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2012年7月2日 上午12:06






治療痛風須根據發病階段。中醫師林曾翠霞醫師表示,傳統中醫認為,發作期間病情來勢迅猛,以治標為主,緩解期則以治本防復發為原則。


林曾翠霞醫師指出,要治療患者的關節紅腫熱痛等症狀,甚至改善反覆發作的問題,應著重不同階段、不同表現予以辨證論治,譬如急性關節炎階段,患者常有風濕熱痺、濕熱痺,治宜清熱除濕,通絡止痛,到了慢性關節炎期,患者常有風寒濕痺、風濕痺、寒濕痺、痰瘀閉阻、肝腎不足,治宜去風除濕,滌痰化瘀,調補肝腎,通絡止痛。


林曾翠霞醫師進一步指出,如果是風濕熱痺型患者,治療時可使用能夠清熱通絡,同時袪風除濕的中藥複方,若必須加強尿酸排泄的話,可酌加土茯苓、萆薢、澤蘭、薏苡仁、澤瀉、車前子等泄濁化瘀利尿中藥材;若熱甚者,可酌加黃柏、忍冬藤等中藥材以便清熱通絡。


若腫痛嚴重者,可酌加土茯苓、薏苡仁、秦艽、海桐皮、乳香、沒藥等中藥材以便除濕活絡,通痹止痛;若患者是以濕熱痺阻為主者,可使用清熱除濕兼通絡止痛為主的中藥複方;若患者下肢嚴重疼痛者,可酌加牛膝、獨活、木瓜等中藥材;若患者上肢嚴重疼痛者,可酌加羌活、薑黃、威靈仙等中藥材。


林曾翠霞醫師指出,如果是風寒濕痺型患者,治療時可使用能夠去風散寒,同時除濕通絡的中藥複方,若患者為風邪偏盛者,可酌加海風藤、秦艽等袪風通絡中藥材;若患者寒邪偏勝者,可酌加熟附子、乾薑、細辛等中藥材以便溫經散寒;若患者濕邪偏勝者,可酌加防己、萆瀉、木瓜、天仙藤等中藥材以便強化濕勝通絡的作用。


如果是痰瘀痺阻型患者,治療時可使用能夠活血化瘀,同時滌痰通絡的中藥複方,若有皮下結節情形者,可酌加天南星、白芥子等中藥材以便化痰散瘀;若患者關節疼痛較為嚴重者,可酌加毛冬青、乳香、沒藥、雞血藤、延胡索、地龍等中藥材或血府逐瘀湯加減方,以便達到行氣活血兼去瘀止痛的目標;若關節較腫者,可酌加防己、土茯苓、滑石、車前子等中藥材以便利水化濕消腫。


如果是肝腎虧虛型患者,治療時可使用能夠益肝腎,補氣血,袪風濕,止痺痛的中藥複方,若疼痛較為嚴重者,可酌加制川烏、地龍、毛冬青、紅花等中藥材以便搜風通絡,活血止痛;若寒邪偏重、關節冷痛情形較重者,可酌加制附子、乾薑等中藥材以便溫經散寒通絡。


若腰膝痠軟無力者,可酌加續斷、鹿角霜等中藥材以便補肝腎,強筋骨,止痺痛;若關節重著、肌膚麻木者,可酌加防己、薏苡仁、蒼朮、雞血藤、絡石藤等中藥材以便袪濕活絡通痺;若有明顯偏陰虛情形的話,可使用左歸丸加減方;若有明顯偏陽虛情形的話,可使用右歸丸、腎氣丸加減方。


林曾翠霞醫師表示,有些痛風患者通常是由先天性普林代謝紊亂所引起,這類型患者屬於遺傳性疾病;一般痛風患者可從控制日常飲食、改善高尿酸血症、防止藥物影響尿酸等面向著手改善。


患者避免吃高普林食物如動物內臟、骨髓、海產、蝦蟹類等,但蔬菜、水果、牛奶等不含普林的食物可經常食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reokimo 的頭像
    oreokimo

    培迪 的痞客邦部落格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