合新台幣十萬


零四千元)的退休金,「我想我可以過過富人的癮。」


她說,「這一趟旅行,我感覺身體裡有一股火在


燒,我要重新再活過。」


    在英國,六十四歲的蕭比去年底接受《金融時報》


訪問也說,「別管什麼孩子的遺產問題,


我們要的是替自己買一段好時光。」


    而在亞洲,這股風潮則從日本開始吹起。相對於多


數民族仍有「生於斯老於斯」的傳統養老概念,日本則


是第一個顛覆此觀念,以政府的力量大力對外推廣輸出


老人的國家。截至二○○四年十月為止,日本人到海外


長住的累計人數已經到達六十五萬五千人,比二十年前


增加一六%,而同一時間,日本整體海外居留人數只


增加一四%,永久移居海外的人數只增加二五%。根據


該國long stay財團法人調查,一九九二年,日本人最


喜歡長住的海外國家,分別是夏威夷、加拿大和澳洲,


其餘均為歐美國家,亞洲國家無一入選。但最新的日本


外務省統計則指出,日本退休族至亞洲長居者,以泰國


人數最多,其次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其中,泰國也是


第一個將吸引退休人士長住列為國家政策推動的國


家,接著,馬來西亞和澳洲也相繼推出。 除了深度體


驗之外,到海外長住,生活成本是考量的關鍵。北歐人


原本很喜歡到西班牙和加勒比海長住,但西班牙加入歐


元區之後,物價大幅上漲,很多人開始移到澳洲、亞洲


或巴西南部,繼續享受富足的人生。


    在台灣,根據花旗銀行調查,在台灣退休,平均每


月生活費至少需要三萬七千元,但如果住在都市,三萬


多塊必須省吃儉用、自己開伙,出入只能坐公車。但若


將這筆錢拿到國外長住,卻可擁有更高品質與多元生


活。 ○○四年,日本long stay財團法人委託旅行


作家千葉千枝子,以一對夫妻、一週外出用餐兩次,出


入坐計程車或大眾交通工具為計算標準,針對澳洲、夏


威夷、泰國、馬來西亞做調查。結果算出來的每月生活


成本,以夏威夷最高,要新台幣十萬元;泰國和馬來西


亞最低,四至五萬元便足夠,其中每月一萬元的娛樂


費,足夠週週打高爾夫、做SPA


    五十七歲的賀承基,從四年前就成為台灣、泰國兩


邊住的退休游牧族,他計畫,再等四年太太從資策會退


休後,夫妻倆將一起到泰國游牧享老。「因為同樣的錢,


你在台灣享受五分,在泰國可以享受十分。」為了這一


天,他當時下了一番工夫學泰文,他以一小時兩百元泰


銖的代價,請家教到府教泰語,一星期四小時,連續學


了一年半。如今,住在台北民生社區的他,兩個女兒都


已成年,他在台北幾乎足不出戶,因為「很無聊」。他


精彩的生活,只有每三個月去泰國的三個星期,才會展


開。 賀承基喜歡打球,在台灣,一場球打下來要五千


塊,氣候也不穩定;但在泰國,一場球一千塊,大眾運


輸工具方便又便宜。「在台北,我的車停在


家門口動都不敢動,否則回家就沒位子,


車子擺在那兒跟廢物一樣。」


在台灣,他出門只能坐公共汽車,但在泰國,出入都坐


計程車,非常便宜。 再以前述的日本後藤夫婦為例,


他們在澳洲,夫妻倆今年平均每月的開銷,約合新台幣


十二萬元,這在當地日本人的圈子算是相當奢侈的花


費。但「我的生活就算(日本)國內非常有錢的


人也抵不上啊。」他笑說,如果留在東京,同樣的一


筆錢,絕對不可能這麼豐富多彩。 海外長住,既刺激


豐富,又便宜,兩大特色深深吸引著即將退休的嬰兒潮


世代。而海外長住並非退休人士專利,其實有越來越多


年輕人,暫離工作一個月到半年,到嚮往的地點深度旅


遊生活,再回來工作,對他們來說,這是一種生活方式


的選擇。 而越來越多的國家正瞄準海外長住族群,推


出一站到底的精緻長住服務,因此,只要財務能夠負


擔,再加上開放的心態,你就能活出精彩富足的第二人


生。辛苦了大半輩子的你,若退休後只守著兒孫,在故


鄉等著養老,豈不可惜!賀桂芬


《水雲禪說》→


睡到自然醒是退休的好處;


醒來何處去是退休的難處。


開門日日見青山,青山為何不改顏;


人問青山何時老,青山笑人幾時閒?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箴言


1、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 ,


只有自己最可靠。


2、       沒有人陪你()走一輩子,


所以你()要適應孤獨,


沒有人會幫 ()一輩子,


所以你()要奮鬥一生。


3、       與其用淚水悔恨今天,


不如用汗水拼搏今天。


4、當眼淚流盡的時候,留下的應該是堅強。


5、人生就像一杯沒有加糖的咖啡,


喝起來是苦澀的,


回味起來卻有久久不會退去的餘香。


6、有一種緣,放手後成為風景,


有一顆心,堅持中方現真誠。


7選擇自己所愛的,愛自己所選擇的。


8、這一秒不放棄,下一秒就會有希望。


9、曾經擁有的不要忘記,難以得到的更要珍惜,


屬於自己 的不要放棄,


不屬於自己的不要強求,


已經失去的留作回憶。


10、喜歡就該珍惜,珍惜就別放棄。


11、人生就是一場旅行,不在乎目的地,


在乎的應該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


12、不求與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


要哭就哭出激動的淚水,


要笑就笑出成長的性格。


13、為你()的難過而快樂的是敵人,


為你()的快樂而快樂的是朋友,


為你()的難過而難過的才是你()的知己。


14、如果愛,請深愛;如不愛,請離開。


15、只要心中有希望存在,就有幸福存在。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聰明;務實


聰明人擁有很多優勢。首先,聰明人的邏輯強、思路


靈活,理解事物很快,因而經常很有創意。聰明人本身,


也因為經常感覺到自己「快速理解、時有創意」


特質,認為沒有什麼事情難得倒他。漸漸的,在看待任


何事物時,「容易的認知」即油然而生。聰明人因為覺


得事情很容易,覺得自己學得很「快」,因而跟同僚、


部屬合作、共事時,無形中就會顯得別人學得很慢,感


覺別人「很笨」。甚至在跟上司、外界互動時,有時也


會流露出輕蔑、不耐煩的態度。久而久之,甚至會「打


從心裡瞧不起別人」,顯得「趾高氣昂,不可一世」。


聰明人的優勢,主要來自於邏輯推理能力高人一等;然


而,邏輯推理與實務運作間,卻有很大的鴻溝。首先,


邏輯推理是「靜態的」,是假設外在環境不變;但真正


的實務會牽涉到「環境」與「人」的因素,兩者皆


不可捉摸,因而是「動態的」。而且,人性的因素


又遠較環境複雜。因為,不同背景的人,其心理、情緒、


行為都千差百遠;而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點對同一事物的


反應,也經常前後有別;更何況,人還會有非理性的時


候,這就更難預測、掌握了。因而,邏輯上可行的事物,


若再加上「人」與「環境」的變動因素,就會變成非常


複雜,難度大為增加。然而,動態的實務,究竟要如何


掌握呢?事實上,它是透過點點滴滴的觀察與經驗,所


累積而成;體驗的時間不夠久、經歷的案例不夠多,深


度與火候就不夠。也就是說,實務必須要靠「務實的」


去「親身」體驗、觀察,而這些都需要時間,無法速成。


有些聰明人,確實認知到自己存有「容易的習性」,也


亟欲加強實務世界的磨練。然而,卻因為「容易的習性」


根深蒂固,加上凡事求「快」的習慣,以至於「實務世


界」的累積還不足,一旦覺得學會了,不自覺又縮回擅


長、習慣的「邏輯推理的世界」,以至於能力的火候總


是難以堅實。要避免上述狀況,想要務實的聰明人,不


妨嘗試建立一個提醒機制。學習事物時,一旦出現:


「我懂了」的念頭,就將其視為一個警訊,提醒自己,


「應該沒有那麼容易」、實際上可能還不夠。進而,刻


意延長實務歷練時間兩、三倍,去體會真正長期涉獵實


務後的扎實感,改善不自覺偏重邏輯推理的習慣。不務


實的聰明人,頂多只有中等成就,甚而有非常落魄的;


若能既聰明又務實,則肯定為人上人。個人不妨留意自


己學習時,是否經常停留在純粹的邏輯層次?並刻意要


求自己投注更多的心力於「人」與「環境」。如此一來,


邏輯推理與實務歷練可逐步趨於平衡,這也將是聰明人


不斷推升能力高度的憑藉。文◎杜書伍


《水雲禪說》→


u  聰明與知識的累積,可以讓人取得先機,


舉一反三,但唯有明心見性的智慧


才能明是非,見真章。


深山畢竟藏猛虎,大海終須納細流;


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理直氣「和」


●一對年輕的夫婦正在所租的小套房裡為著添購新傢


俱的事情而鬧彆扭,女的口才犀利,男的剛毅木訥,過


沒多久作老公的就已處於挨轟的態勢。不一會兒,兩個


人都嚷得精疲力盡,說不出話來,這時前幾分鐘一直被


迫採低姿態的先生忽然開口了,他感慨地對他所愛的老


婆說:「老婆,就算妳講得全都對,但為了辯贏


我而毀掉一整個晚上的氣氛,值得嗎?」 


「為了辯贏我而毀掉一整個晚上的氣氛,值得嗎?」


雖是短短的幾個字,確多麼值得我們這些講求「贏」為


目的的現代人省思啊!我很喜歡一句名言:


「有時候你贏了,但其實你輸了!」可不是嗎?


有時候你贏了面子,但其實你輸了感情;


有時候你贏了口舌,但其實你輸了形象;


有時候你贏了好處,但其實你輸了友誼 .....


總之,有時候您看似贏了,實際上你卻輸了!待人處事


固然應該「據理」,但卻不一定要臉紅脖子粗地在那兒


「力爭」!理直氣「和」的態度絕對比理直氣「壯」更


易為人所接受。這世界上有四種人:


第一種人,沒有立場,不講道理,態度也不好;


第二種人,沒有立場,不講道理,態度卻很好;


第三種人,有自己的原則,也很會講理,


但表達方式卻很「衝」;


第四種人,很有立場,很講道理,溝通方式也很溫和。


如果將這四種人各配上一個形容詞,我們可以說:


第一種人,是徹底的「可憐人」,因為他將一無所有;


第二種人,是鄉愿型的「濫好人」,因為他實在缺乏立


場;第三種人,是橫衝直撞的「機器人」,因為他雖然


邏輯無礙,卻不懂與人相處的藝術; 第四種人,是「最


可愛的人」,因為他們就是像天使一般。在這個世界上,


唯有成為「第四種人」,您才會是一個真正的贏家! 


人際互動間,您會顧此失彼嗎?您常「看似贏了,但卻


輸了」嗎?實在值得您深思咀嚼之。 


做人不講理,一種缺點;


做人硬講理,是一個盲點!


《水雲禪說》→


u  只為爭贏了你所謂的道理、面子,


可能讓更重要的失去;


事情,總有輕重緩急。


不要為了爭一口氣,而後悔莫及!


是非以不辯為解脫,學問以勤學為入門,


語言以減少為直截,煩惱以忍辱為菩提。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言修行,常使相應;


於善友所,不覆諸惡。


於所聞法,不求過失;


於說法者,不生惡心。


──《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有一段偈頌:「發言修行,常使相應;於


善友所,不覆諸惡。於所聞法,不求過失;於說法者,


不生惡心。」這幾句話都可以作為我們修身處事的參


考。「發言修行,常使相應」,待人接物,不可以空口說


大話,說得到也要能做得到。有的人說了不行,有的人


說得多做得少,有的人說是一回事,做的又是一回事,


這都是言行不一。如果希望做人健全,首先就是要言行


一致。「於善友所,不覆諸惡」,在善知識的面前,不應


該隱瞞自己的缺點、過失。因為善知識會給予我們規


勸、指導、鼓勵,自己也會因此而得到善友的利益。如


果刻意去覆藏自己的過失,善知識就不能適時的給我們


規勸,自己可能會愈做愈錯、愈來愈壞,最後鑄下大錯


而無法挽回。


「於所聞法,不求過失」,我們從善友、大德那裡聽來


的道理,不要吹毛求疵和他辯論、計較或反駁。孔子說: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


者而改之」,聽到別人說的言論、道理,自己要能分辨


善惡。把好的吸收下來,不好的正可以做為自我檢討,


避免日後重蹈覆轍。


「於說法者,不生惡心」,善友、大德指導我們,會針


對我們的錯誤給予提出指正,依著善知識的建議、指教


來改過遷善,對我們會有很大的幫助。如果從此心生不


滿,甚至產生反感、起了惡心惡念,那就失去聞法的利


益,也會障礙自己的進步。


所謂「佛法從恭敬中求」,能夠放下自己的驕慢執著,


不覆藏己過,以一顆恭敬質直的心聽聞善知識、善友的


教誨,自然能讓我們的人格提昇,道德增上。


【星雲說偈】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易經】禪悟


  第十二感悟:順應自然、順水推舟---隨緣順心。


  當上帝要在你面前降下災難時,不要悲觀,不要失望,


  要堅強,也不要過多地去苦惱,苦惱沒有用,要保持平


  常心,要順應自然,要懂得有容乃大的道理,只有這樣


  你才能夠讓自己的身心放鬆下來,更理智地去處理路邊


  的荊棘和雜草。 更快樂的去從容面對一切。


《水雲禪說》→


●那段日子,我被樓上樓下的住戶折騰得快瘋掉了。我


家住在二樓。住在我樓下的是一對下崗夫妻。為生活,


這對夫妻買了一輛破舊的三輪摩托車,那輛摩托車破舊


得像個嚴重的哮喘病人,噪聲巨大。


    每晚,我躺在床上,剛有一點睡意的時候,那輛摩


托車就拼命〝咳嗽〞著回來了,攪得我睡意全消。


我樓上的那家住戶,給女兒買了一支簫。每天天剛麻麻


亮,就逼著女兒練習。那聲音嗚嗚咽咽,聽在耳裡,像


鬼哭狼嚎。我每晚被樓下摩托車的〝咳嗽〞攪得沒有睡


意,早晨又被樓上的簫聲〝哭醒〞。


我想,是該好好與樓上樓下的住戶談一談了。


    但臨到伯伯們的家門口,我又猶豫了,樓下的那個


住戶,破摩托車就是他們的飯碗,樓上的那個住戶,簫


聲就是家長對孩子的希望,難道我要他們放棄飯碗、放


棄希望?我不忍心開口。幾經考慮,我決定搬家,搬到


一個清靜的地方,那樣有利於我的寫作,也有利於我的


健康。我找到一位朋友,訴說了我的苦衷,叫他幫我物


色一個好的住所。朋友笑瞇瞇地聽著,然後問我:


「你覺得我居住的環境怎樣?」


我說:


「就是覺得你這裡清靜,所以叫你幫我找住的地方。」


朋友點點頭說:


「好吧你先在我家裡坐一個小時,感受一下。」


我在朋友家裡呆了一個小時,這裡的環境確實安靜,但


一個小時後,人們陸續下班回家,嘈雜開始顯現。最要


命的是,隔壁的陽台上,傳來一陣類似於說話的聲音,


像原始部落的人用特殊的聲音在喊叫,聲音刺耳而模


糊,聽了格外不舒服。我問朋友這是什麼聲音。


朋友說:「一個9歲的男孩,在學說話。你仔細聽


聽,他說的是什麼?」


我側耳傾聽,那男孩無疑在重複一句話,但我怎麼聽都


聽不明白他在說什麼,我猜測說:


「他好像在說,羊剛撲倒在地。」


朋友哈哈大笑,說:「你錯了,他是說,陽光普照大地。」


說著話,他拉開了通往陽台的門,使那孩子傳過來的聲


音更大一些。


我聽到,有一位婦女在不斷地糾正那個男孩的發音。


婦女說的正是「陽光普照大地」。


但無論怎麼糾正,那男孩說的仍是「羊剛撲倒在地」。


朋友問我:「如果讓你住在這裡每天聽到這樣的聲


音,你感覺如何?」


我直搖頭,實話實說:「受不了,不但聲音太吵,而且


他怎麼學都學不會,聽著都替他急死。」


但是朋友說:「在我的耳朵裡,這孩子的聲音簡直就是


一曲美妙的音樂,不但我有這樣的感覺,住在我們這棟


樓裡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覺。」


朋友見我一臉詫異,便解釋說:


這孩子是個棄兒,一出生就又聾又啞,所以他的生身父


母拋棄了他,是我的鄰居將他撿了回來,不但撫養他,


而且到處求醫問藥為他治療。從他4歲開始,我的鄰居


就教他說話,我們都以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我的鄰


居鍥而不捨,堅持每天教他。到他5歲的時候,有一天,


他居然開口叫媽媽了,雖然聲音那麼模糊,但我們都聽


清楚了。我的鄰居當時就激動得哭了,我們在場的許多


人都熱淚盈眶。我的鄰居含辛茹苦這麼多年,終於讓這


孩子開口說話了,你說這怎麼不讓人激動?從這以後,


我的鄰居更加認真地教他說話。我們這棟樓裡的住戶,


都覺得這聲音就是美妙的音樂。


    在我離開朋友家的時候,朋友說:「你聽這孩子的


聲音,很刺耳,讓你很不舒服,是因為你是用耳朵在聽。


而我們聽這孩子的聲音,很動聽,是因為我們用愛在


聽。只要學會用愛去傾聽,這世間許多聲音,都是美妙


的音樂。上帝給了我們耳朵,是讓我們聆聽世間所有紛


雜的聲音;而人類給了自己的心,是讓我們將所有紛雜


的聲音,轉換成美妙動聽的音樂。」如果你想享受美妙


動聽的音樂,就要學會用愛傾聽。


懂得喝酒的人找到《感覺》


懂得知足的人找到《快樂》


懂得放下的人找到《自在》


懂得珍惜的人找到《幸福》


懂得放心的人找到《輕鬆》


懂得遺忘的人找到《自由》


懂得關懷的人找到《朋友》


天冷不是冷心寒才是寒,願朋友:心永遠暖呼呼!


《水雲禪說》→


愛因斯坦說:


「我嘗想一個人的宇宙觀,不妨悲觀一點,


因為一個人難逃生老病死的厄運;


但人生觀,則該積極進取,同時應了解,


人並不僅為自己而活的道理。」


●鄉下有一個女孩,沒考上大學,被安排在村裡的小


學教書。由於講不清數學題,不到一週被學生轟下台。


    母親為她擦了擦眼淚,安慰說:沒必要為這個傷


心,也許有更適合你的事情等著你去做。後來,她又


隨村裡的同伴一起外出打工。不幸的是,她又被老闆


轟了回來,原因是剪裁衣服的時候,手腳太慢了,品


質也過不了關。母親對女兒說,手腳總是有快有慢,


別人已經幹了很多年了,而你一直在念書,怎麼快得


了?女兒先後當過紡織工,幹過市場管理員,做過會


計,但無一例外,都半途而廢。然而每次女兒沮喪回


來時,母親總安慰她,從沒有抱怨。三十歲時,女兒


憑著一點語言天賦,做了聾啞學校的輔導員。


    後來,她更開辦了一家殘障學校,也在許多城市


開賣殘障用品連鎖店,這時,她已經是一個擁有幾千


萬資產的女老闆了。有功成名就的女兒湊到已經年邁


的母親面前,她想得到一個一直以來想知道的答案。


那就是前些年她連連失敗,自己都覺得前途渺茫的時


候,是什麼原因讓母親對她那麼有信心呢?


    母親的回答樸素而簡單,她說:「一塊地,不適合


種麥子,可以試試種豆子;豆子也長不好的話,可以


種瓜果;瓜果也不濟的話,撒上一些蕎麥種子一定能


開花,因為一塊地,總有一粒種子適合它,也終會有


屬於它的一片收成。」聽完母親的話,女兒落淚了,


她明白了,實際上,母親恆久而不絕的信念和愛,就


是一粒堅韌的種子;她的奇蹟,就是這粒種子執著而


生長出的奇蹟。


《水雲禪說》→


u  [別無所求]不是消極頹廢,而是不要奢求!


對於能力泛圍內當積極追求,勇敢進取。


{每粒種子,都有適於它的土地}


心中知足就快樂,存心感恩得幸福;


定心無亂享清淨,持心隨緣自在生。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剛經》的境界


●有一次,圓澄禪師路經寶林寺,寺裡正在講說


《法華經》。寺僧們看到圓澄禪師,感到機緣難得,極


力邀請圓澄禪師為大家講《金剛經》。


圓澄禪師笑了笑,說:「你們都已經講《法華經》


了,何必費神要我講《金剛經》呢?」


經過眾人再三的懇求,圓澄禪師推辭不了,只好大手一


揮,豪氣地說:「好吧!大家讓開。」


寺僧們馬上讓出一片空地,靜靜地等候聆聽法音。


圓澄禪師看著眾人微微一笑,說:「大家看好了!」


說完,便挺起身子,在原地翻了一個大跟斗。


大家起初愣了一下,後來有幾個人終於忍不住笑了出


來,接下來全場捧腹笑成一片。


其中有一位年高的長老問禪師:「哎呀!您也有一些年


紀了,怎麼還像個少不更事的年輕人這樣翻跟斗呢?」


圓澄禪師哈哈一笑,說:「《金剛經》云:『若是經典


所在之處,即為有佛。』這裡要講《金剛經》,這不就


是佛地嗎?我不是翻跟斗,我是為佛作禮啊!」


年高的長老再問:「您不覺得也要對三寶恭敬嗎?」


眾中有人接著問說:「那怎麼樣恭敬三寶呢?」


圓澄禪師回答說: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般若身」,山林水邊,


固然可以修道;熱鬧的街市,未嘗不可修行。圓澄禪師


用翻跟斗作為講《金剛經》,其實,胡跪、叉手、圍繞、


瞻仰、合掌、問訊、頂禮,無有不是對三寶恭敬之禮。


不過,這都是形象上的,還是要以般若真空之理,與佛


相應。就像須菩提雖然在家宴坐,佛陀卻說他已迎接佛


陀了。因此,虛空之中,那裡沒有般若?那裡沒有佛的


法身呢?《星雲禪話》


宋.蘇東坡→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經》淺釋


●《心經》是靜坐、或稱禪坐的指導口訣精要,要


自己去靜坐,才能體悟,也就是用自己的身體去感悟


《心經》所說的那一切情形。


人在什麼時候會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在什麼情況下會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智亦無得?


很簡單,靜坐到入定階段,五官的感覺都沒有了,


手腳也沒有知覺,心中一片澄明清淨,無雜念、無妄念,


真的無念、無相、無住。


在進入深定之後,進入深定也就是“行深般若波羅


蜜多時”,那時心中完完全全淨空(五蘊皆空),在那種


情形之下,根本沒有任何罣礙。無罣礙,自然就沒有恐


怖顛倒夢想,一切苦都不存在,所以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在最前面的“舍利子”,指的是佛的大弟子舍利


弗。《心經》是釋迦牟尼佛在向舍利弗說明如何用靜坐


入定來體悟涅槃境界。中國古時尊稱人為“子”,例如


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墨子。舍利弗本身也是得道


獲得解脫的大羅漢,所以唐三藏玄奘法師在翻譯《心經》


時,循中國習慣,將舍利弗翻譯成舍利子。


最後的咒語,是結尾的祝禱詞,印順法師曾照字義


翻譯成中文如下:“去啊、去啊,到彼岸去啊,


願大家都到彼岸去啊,吉祥圓滿成就!”


曾有老師解說,如果說“彼岸”,容易讓人起分別


心,以為既然有“彼岸”,那麼就有“此岸”。這也是


唐三藏玄奘法師故意不將“般若波羅蜜多”照字義翻


出來(字義是:到彼岸的大智慧),也故意不將最後的咒


語翻譯出來,卻只保留原音的原因。


未開悟前,以為佛在天邊、彼岸遙遠難達。開悟以


後,佛在心中,自身即佛,此岸即彼岸。


以上這句話,讓我用白話文來說明,就是:我們都


是大宇宙的一部份,和大宇宙無可分割,所有星球、動


植物、有情無情眾生,全是連結在一起的一個大整體(


)。我們何需向外去尋找本源,我們一直連結在本源之


中,根本沒有離開過。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活-1


生活,不是等暴風雨過去,而是學會在風雨中跳舞。


 生活-2


心靈的房間,不打掃就會落滿灰塵。


蒙塵的心,會變得灰色和迷茫。


我們每天都要經歷很多事情,開心的,不開心的,


都在心裏安家落戶。事情一多,就會變得雜亂無序,


心也跟著亂起來。痛苦的情緒和不愉快的記憶,


如果充斥在心裏,就會使人委靡不振。所以,


掃地除塵,能夠使黯然的心變得亮堂。


生活-3 


總有這樣兩種人:


吊兒郎當說著真心話。


正兒八經說著違心話。


通常大家都信了那些表面文章。


生活也是個拼演技的地方。


只可惜,成也演技、敗也演技。


誰都希望能有人看懂自己玩笑之中的真心、


冷漠背後的熱情。可太多不快樂的人,只因演技太好。


 生活-4


美不是出現在自己的鏡子裡,


而是出現在別人的眼睛裡。


 生活-5


特別喜歡這張照片,當你徬徨的時候,


是否會被這堅韌的眼神所打動?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B8LN0QOaGUa7sy.VpPnp/article?mid=77683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只要在框裡面的語法快速按二下


讓語法反黑再按右鍵複製


然後再按引用


把 觀看HTML 原始碼 (說明) 打勾、貼上語法


寫好標題、文章分類,直接按發表即可





<p align="center">
<img src="http://nsa11.casimages.com/img/2009/12/20/091220030749165280.gif"></p>
<p align="center">
<embed src=http://i537.photobucket.com/albums/ff336/dachih/wu-1/2013130.swf width=580 height=574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mode="transparent" ></p>
<p align="center">
<p align=center>
<embed height=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idth=0 src=http://www.youtube.com/v/CuJxdd0u-8c&amp;autoplay=1&amp;loop=1&amp;hl=zh_TW></embed> </p>
</p>
<p align="center">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gTnUFUaGER5ypAuM08wQfQ5B/article?mid=8759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幸福五大原则:
心中無恨
腦中無憂
生活簡單
多些付出
少些期待
幸福是一種感觉
需要欣赏、感恩、諒解、宽容、知足、珍惜
認真和豁達的心境來製造。
人活着有能力去爱自己和别人,與及身邊
陪伴著值得自己去爱的人,就是最大的幸福。
人的平安和健康是一切
生活享受、笑聲、開心、幸福和快樂的载體。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vV2aHkGRGB5kwm0n8XJFoGE_jeu7ZA--/article?mid=43614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JqVZE_2YHB0sl1_9t95TFKk-/article?mid=19684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企業動物 

這是一位企業企業主寫給員工的一封信。
前幾天,一位同仁e-mail給我一篇文章,是以青蛙、猴子、老鷹、螃蟹、土虱五種動物來譬喻企業中的組織文化,我看了之後感觸很深,因此,將這個寓言的內容摘錄下來和所有的同仁一起分享,並期許每位同仁都能扮演正確而且最有價值的角色,對公司有所貢獻。
五個有關組織文化的寓言─青蛙、猴子、老鷹、螃蟹、土虱。
◆Part1----可能很多人聽過煮青蛙的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將一隻青蛙放在大鍋裡,裡頭加水再用小火慢慢加熱,青蛙雖然約略可以感覺外界溫度慢慢變化,卻因惰性 與沒有立即必要的動力往外跳,最後被熱水煮熟而不自知。
企業競爭環境的改變大多是漸熱式的,如果管理者與員工對環境之變化沒有疼痛的感覺,企業最後就會像這隻青蛙一樣,被煮熟、淘汰了仍不知道。
◆Part2 ---- 提到組織變革,另外有一個四隻猴子的寓言。
科學家將四隻猴子關在一個密閉房間裡,每天餵食很少食物,讓猴子餓的吱吱叫。幾天後,實驗者在房間上面的小洞放下一串香蕉,一隻餓得頭昏眼花的大猴子一個箭衝向前,可是當牠還沒拿到香蕉時,就被預設機關所潑出的滾燙熱水燙得全身是傷,當後面三隻猴子依次爬上去拿香蕉時,一樣被熱水燙傷。
於是眾猴只好望「蕉」興嘆。幾天後,實驗者換進一隻新猴子進入房內,當新猴子肚子餓得也想嘗試爬上去吃香蕉時,立刻被其他三隻老猴子制止,並告知有危險,千萬不可嘗試。實驗者再換一隻猴子進入,當這隻新猴子想吃香蕉時,有趣的事情發生了,這次不僅剩下的二隻老子制止牠,連沒被燙過的半新猴子也極力阻止牠。實驗繼續,當所有猴子都已換新之後,沒有一隻猴子曾經被燙過,上頭的熱水機關也取消了,香蕉垂手可得,卻沒人敢前去享用。
企業禁忌經常故老相傳,雖然事過境遷、環境改變,大多數的組織仍然恪遵前人的失敗經驗,平白錯失大好機會。
◆Part3---- 老鷹是所有鳥類中最強壯的種族!
根據動物學家所做的研究,這可能與老鷹的餵食習慣有關。老鷹一次生下四、五隻小鷹,由於牠們的巢穴很高,所以獵捕回來的食物一次只能餵食一隻小鷹,而老鷹的餵食方式並不是依平等的原則,而是哪一隻小鷹搶得凶就給誰吃,在此情況下,瘦弱的小鷹吃不到食物都死了,最凶狠的存活下來,代代相傳,老鷹一族愈來愈強壯。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公平」不能成為組織中的公認原則,組織若無適當的淘汰制度,常會因小仁小義而耽誤了進化,在競爭的環境中將會遭到自然淘汰。
◆Part4-----組織中也應該留意與去除所謂的「螃蟹文化」。
釣過螃蟹的人或許都知道,簍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蓋上蓋子,螃蟹是爬不出去的,因為只要有一隻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會紛紛攀在牠的身上,結果是把牠拉下來,最後沒有一隻出得去。企業裡常有一些份子,不喜歡看別人的成就與傑出表現,天天想盡辦法破壞與打壓,如果不予去除,久而久之,組織裡只剩下一群互相牽制、毫無生產力的螃蟹。
◆Part5----相反的,為了增加組織的戰鬥活力、延續組織的生命力,領導者可以在組織中安排一些「土虱」。
喜歡釣魚者都曉得,如果把魚釣上來超過個把個小時,放在簍子裡的魚兒往往奄奄一息,所以擅長釣魚者經常在魚簍裡放一尾土虱,由於土虱生性喜歡攻擊身邊的魚,魚群必須持續跳、躲、閃以避免其攻擊,因此即使經過數個小時,釣上來的魚還是活潑很新鮮。
組織裡一片和諧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若有人能適當地扮演土虱,刺激組織成員的生存力,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只不過魚與土虱的比率一定要抓好,否則反易弄巧拙。
當我們將這些角色對照在公司的環境中,不難發現有許多的老員工仍耽溺於過去光榮的歷史,穩定及安逸的環境,讓他們對外在環境的變化渾然不知,最後可能會像寓言中的「青蛙」一樣,不但因失去競爭力而被淘汰,甚且成為公司沈重的包袱。
儘管公司也有很多經過時間沉殿所延續的優良文化,諸如「長幼有序」、「彬彬有禮」,或是「我們都是一家人」等等,不過隨著人員的相繼更替,這種優良的傳統逐被淡化,反是許多不成文的陋規卻流傳了下來。
我就曾經聽說,有些老員工在新同仁面前,會以放大鏡逐條檢視公司的缺失,使新進同仁對公司喪失信心,而抱持著「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心態來做事,嚴重荼害到公司的生氣,這種彷若寓言中老猴子的行為,充其量只會阻礙組織的發展與進步,無法創造更新的價值。
而類似「螃蟹」的行為更是組織中最要不得的文化,這些人非但無法提攜後進,甚至還見不得別人的好處,想盡辦法將每位力爭上游的同仁硬拉下來,久而久之,劣幣驅良幣,最後只留下一群既無胸襟又沒遠見的員工,這是我們絕對不歡迎的人物。
倒是公司中目前最缺乏有「土虱」性格的員工,換個角度思考,有這樣橫衝直撞的人物存在於組織內,如果能為公司帶來一些不一樣的刺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我就非常鼓勵大家提出對公司有幫助的良性建議,相信經過不斷的激盪,一定能使公司充滿活力。
至於「老鷹」的典型,則是告訴我們「優勝劣敗、適者生存」的觀點,當然這也是促使公司進步的方法之一。所以在這裡,我要期勉所有的主管都應該具備「老鷹」的精神,因為只有經由自然的競爭與淘汰,才可以為公司留下一些可用之材,如果一昧只使用齊頭式平等的管理方式,小仁小義的結果,只會姑息因循怠惰的同事,卻無法給予認真工作的同仁合理的待遇,是一件相當不公平的事。
今年,面對全球性的不景氣,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的第一季業績或多或少也受到影響,比起去年同期營收衰退10%,雖然我們仍深刻感受到開創生機的重要性,但於此刻,杜絕資源的浪費更是當務之急。
因此為了保有經營的利潤,未來公司將會把資源著重在顧客滿意管理及增加經營效益兩方面!對於其他的資源,則會更謹慎評估其必要性,也就是說,重新考量後的資源分配,會讓人力、財力充分使用在刀口上,發揮最高的效益。
在此,我希望各位同仁不要把「公司」只當作是一份工作來看待,而是將它視為一個大家可以共同開創夢想的地方,讓我們一起同心協力來打造公司的未來。同時,從今天開始,一些曾經抱持得過且過心態的同仁,也一定要杜絕所有不良的習性, 調整自我的工作步調。我相信唯有發自內心的期許,才足以迸發出學習的動力,讓大家變得更積極進取,為公司帶來正面的貢獻。
讀完後,請靜下五分鐘,想一想,你是在扮演那種角色,是否是正確的方向?
千萬不要認為您的主管是盲眼人,他們也許都知道,只是不願或時間未到而已。



以上內容係 夢舟兒 e.Mail 轉寄提供,由 夢筠 整理編輯增益分享!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的表情常會因為煩惱而變化,

尤其是笑容,往往被用來掩飾

某些情感,例如遭遇不順利或陷入

困境時,笑容就帶有強烈自我保護的一面。


只要想一想就可以發現,人在感到

最幸福的瞬間,流露出的是完全

放鬆的表情,或者是安祥的微笑。


與外國人用英語交談時,若無法

流暢地溝通,常常會莫名地發笑。

但是,自己在笑的時候,應該會感到

非常緊張與疲累。


假笑起因於「無知」的煩惱,這種

煩惱讓人欺騙自己。想要裝出若無

其事、一切順利的樣子應付過去,

然而,表情與心情並不一致時,

巨大的壓力因而產生。


只要我們隨時意識自己的表情,

就能夠察覺臉部不正常地緊繃,

並且從緊繃的表情感受到苦痛。


察覺自己當下似乎是受到苦的

刺激操縱,才會發笑,便能夠

立即停止表情緊繃的假笑。


反之,如果眼前的人表情不自然,

露出僵硬的笑容時,我們也可以

知道,對方心裡一定感到緊張,

受到緊張帶來的苦痛命令,才會

反射性地裝出笑容。


如此一來,我們就能夠抱著從容的

態度應對,而不會受到對方空洞的

言語或笑容影響。


笑是一種處於強烈刺激的狀態,

尤其是大笑的時候,人會感到相當

興奮。電視的搞笑節目會如此

受歡迎,正是因為世上充滿著

龐大的壓力,於是人們潛意識裡

希望這些節目提供更大的刺激,

也就是發笑的因素,藉此消除

或遺忘現實的壓力。



過去被壓力壓得喘不過氣時,

我也曾經非常喜歡看搞笑節目。

但是,這些節目的笑點,通常

可以想見是出自以下三毒之一。


 1.出於瞧不起他人失敗的優越感,

亦即「慢的欲望」引起的笑。


2.出於咄咄逼人的攻擊性,

亦即情感移入至「瞋恚」引起的笑。


3.出於脫軌昏言語或舉止所產生的

混亂,亦即「無知、愚痴」引起的笑。


換句話說,當我們心不在焉地

看著電視畫面時,這些節目原有的

性質就會將貪欲、瞋恚、愚痴等

意業灌輸至我們的心中。


除此之外,電視節目還會透過

播放罐頭笑聲,或是在畫面鍵入

文字,對觀眾施加趨同心理的壓力,

就猶如下達命令一樣,告訴觀眾

「這裡是笑點、你們應該要笑。」


試著分析一下,看著節目發笑時,

不也會感受到源自於害怕的趨同

心理壓力:「所有人都在笑,如果

自己不跟著笑的話,會不會被排擠?」


笑的時候,還是希望

由衷感到快樂、平和而笑。


嘲笑或苦笑都是讓自己處在攻擊

他人,或是將憤怒偽裝成笑容的

狀態,因為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

此時的表情相當僵硬,笑聲聽起來

刺耳,而且流於媚俗。


此外,愚弄或嘲笑他人時,是在

攻擊對方,而嘲笑自己的失敗,

也是抱持著類似的心理。


其實不想失敗,但卻一路受挫,

於是自尊心受損,感到悔恨,

因此讓自我人格一分為二:

一個是「瞧不起人的自己」,

另一個是「被瞧不起的自己」。


感到悔恨、討厭失敗的瞬間,

浮現出的正是瞧不起人的自己。

這種行為其實也是根基於煩惱,

希望透過嘲笑自己的失敗來建立

自我形象:一個擁有聰明頭腦,

能夠徹底認識失敗,然後笑得出來的人。


由此可知,大部分笑的行為隱含的

性質會讓人產生「無知」的雜訊,

想要藉此遺忘現實。而且,發笑的

當下,「歉瞞敷衍」與「自以為是」

的雜訊會以肉眼無法看清的速度

不斷增長,對於這點要多加留意。


建議大家要檢視自己的表情,

同時露出不帶一絲緊張的溫和微笑。

附帶一提,若不希望自己的笑容

變得與假笑毫無兩樣,最關鍵的

一點就是要沉靜自已貪欲和瞋恚的煩惱。


本文作者:小池龍之介

本文出自:<不思考的練習>

由/究竟 出版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chmnFf6LBRm1LUTcnlIM0MPhqwo-/article?mid=69576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