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孩子的本事



  • 作者:洪蘭

一位北藝大的教授興奮的寫信告訴我說:「老師,我看到了你說的『沒有不可教的孩子』的證據了。」原來他們的學生去社區幫弱勢學生做課輔,看到一個平日毛躁不安,寫作業拖拖拉拉,很讓老師頭痛的孩子,經過他們學生九週的陪伴與引導後,變得非常的積極。為了完成作品,他拚命畫圖,畫到手抽筋都不肯停,跟以前吊兒郎當的樣子完全不同。他說,學生不好學,原來是我們教的方法不對,我們的力氣用錯了地方。


一般課後輔導是給跟不上的孩子做補救教學。這些孩子因為跟不上,所以對學習沒有動機,上課東張西望、坐不住,惟恐天下不亂。學校無奈,只得安排騎獨輪車、扯鈴等動的課程。這些孩子並不笨,可以一學就會,但這些活動沒有辦法凸顯出個人特色,所以他們在班上還是被同學看不起,連帶對自己也沒信心。一個沒有信心的孩子,行為通常是兩極化:不是很害羞、不敢跟人接觸;要不然就特別不害羞,用欺負別人的方式來引起別人注意。其實他們都有強項,只是目前的教育方式無法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長處,也使別人看不見他的長處。


有鑑於此,美國賓州大學的講座教授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發展出一套辨認個人長處的測驗,叫做「突顯優點測驗」(Signature Strength test)。他列出每個人都可能有的二十四個長處,把它分成六類:第一類「智慧與知識」,包括好奇心、愛學習、判斷力、原創性、智慧、從多重角度看事情;第二類「勇氣」,包括毅力、正直;第三類「人文素養」,包括仁慈和愛;第四類「公正」,包括公民素養、公平和領袖能力;第五類「脾氣」,包括自我控制、謹慎和謙虛;第六類「品德」,包括品味、感恩、希望、寬恕、幽默、熱情。學生上網去做這個測驗後,電腦依得分高低把這孩子的人格強項排序出來,老師再跟學生討論如何去發展這些強項。塞利格曼說他很驚訝,大部分的學生不知道自己有長處,更不要說在哪裡。當老師把學生長處融入教學中,使學生建立自己的信心後,學生就不再自卑;不自卑時,許多過去看不見的門,現在都顯現出來了。


北藝大的學生可能不知道這個實驗,但是他們的做法完全符合正向心理學的理論。他們透過攝影及藝術創作,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創作力,體會到「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意思,當自己被肯定時,就會更努力去博取別人更多的肯定。一學期下來,封閉的孩子打開了他的心扉,害羞的孩子敢跟別人拉手,不肯做功課的孩子趴在地上做一整天。這些孩子都因為找到了自己的生活目標,就跟以前不一樣了。


英諺:「師長對孩子的態度決定他的命運」,孩子要的不過是憑自己本事的肯定。我衷心希望更多人能像北藝大的學生一樣,去認輔弱勢孩子,讓每個孩子都能有機會去發展出圓融完滿的人生。



 

 

 



 

 







感謝美雪美框分享

 



 






 引用文章語法




<div class=msgcontent>
<div align=center>
<table style="WIDTH: 430px; HEIGHT: 380px" border=0 cellSpacing=10 cellPadding=40 background=http://www.grafivana.com/basiglitter/hihi5qn.gif bgColor=#000000 align=center>
<tbody>
<tr>
<td>
<table style="WIDTH: 430px; HEIGHT: 380px"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40 background=http://img340.imageshack.us/img340/9098/movie1piza01.gif bgColor=#000000 align=center>
<tbody>
<tr>
<td>
<div align=center>
<table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0 background=http://f.share.photo.xuite.net/winnie070707/1fa64ae/5535189/214289881_x.jpg bgColor=#000000 align=center>
<tbody>&nbsp;
<tr>
<div style="FILTER: Alpha(opacity=100,style=3); WIDTH: 346px; BACKGROUND: url(http://i266.photobucket.com/albums/ii279/sundakib24/pcp_download_008-2.gif?t=1213925423); HEIGHT: 304px">
<div align=left><font face=新細明體><embed height=304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ign=left width=346 src=http://0.mms.blog.xuite.net/0/e/3/8/25851124/blog_2540286/dv/47910163/47910163_0.swf wmode="transparent" allowscriptaccess="never"> </embed></font></div></div>
<td width="100%">
<center><font color=#ffffff size=5 face="華康行書體, dfkai-sb">
<div class=blogDp>
<h2>找出孩子的本事</h2>
<ul class=postIntro>
<li class=sourceName>作者:洪蘭</li></ul>
<p>一位北藝大的教授興奮的寫信告訴我說:「老師,我看到了你說的『沒有不可教的孩子』的證據了。」原來他們的學生去社區幫弱勢學生做課輔,看到一個平日毛躁不安,寫作業拖拖拉拉,很讓老師頭痛的孩子,經過他們學生九週的陪伴與引導後,變得非常的積極。為了完成作品,他拚命畫圖,畫到手抽筋都不肯停,跟以前吊兒郎當的樣子完全不同。他說,學生不好學,原來是我們教的方法不對,我們的力氣用錯了地方。</p>
<p>一般課後輔導是給跟不上的孩子做補救教學。這些孩子因為跟不上,所以對學習沒有動機,上課東張西望、坐不住,惟恐天下不亂。學校無奈,只得安排騎獨輪車、扯鈴等動的課程。這些孩子並不笨,可以一學就會,但這些活動沒有辦法凸顯出個人特色,所以他們在班上還是被同學看不起,連帶對自己也沒信心。一個沒有信心的孩子,行為通常是兩極化:不是很害羞、不敢跟人接觸;要不然就特別不害羞,用欺負別人的方式來引起別人注意。其實他們都有強項,只是目前的教育方式無法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長處,也使別人看不見他的長處。</p>
<p>有鑑於此,美國賓州大學的講座教授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發展出一套辨認個人長處的測驗,叫做「突顯優點測驗」(Signature Strength test)。他列出每個人都可能有的二十四個長處,把它分成六類:第一類「智慧與知識」,包括好奇心、愛學習、判斷力、原創性、智慧、從多重角度看事情;第二類「勇氣」,包括毅力、正直;第三類「人文素養」,包括仁慈和愛;第四類「公正」,包括公民素養、公平和領袖能力;第五類「脾氣」,包括自我控制、謹慎和謙虛;第六類「品德」,包括品味、感恩、希望、寬恕、幽默、熱情。學生上網去做這個測驗後,電腦依得分高低把這孩子的人格強項排序出來,老師再跟學生討論如何去發展這些強項。塞利格曼說他很驚訝,大部分的學生不知道自己有長處,更不要說在哪裡。<strong>當老師把學生長處融入教學中,使學生建立自己的信心後,學生就不再自卑;不自卑時,許多過去看不見的門,現在都顯現出來了。</strong></p>
<p>北藝大的學生可能不知道這個實驗,但是他們的做法完全符合正向心理學的理論。他們透過攝影及藝術創作,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創作力,體會到「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意思,當自己被肯定時,就會更努力去博取別人更多的肯定。一學期下來,封閉的孩子打開了他的心扉,害羞的孩子敢跟別人拉手,不肯做功課的孩子趴在地上做一整天。這些孩子都因為找到了自己的生活目標,就跟以前不一樣了。</p>
<p>英諺:「師長對孩子的態度決定他的命運」,孩子要的不過是憑自己本事的肯定。我衷心希望更多人能像北藝大的學生一樣,去認輔弱勢孩子,讓每個孩子都能有機會去發展出圓融完滿的人生。</p>
</div></font></center>
<center><font color=#ffffff size=5 face="華康行書體, dfkai-sb"></font>&nbsp;</center>
<center><font color=#ffffff size=5 face="華康行書體, dfkai-sb"></font>&nbsp;</center>
<center><font color=#ffffff size=5 face="華康行書體, dfkai-sb">&nbsp;</font> <a href="http://tw.myblog.yahoo.com/lop-3927"><img src="http://c.share.photo.xuite.net/gt5832/1c7296a/5546813/214748461_x.jpg" /></a>
<center>
<div align=center>
<div style="FILTER: Alpha(opacity=100,style=3); WIDTH: 220px; BACKGROUND: url(http://3.share.photo.xuite.net/apple491/1396d2f/5083504/227655871_s.jpg); HEIGHT: 160px"></div>
<div align=center>&nbsp;</div>
<div align=left>&nbsp;</div></div>
<div></div></center></center>
<div></div></td></tr></tbody></table></div></td></tr></tbody></table>
<div></div></td></tr></tbody></table>
<div></div></div>
<p></p>
<div align=center></div>
<div align=center>感謝美雪美框分享<img src="http://l.yimg.com/f/i/tw/blog/smiley/39.gif" /></div>
<div align=center>&nbsp;</div>
<div align=center><span><span><img src="http://i1181.photobucket.com/albums/x435/sensitive1220/love1/16.gif" /> </span></span></div>
<div align=center><span><span>資料來源:<a href="http://www.parenting.com.tw/blog/blogTopic.action?id=65&amp;nid=1602">http://www.parenting.com.tw/blog/blogTopic.action?id=65&amp;nid=1602</a></span></span></div>
<p align=center>&nbsp;</p>
</div>
<object id='NDk0NDM5OA==' name='NDk0NDM5OA==' classid='clsid:D27CDB6E-AE6D-11cf-96B8-444553540000' width='0' height='0'><param name='allowScriptAccess' value='always'/><param name='allowFullScreen' value='true'/><param name='movie' value='http://vlog.xuite.net/_a/NDk0NDM5OA==&ar=1&as=1'/><param name='WMode' value='Transparent'/><embed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src='http://vlog.xuite.net/_a/NDk0NDM5OA==&ar=1&as=1' width='0' height='0'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allowFullScreen='true' wmode='transparent'/></obje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