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心中的鑽石原石













發現心中的鑽石原石


 


到底要把自己當作是


一文不值的石頭來看待?


 


還是要把自己當作是尚未


研磨加工的鑽石原石看待?


 


這是有著天壤之別的。


 


若是認為自己是尚未加工的鑽石原石,


那麼愈是磨練自己就愈是發光,


並且其光芒還會為自己增添勇氣。


 


然而,人一不小心就易陷於


自我憐憫之中,很容易就以為自己


沒有用處,一無是處。


 


其中,有些人好像生來是為了證明


自己是無用的。失戀、工作失敗、


生病等,一遇到事情,便認為


「到頭來,自己還是一無是處!」


 


而有些人則好像是為了確認自己


到底有多麼不行才轉生於世間的。


 


然而,那是不對的。


 


這樣的人,忽略了自己其實是塊


尚未加工的鑽石原石。


 


即便自己看起來是多麼的不中用,


但那並非是指自己和他人比較起來


有多拙劣,而是「他人與自己的研磨


方法不同」而已,千萬不可忘記這個觀點。


 


愈是研磨,人就愈會發光。


 


只不過從其光的強弱來看,


有的看起來像是「寶石」,


有的看起來像是「石頭」而已。


 


如果總是以為自己沒用,那麼即便


被他人覺得一無是處,那也無話可說。


 


就算是覺得自己沒用,但要如何


克服這個事實,就變得很重要了。


若無法克服這一點,


人生就不可能有進步了。


 


那麼,如何讓一個自責型的人,


發現自己不是石頭,


而是一顆鑽石原石呢?


 


自責型的人有兩種類型。


一類是拘泥於某件事,若是此事


失敗,便否定自己的一切。


這是一種抱持著負面思想的人。


 


另一類是過度自信,當這種自信


因某種契機而喪失時,便一落千丈,


成了一個完完全全自我否定的人。


 


然而,抱持如此自我否定的思想,


抱持如此不是全贏就是全輸的思想,


並不是一件好事。


 


「自己儘管有不好的地方,但並非


一無是處,必定也有好的地方。」


不可忘記這樣的思考模式。


 


即便有人對自己講過一些否定的話,


但是肯定也有人表揚過自己,


這是不可否定的事實。


 


世界上從未受過表揚的人,


恐怕是極少見的吧!


 


即使是該從世間消失的人、


總是做一些見不得人的事的人,


肯定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因此,即便是對這樣的人,


也能夠想出一些誇獎的話。


 


既然如此,難道自己沒有辦法


找出自己任何的優點嗎?


 


請試著從從第三者的角度,好好地


找找自己到底有沒有閃爍的一面、


有沒有美好的一面?


 


遭受挫折時,容易產生一切


全都完了的錯覺,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藉由挫折,或許可發掘出自己


美好的一面;或者,可藉此掀開


自己活於偽善的人生、只顧著


他人目光的的虛假偽裝。


 


因此,這之中不是還留存著一個希望嗎?


 


不可因為在世間遭受挫折、遭受


失敗,就全盤否定自己的價值。


 


自己的優點還原封未動地保留著呢!


 


如果不用這種公平的角度來看待自己,


那就無法發現存於己心當中的鑽石原石。


 


本文節錄自/不動心


出版社/九(音勻)文化


(信實文化行銷有限)


作者/大川隆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