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幹嘛不做你自己

沒有過不去的事情,只有過不去的心情。 確實是這樣。
天下雜誌出版 作者:松浦彌太郎
有人解釋說「認識的人多--人脈豐富」,或許一般也認為,「與眾多的人往來--打造人脈的好方法」。但是對我而言,這些都不一樣。當作人脈一輩子交往的對象,只要有十個人就足夠了。
所謂工作,並不是完成許多事、加快速度,或是迎頭趕上什麼。而是打造出自己的模式,讓自己每一天都能以高品質、樂在其中、不勉強地持續下去。
思考的重點:人脈的有無,取決於「社會有多信任你」。
工作成不成功,有時是需要運氣的。所以「運氣也是一種實力」,這的確是事實。
要如何提升自己的運氣,這一點在職涯中更是不可或缺的重點。或許有人會想,「運氣這種事,又不是操之在我。」也有不少意見認為,「想要提升運氣,可以倚靠的頂多只有算命而已吧。」
可是,不管別人怎麼說,我總認為「運氣是靠自己打造的」。我也相信,與他人的相處方式,是改善自身運勢的重要關鍵。
我到目前為止的人生中,有許多開心的事、非常幸運的事,這些全部都是來自於與其他人之間的種種緣分。這道理,應該不是只適用於我一個人吧。
就像機會一定是由某個人帶來給我們的。不是從天而降,更不是在哪裡撿得到,而是一定有一個人送來機會給我們。
但是能不能遇上這個替我們送來運氣的人,與我們付出多少給他人,多半是成正比的,也與我們重視為人付出的程度息息相關。「付出」,不只包括體貼、盡力和工作上的支援,也包含了「謝謝」這句話,以及你平常待人的態度。
所以我重視自己的理念「誠實、親切、面帶微笑」,對於自己所做的所有事情,都留心「要附送親切這樣的贈品」。當我這麼想,我便感覺自己重新領悟到,溝通是何等重要的事情。
「如何才能夠遇到遞送運氣給我們的人呢?」如果有人這麼問,我會回答「應該要努力構築人脈」吧。
自己一輩子往來的人、自己在離開公司這樣的組織之後,仍然會保持聯繫的人。我會說,建構自己與這些人之間的網絡是非常重要的。
聽見這個答案,大部分的人會露出些許失望的神情。或許他們認為,「人脈重要,這點小事我知道,而且我也在做種種努力。這個答案不是理所當然嗎?」
可是,我所說的人脈,與多數人所說的人脈並不相同。我為構築人脈所做的努力,與目前各種書籍中介紹的「人脈打造技巧」稍微有些不同。
所謂人脈,不是指數量,而是指更深一層的信賴關係,這是我自己的想法。在想像「自己的人脈」時,腦海裡浮現的不是名片的張數,而是誰的臉,這相當重要。
讓你感覺「我可以和這個人往來一輩子」的對象。彼此都認為「我可以一輩子信任他」的對象。
可以超越工作範疇,達到這樣的交往程度的,才是我所謂的人脈。
有人解釋說「認識的人多--人脈豐富」,或許一般也認為,「與眾多的人往來--打造人脈的好方法」。但是對我而言,這些都不一樣。當作人脈一輩子交往的對象,只要有十個人就足夠了。
我這裡所說的人脈,和人際連結不同。因為再怎麼親密連結,朋友關係和人脈都是兩回事。幾乎每星期都見面,總是一同飲酒作樂的人際關係,我不認為這是人脈。
例如,你有一個很棒的點子,想要興起一番新事業,資金卻無論如何都不夠。在這個時候默默拿錢出來的,不是朋友,而是信任你這個人的人。
而且親密和信賴也不同。如果說「做為一個人,你喜歡他嗎?好相處嗎?」是親密的話,信賴就是:「做為一個人,你肯定他嗎?可以信任嗎?」這也可以說是朋友與人脈的基本差異。舉拿錢出來做例子,或許讓人覺得這都是老生常談,不過這卻也是一個容易理解的標準。
就算現在有好幾個親密的朋友,但如果沒有擁有人脈就無法工作。
而且,可以信任的對象不可能有好幾十人、好幾百人。這就是我對人脈的解釋。
愈來愈多人在社交網站中,建立起「類似人脈的東西」而感到滿足,但是試問這其中有信賴關係嗎?增加朋友或是資訊交換的對象,頂多,說難聽一點,只是增加「以熟人為名的裝飾品」罷了。
「我認識很多人,因為我蒐集了這麼多的人際關係,所以我是個有價值的人!」
向不特定多數的人彰顯這件事,我覺得一點幫助都沒有。而如果擁有「真正可以信賴」的人脈,透過他們向不特定多數的人發送自己的訊息,也是可以做得到的。
例如,我把自己一些重要的訊息,傳達給十個可以信賴的人脈。這十個人,又確實地把這個訊息,傳達給各自可以信賴的十個人脈。光是這樣,就已經傳達給一百人了。這個例子或許極端,但是我認為,如果人脈的漣漪能像這樣不斷地擴散,最後就連沒見過面的人,也會助我們一臂之力吧。
這也代表了我們受到社會的信賴。所以人脈的有無,取決於「社會有多信任你」。
或許也有人覺得,「我想知道的,不是與社會之間的關係這種抽象的事情,而是關於對工作有幫助的人脈。」過去的我,也是這麼想的。
這種對於人脈的意識轉變,是從我逼近三十歲後半的時候才開始的。
一直到三十五歲左右為止,不論什麼工作,我都是為自己而做。為自己的生活、自己想要的東西、為了追求自我評價的提升,大概是這樣。真的很汗顏,所有的目的都是為了「自己」。我所採取的行動,與為了追求表面人脈而四處奔波的人們,沒有什麼不同。
當然,當這麼做行不通的時候,我才察覺到,「只考量自己的益處,事情是不會順利進行的。應該把自己視為構成社會的一份子,做些讓社會開心的事。」雖然要一百八十度改變價值觀非常辛苦,不過我覺得,還好,我改過來了。
原本我就有不喜社交的傾向,現在的我,則幾乎完全不社交。工作後直接回家,十點就寢,不喝酒,也不參與大型聚會。因為總是忙碌,所以從一開始,我就不可能要求自己,為了求邂逅人脈而四處露臉。
令人感謝的是,即使如此,我還是有許多與人結識的機會。這是因為我所珍視的、僅僅十個人的人脈,都會介紹新朋友給我認識的緣故。
「松浦先生,你絕對要認識這個人。」
「我覺得你們兩個一定合得來,所以想介紹他跟你認識。」
不是偶然相遇的邂逅,而是有人接二連三地把人帶來給我的感覺。
前文寫道,「運氣是別人帶給我們的」,邂逅人脈也是這樣。
所以不要再漫無目的地為了認識大量的人而四處奔走,而是要持續與每天相遇的人,進行誠實的溝通。至少現在的我,想要繼續這樣的人脈構築方式……更多精采內容,立即前往《思考的要訣》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quyatCiYHxY4L2cpnnB4iEV7pn8-/article?mid=73186
你是自己的“心理奴隸”嗎?(下)
3 “為時太晚”的奴隸
認為在某一年齡階段時應當做這種事情,到另一年齡階段時,就應當做另一種事情了。
對策:不管你現在是什麼年齡、背景。保有一顆年輕的心很重要。為了尋求真正快樂的人生,就要抱最大夢想,盡最大努力,作最壞打算。如果懷有這樣的人生觀。那麼任何時候都不為晚。
◎西部陽光燦爛 孔祥祥
身為一個土生土長的美國人,這卻是我第一次踏上西部的土地。
廣袤無垠的大地,晴朗的高空藍得清澈,綴著綿軟如絮的白雲朵朵,陽光出奇的絢爛,即使已經快到秋天。我走下火車,呼吸著西部的空氣——不同於混濁不堪的紐約的清新透明的空氣。
接下這次紀錄片採訪任務,一是為了挑戰自我——我還從沒有和一大群老年人親密接觸過;二是為了來西部散散心——最近正被派駐非洲的問題弄得焦頭爛額。
來接站的是維克特養老院的副院長甄妮女士,她是一個漂亮而能幹的中年女性,在此前的電話中我即從她口中得知,維克特養老院的院長是一位老牛仔,最與眾不同的是,養老院中所住的大部分牛仔並非來此養老的,他們的“老有所為”的計畫經常令舉國上下的老人們側目。這也正是我此行的目的。
一進養老院的大門,就聽到一陣爭吵,中間夾雜著老年人大聲而急促的喘息和咳嗽。
“你來得正是時候,大家正在討論今年秋天的出行計畫,傑克院長主張去南美洲巡遊。為那裡蒸蒸日上的經濟建設加油助威,可是老哈特先生卻說應該去中國的可哥西裡,因為那裡的藏羚羊更需要保護。你瞧,大家正為此喋喋不休地爭論呢,說不定一會兒還有其他的提議。”甄妮女士臉上露出略顯無奈的表情。我不禁一震,還從沒見過這樣的一群老人:因為他們曾經是牛仔嗎?曾經馳騁萬里的勇士氣概竟在他們已至耄耋之時還散發著無窮的魔力,牽引著他們繼續探索未知的世界、完成生命中未竟的事業?
“類似這樣的爭吵在我們這裡是常事。”也許是看出了我的困惑,甄妮女士笑眯眯地向我解釋,“過兩天你就會習慣了”。
的確,我很快就和這裡的老人打成一片,並且參與到他們的課題中,比較著南美洲與遙遠的中國哪個更需要我們。在他們身上,我甚至看到了從年輕人那裡也未曾發現過的熱情。
卡麥爾和他的夫人是去年住到這裡的。在此之前,他們幾乎環遊了地球。現在儘管已經加入到維克特養老院龐大的集體中,他們卻仍然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自己的計畫。下一步他們打算去亞馬遜叢林探險。
維琳夫人現在獨自一個人生活,她的愛好是登山。據說去年一個登山隊曾經有意邀請她參與登頂乞力馬札羅,後來因為她上廁所時不慎摔傷了腳而不得不作罷。
還有院長傑克,據說他年輕時是這裡最有名的牛仔,可以騎著馬跑上幾天幾夜,引得所有的姑娘都將他視作夢中情人。現在,傑克院長不僅擔負著養老院的日常管理,同時還是附近幾家孤兒院的名譽院長,定時帶領老人們去看望那些更加孤獨的孩子。
諸如這般的老人在維克特養老院裡可謂比比皆是,每個老人身後都有一長串的故事,每個老人也都“不甘寂寞”地計畫著自己剩下的歲月。在他們眼裡,只要自己還有一口氣在,就要活得瀟灑、活得有意義。
當我完成了所有的採訪與錄製工作、準備離開的時候,老人們為我舉行了一場歡送舞會。在舞會上,他們載歌載舞,隨著音樂旋轉、跳躍,如果不是他們花白的頭髮或是嘴裡的假牙透露了他們年齡的秘密,沒有人會相信這是一群平均年齡75歲的老人。
傑克院長邀請我跳了一支舞。趁別人不注意的時候,他貼在我的耳朵上說:“親愛的,你應該去非洲,雖然那裡的條件與美國是天壤之別。但是為了你的事業……你還年輕,有很多事需要你去做。”我看著傑克院長花白的鬍子,在他爬滿皺紋的臉上輕吻了一下,帶著從沒有過的如西部陽光般燦爛的微笑,說:“我會的!”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quyatCiYHxY4L2cpnnB4iEV7pn8-/article?mid=73054
你是自己的“心理奴隸”嗎?(上)
——找出桎梏你心靈的那根繩索,好好解開它,讓心飛揚
1 “別人怎樣想”的奴隸
過分在乎“別人”對自己的想法。使自己成為“別人”的奴隸。
對策: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理智地面對別人的另眼相看、批評指責。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沒有人會阻止你去成功
一位鍾愛音樂的15歲少年。在姐姐的鼓勵下,硬著頭皮參加了一次歌唱大賽。
由於怯場,剛唱到一半,就被裁判打斷:“行了,就這水準也來參賽?你可以下去了!”
腳抖聲顫、手足無措的少年當即如捧聖旨,做賊一樣溜了下來,並發誓這輩子再也不唱歌了。
然而,熱愛音樂的姐姐卻不這樣想,她再一次找來弟弟,嚴肅地說:“一次小小的失敗算得了什麼呢?不要讓別人的看法左右你的未來。沒有人會阻止你去成功,姐姐相信你,你會唱得更好的!咱們一起堅持下去、奮鬥下去,成功一定會屬於我們!”
少年聽從了姐姐的勸告,發奮努力,10年之後,終於以《大約在冬季》《狼》等歌曲名震樂壇,他就是著名歌手齊秦。他的姐姐。就是著名歌手、音樂藝人齊豫。
2 “註定失敗”的奴隸
缺乏自我意識,認為自己很渺小,無法真正看清自己。
對策:經常使用良好的、積極的、建設性的詞彙暗示自己。增強必勝的信念,增強自信心。記住心態決定未來。
◎自傳
巴爾肯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有一次,他見一名年輕人寫的《自傳》,上面只有三個標點符號:“——”、“!”、“。”,就問他是什麼意思。
青年回答說:“一陣橫衝直撞,落個傷心自歎!到頭來只好完蛋。”
巴爾肯聽後。將它修改為“、”、“……”、“?”三個符號,鼓勵他說:“青年時期是人生一個小站,所以只是一個頓點;道路漫長。希望無邊,所以是‘……’難道你沒聽過‘浪子回頭金不換’?”
這個青年接受了巴爾肯的關懷鼓勵,從此選擇樂觀的態度,真實地面對人生,終於成為一個有作為的人。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quyatCiYHxY4L2cpnnB4iEV7pn8-/article?mid=73053
非裝飾品《朵朵小語~優美的眷戀》
<p align="center">
<embed height="68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idth="600" src="http://c.mms.blog.xuite.net/c/c/e/b/14141309/blog_1094298/dv/78311568/78311568_0.swf" allowscriptaccess="never" Wmode="transparent">
<p align="center">
<p align="center"><embed height="1"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ign="center" width="1" src="http://vlog.xuite.net/vlog/swf/lite.swf?media=MTcxMDkwNw&ar&ar=1&as=1" allowscriptaccess="never">
<p align="center"><embed height="8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idth="147" src="http://i946.photobucket.com/albums/ad307/dream5168/dream-B/dream2012-5-6-00.swf" allowscriptaccess="never" Wmode="transparent">
美貌也是一種福報。任何福報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像財富來自施捨,尊貴來自謙恭一樣,美麗的容顏來自柔和善良的性情。人到中年以後,就顯現出現世性格影響所致的面相了。
寬厚的人多半一臉福相,性情柔和的人面相柔和美麗。性格格外粗暴的人,總是一臉的凶相;許多品行不太好的中老年婦女,往往一臉的刻薄相,這就是所謂的薄命相、剋夫相。實際上不是生就的相貌,而是長期的心與行為的修煉在臉上的投影,這些相貌也在預示著其未來的命運。相術也就是一種經驗積累,相由心生,由臉觀心,由心知未來。
那麼幼年與少年、青年時期相貌的成因是什麼?相貌特徵與父母的遺傳因素有關,臉型身材與稟受的先天之氣有關,漂亮程度是前一生帶來的習氣所致。人的前半生是活在前世的影響之下,下半生更多地活在前半生的影響之下。所以說,人到中年以後,要對自己的臉負責任。
慈悲心也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因素。比較有愛心的人,往往從內而外散發出一種過人的光華,讓人越看越順眼,越來越喜歡與其接觸。而過於自私、狡猾、計較的人是很不耐看的,甚至醜陋。即使僥倖生得姣好的容貌,也會在臉上逐漸顯現出一些不招人喜歡的地方,比如面無和氣,僅是「第一眼順眼」,稍多接觸就毫無吸引力 了。
請相信相貌是能逐步改變,尤其是美好的相貌是會由內而外散發出一種吸引力,讓見者不知不覺心生傾慕。很多時候,美麗與否是從看到的人心產生出來的,「情人眼裡出西施」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若要相貌美,先要心靈美!
一、心甘情願吃虧的人,終究吃不了虧。能吃虧的人,人緣必然好,人緣好的人, 機會自然多。人的一生,能抓住一兩次機會,足矣!
二、愛佔便宜的人,終究占不了便宜,撿到一棵草,失去一片森林。你看那些一到買單就上廁所或錢包半天掏不出來的聰明人,基本上都沒啥成就。
三、心眼小的人,天地大不了。朋友聚會時,三句話不離自己和自家的人,是蝸牛轉世,內心空虛、自私。心裡只有自家的事,其他的事慢慢也就與他無關。
四、只有惜緣才能續緣。在人生的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人,其實有緣才能相聚,親人多半是前世的好友,好友多半是前世的親人,給你帶來煩惱的,多半是你前世傷害過的。因此切記:善待身邊的親人,關心身邊的朋友,寬恕那些傷害你的人。這就是因果。
五、心中無缺叫富,被人需要叫貴。快樂不是一種性格,而是一種能力。
六、解決煩惱的最佳辦法,就是忘掉煩惱。
七、笑看風雲淡,坐對雲起時。不爭就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不聞就是清淨,不看就是自在,原諒就是解脫,知足就是放下。
八、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九、今生註定我們什麼也帶不走,那就悟在當下,活在當下,笑在當下吧!
我又看到一篇好文章,忍不住又想與您們分享,「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這是我做人的基本原則。希望您們也會喜歡。(圖片摘錄自網路)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6Jcd7WaCFQXIIgaiZFsRRaK2e_Y-/article?mid=14262
活佛恩師慈悲:三多四好
一、老天降道不是教你們畫符念咒,也不是教你們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而是直接了當就跟你們說每個人都是佛祖。 二、自性就是本身,肉眼看不到,但是徒兒們不妨仔細考核歷代古聖先賢,哪一個不是從日常生活當中修成的呢?所以不要架空自己,知道嗎?什麼叫做不要架空自己?修道要任勞任怨,不要跟別人多做比較,自己能做就⋯⋯做,老天不會虧待你的,等到水到渠成,自然就會有人肯定你。什麼都沒做,空說了一大堆,把自己架空了,沒有腳踏實地,沒有真實的付出,就沒有辦法得到肯定。 三、情緒是會變動的,如何能讓初發心能夠常保不變呢? 四、如果要使我們的信念常住,就必須透過不斷的實踐,不斷的去做、去實行,在不斷的實行中,或許會遇到挫折,會遇到失敗,也或許會得到成就感。但是如果你一旦跌倒了,沒有一蹶不振的話,你的信念將會因此而更加堅定,這就是「常住無間」,知道嗎?所以為什麼聖賢要說知行合一?只知不做終歸虛談,而只做不想則太過魯莽。 五、當你有一個信念、有一個善念,要如何去達到它呢?那不是三天兩天的事,必須透過不斷的實行,終其一生,直到蓋棺論定,方能夠論成就。 六、修道就是要改正不好的念頭,回復本來就有的良知良能、本來就知道的道德觀。本來就知道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本來就知道要報恩了愿。孝順父母要在平常無所求的時候去做,那才是真孝順。 七、人的本份就是要對自己負責,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攸觀眾生、攸關自己以及週遭的人。 八、今天你進入了佛門,學習的是道,道在哪裡?道在日常生活當中,那麼自己就要以身示道,自己去實行,那才有價值。 九、了解自己,就應該誠於中,行於外,別人看你是一尊佛,那現在這個世界就是天堂了。也因為你的心境,環境才會營造未來的天堂,不用去西方找佛陀,也不用去西方找琉璃光世界。既然做一個人就要好好地把本份做好,不要好高騖遠去強求成佛,到處去跟人家學參禪、打坐、通靈,這些都是不需要的。 十、在心裡用最合乎自然修行的方式就可以成佛了,因為那是慈悲心的顯現。學佛要用最自然、最誠敬的心,所以用最簡單的方式辦最不平凡的事情,即是白陽的殊勝。 十一、遇到每一個瓶頸,都是成長的時候。不要每天都只看到表面的自己而已,修道要深入,做人也要深入,做人不能只做表面,這樣別人也會以表面來對你們。修道不是在佛堂修道,不是在人前辦道,而是在你獨處的時候,在你面對每一件事情的時候,那才是修道。 十二、做事不要太盡,留一點後路;氣不要太強,留一點精力;才能不要太顯,留得以後發揮,精益求精,剛柔並進,莫在強中強出頭。 十三、修道很簡單,第一、將不好的習慣改掉;第二、捨己為人,不求回報;第三、雖遭受人情冷暖,仍然熱情彭湃,濟世救人,如此方為聖賢仙佛的腳步。 十四、修道就是要先改變自己,而且不要先入為主。要先觀察、先體悟、還要先參與,你才可以先下定論。人人都是佛堂,把你的佛堂帶出去,讓每個人看到你都像看到佛堂一樣,那麼的優雅、那麼的寧靜。 十五、所以、你的心要當一個大佛堂,容納每個人,行到哪裡就開示到那裡,那麼,你就是在世佛堂。 十六、現在修道最大的障礙是只想問別人,不問自己。為什麼為師要你們更上一層樓?先了解自己、明白自己,先問自己做了嗎?付出了嗎?再來問別人。凡是不能只往外看,而要往內迴光。自性佛一明,幻就能夠滅,自性佛不明,你就被幻所迷。以慈悲喜捨之心化貪圖,以平常無為之心化起伏,以質樸簡單之心化虛浮,以踏實認真之心化疏忽。在日常生活當中,遇見任何事情,記住!用一顆很感恩的心去面對。不管今天問題、困難在哪裡,不管這件事討厭也好、褒獎也好,都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 十七、不要求名、求利,這求名、求利,就會被困在當中。即使只求一毛錢,但還是被這一毛錢給困住。慾望越多、越求,越無止境,唯有放下,才能夠求得解脫。唯有解脫,才懂得如何去修、如何去走,唯有解脫,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人不能以「感覺」過一生,要「用心」過一生。因為感覺很容易套在別人身上,很容易傷害他人。多認識一個朋友就多一條路可走,一切的外物只是助力。 十八、當有一天外物不能借助時,自己要知道如何去做,就在你自己的智慧中。什麼事情都要靠外面的力量來幫助,那自己永遠都不會,始終都是被動的,永遠都沒有辦法自覺。人懂得自覺,才能懂得放下。 十九、知道自性在哪裡嗎?那是一顆不安份的心,還是一顆很沉靜的心?真人在哪裏?真人在明師一指的地方。當心很累的時候,把它靜下來,休息一下再出發。你們去學他心通,不如學自性通。我們如果能了解別人的苦難,就是樣樣通了。所以要直指來龍去脈。當你明白本來的時候,怪力亂神就只是一個末梢。所以念力、愿力主宰著你的未來,你的念力、愿力可化暗為明,可以化困境為樂境,所以撥得雲開見如來。 二十、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個屠刀是指我們內心那把刀,不好的慾望就是刀了。今天放下、拋下,那就成佛,你的佛心佛性就顯現了。慎獨很簡單、很明瞭,老師要你們心念無貪,思維無虧、舉止為妄、言語無欺、行事無過。 二十一、生命要有深度,要有廣度,而且還要有「明度」。明白的明、光明的明。明白自己,凡事要清清楚楚,掌握自己的每一個心念,清楚自己的一動一靜,要讓自己有明度,只是知道清楚,漸漸地,你會變得敏感,當你變敏感的時候,就會被情緒弄得團團轉。如果你沒有廣度,便沒有辦法包容,希望你們有明度,也要有深度,還要有廣度。不僅明白自己,還要包容自己,不僅明白別人,也要關懷別人、寬容別人。感恩的心最美。要效法仙佛的精神。有一顆不忍人之心,就要好去開展,讓天心流露出來。入了佛門,自己的心性要自己負責,凡間的形像是老老少少,為師看這一切都是幼稚的,為什麼?因為人的見識有限,所知也有限,看著徒兒們常常侷限在一個漩渦當中爭執不休,想想十年前你所執著的是什麼?今天得到的又有什麼不一樣?那樣東西沒得到?失去了又怎麼樣?十年前的你跟十年後的你有什麼變化?人總是要不斷的精進,今天修道、辦道,完全在於你的初衷、你的發心,人家說初發心容易,但是如何把它變成一種長久的信念就不簡單,所以為師勸徒兒修道不要情緒化,心胸要放寬,一個人想要看得更寬,必須要「無私」,你的容量才能夠納得更多,才能夠看得更遠。 老師慈悲:三多四好 多尊重、多傾聽、多付出;好感恩、好歡喜、好自然、好珍惜
幸福,似乎成了現代人的奢侈夢想,然而,不管前方有了多少倒在追求幸福路上的犧牲者,後來者仍是前赴後繼地追尋著屬於自己的幸福。 或者,換句話說,幸福是人們生活在塵世中最大的希望和奮鬥目標。 但是,我們卻發現,很大一部分人,無論怎樣努力,如何用心,竟總是事與願違,本來是奔著幸福這個目標的,跑著跑著,反而離幸福越來越遠了。 最後,將原本美好的人生,演變成痛不欲生的頹廢生活! 那麽,難道要我們追求痛苦然後反過來就會得到幸福? 這也太荒謬了吧?還是我們一開始的方向錯了,亦或者是某個環節偏離了軌道? 尤其對於以家庭為重的女子,付出了,犧牲了,卻還是離幸福遙遙無期,這樣的人生豈不是太讓人沮喪了嗎? 其實,女人痛苦,除了自身的原因,最大的悲劇就是選錯了男人,而以下六種男人,會成為女人痛苦一輩子的罪魁禍首。 1、試圖控制女人的男人。 男人身上有股霸氣,是相當有魅力的。但是,如果這股霸氣用錯了地方,就成了地痞流氓; 如果用在了女人身上,他就會隨時隨地企圖控制你,在他面前,你根本沒有任何權利,連一句反對的話,都是不能說的。除非你比他更狠,否則,你毫無幸福可言! 2、完全沒有主見的男人。 一個完全沒有主見的人,表面上是老實、聽話的代名詞。 但在婚姻裏,沒有主見的對方,會壓垮你的生活,讓你不崩潰也會疲憊不堪想要逃離! 想想看,負擔一個小孩子都很累很辛苦的,更何況,那麽大的男人,又未必有你的子女聽話和乖巧,還可能隨時都與你作對,而完全沒有主見的人,也會讓你毫無自己的私人空間。 想在這樣的男人身上,感受到幸福簡直比登天還難! 3、自私又不自重的男人。 自私二字,一般都帶有貶義詞,但用在個人身上或婚姻中,卻會變成與無私很難區分開來的一個名詞。 比如,我一朋友,口口聲聲說做什麽都為老婆著想,但實際上,他所作所為,卻都是從自己的角度思考的,而他卻以為,他考慮的是對的,是為了老婆著想的! 可他從來沒有站在老婆的角度去思考那些同樣的問題。 這樣自私的男人,很會偽裝,能讓周圍人覺得他這個人很不錯,但也只有他老婆清楚,她承受了多少不為外人所知的痛苦。 同時,自私的男人未必不好面子,但好面子不等於自重。 而一個自私又不自重的男人,不會處處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做出來的事情,自然也只是從自身利益出發的。 女人嫁給這樣的男人,除非承受能力很大,否則,還是趁早離開的好! 4、喜歡發號施令的男人。 “桌丘上有個蒼蠅,老婆,趕緊拿蒼蠅拍去打死牠。”他半躺在椅了上,一邊看電視一邊大聲叫道。 “老婆,家裏沒有醬油了,去買點!”他打開櫥櫃,有點不太滿意地沖著正在洗衣服的老婆喊著。 “老婆,我這衣服有點髒了,一會吃完飯洗洗,我明天要穿的!”他吃完飯後,卻跑到床上玩手機去了,既不幫忙收拾一下飯桌,也沒想著把這衣服遞過去給老婆大人。 “孩子要脫衣服,老婆你過來幫孩子脫衣服!”他在床上玩手機,孩子在旁邊脫不下厚重的棉褲,他卻頭也不擡地喊道。 “老婆,我手機放裏屋桌子上了,幫我拿過來!”他吃完飯,很悠閑地坐在沙發上,卻對著正在收拾碗筷的老婆叫嚷著! 相信現實生活中,你會看到上面所提到的場景。 這是喜歡向老婆發號施令的男人代表,也是我一老同學最常做的事情。 他老婆曾經對我說過,每一個家庭看起來都挺好,可自己的苦只有自己知道。是的,有這麽個發號施令的男人在身邊,怎能不苦不累? 5、離開你就喊自殺的男人。 他與她男朋友相處了半年多,但後來發現性格不合,很多矛盾都沒辦法解決掉。 於是,理智他很快速地斬斷了這份情緣。 然而,她怎麽也沒想到,在分手後不到三天,男朋友自殺未遂正在住院的消息就重重地砸到了她的頭上。 她是個善良的女子,二話沒說就跑到醫院去看望已經變成前男友的這位男朋友。 豈料,不知又是怎樣的一番場景,他又回到了他的身邊。 可是,矛盾仍在,性格還是不合。一個月後他再次提出分手,自殺的戲碼又再次上演,他又不得不抱著愧疚之心去看望他,結果,又是復合-吵架-分手-自殺-探視-復合這樣周而復始地演繹著他們的愛情傳說。 最後,不堪重荷的他選擇了逃離這座城市,遠走他鄉,查無音訊。而他的男朋友,這一次破天荒地沒有自殺,而是很快就開始了另外一段戀情。 不過,據說他還是時不時地玩自殺手段,哄得新女友一步不敢離開他,最後,如願抱得美人歸。 然而,美人的幸福婚姻沒能維系多久,就傳來美人不堪繼續忍受老公自虐的遊戲,最終選擇了離婚。 只是,離婚之路很艱難,而美人又意外地有了身孕,家裏人都不同意美人走到離婚這一步。得,只能繼續在這場婚姻中煎熬了! 這種男人,拿自殺、自虐當兒戲,讓你總是心懷愧疚地面對他,以為可以留得住你守著他,可即便你留下來了,心也是滿滿的傷痛了。遇到此類男人,就三個字,離開他! 6、以父母為大的愚孝男。 孝順沒有錯,錯的是很多男人都只會愚孝,任何人不得作出反駁父母的言行舉止,所有事情都以父母為主。 尤其是老婆,即便我寵你愛你,你也得聽從我父母的,因為他們養我不容易。 可是,誰不是父母生養的?難道我們女人的父母養我們一場就容易了? 遇到愚孝男,你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麽忍,要麽逃離! 背景音樂:《至少還有你-鋼琴曲 》 |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JK4bxx.DRUawVmpLu8HGcvI-/article?mid=288316
|
|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QsrEcB6THh45j6PWe5iAAQ--/article?mid=29721
妻子是什麼?妻子是丈夫的臉。這話,我是從一個朋友那裡聽來的。那天,在商場時裡朋友給妻子買了一件皮大衣,妻子嫌貴,不穿,朋友就說:穿吧!衣服穿在你身上,亮在我臉上。朋友這麼一說,妻子就穿上了,一臉的幸福,那一幕的情景很平凡,但卻很感人。以後的許多日子裡,我腦中都重複著朋友的那句話,可不是嗎?妻子真是男人的臉啊! 當一個女人同一個男人牽手,走進婚姻時,這個女人就把自己的一生托付這個男人。從此,是福,是苦,全說明這個男人的能力和良心了!如果這個女人錦衣玉食,那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這個男人有能力,能掙錢養家餬口;如果這個女人衣衫破舊、面有菜色,那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這個男人是生活中的失敗者。一個男人在生活中行不行,看他妻子身上衣,口中食,就全明白了。當然,也有以女人為主支撐家庭的,但為數很少,絕大多數家庭都是以男人為中心的。這只是從經濟方面、從男人能力方面看。 那麼,怎樣看一個妻子在精神上幸福不幸福呢?兩性問題專家認為:一個妻子是不是幸福,看她的面容就夠了。幸福的妻子不論年齡在哪個階段,她的面容都是細嫩的,閃著恬靜、幸福的光。來自丈夫的愛是最好的美容劑,無論多高檔的化妝品它只是能使女人皮膚細嫩,但卻不會使女人臉上閃著愉悅、恬靜、幸福的光。如果一個妻子從丈夫那裡得不到愛,那她的面容一定是粗糙而沒有光澤的。 最幸福的女人是那種既衣食華美又面容細嫩紅潤的女人,這標誌著她的丈夫既能掙錢養家,又十分重感情,有良心、體貼人。 比較幸福的女人,是那種雖不能錦衣玉食,但卻面容細嫩紅潤,閃著幸福之光的女人,這標誌著她的丈夫雖不會掙許多的錢,但卻是懂感情的人,是深愛著她的。 不幸的女人是那種衣食華美但卻面容粗糙、佈滿愁容的女人,這樣的女人雖然享受物質上的富有,但她們已經享受不到丈夫的愛了,在感情上她們是清貧一族。 最不幸的女人是那種既衣衫破舊又面容憔悴的女人,她們的丈夫既沒有給她們物質上的需要,又沒有給她們精神的安慰,這樣的丈夫是天底下最糟糕的丈夫了。 丈夫們,請你們時時審視一下自己的妻子,看一看她是不是有張幸福臉?
|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Hdt9.cmEGRQ.4SnxJ6o.igg-/article?mid=10668
<p> </p>
<p> </p>
<p> </p>
<div style="FILTER: Alpha(opacity=100,style=0); WIDTH: 600px; BACKGROUND: url(http://i1103.photobucket.com/albums/g479/q51898888/53172-1112131z00111_zpsf93b8dbb.jpg); HEIGHT: 1000px"><embed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1000px" height=445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idth=600 src=http://i868.photobucket.com/albums/ab249/vivian563663/Flash/starlight/vul3ek6st2011023.swf wmode="transparent" allowscriptaccess="never"></embed></div>
<div></div>
<div> </div>
<div> </div>
<div> </div>
<div> </div>
<div> </div>
<div> </div><embed height=1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idth=1 src=http://vlog.xuite.net/vlog/swf/lite.swf?media=NzIwNTY3Nw&ar=1&as=1 allowScriptAccess="none"></embed>
<div> </div>
<div> </div>
<div> </div>
<div> </div>
<div> </div>
<div> </div>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