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港-板陶窯一日遊

 

板陶窯成立於2005年,創辦人陳忠正、謝秋緞夫婦秉持對傳統工藝的熱忱,有鑑於廟宇剪秥交趾陶人才的逐漸流失,及因時代轉變而令學藝者漸漸產生斷層,為了延續這門傳統工藝,成立了板陶窯,園區裡設有展覽館、體驗工坊、café屋,及東方古典園林造景,結合附近嘉南平原的田野風光,打造交趾剪黏的工藝殿堂。

 

「交趾陶」是一種低溫彩釉軟陶,名稱源於十七世紀時,貿易商人將原產於中國嶺南的鮮豔陶瓷器皿運送到日本長崎平戶,當時日本茶道盛行,這些色彩鮮豔的器皿即受到茶道人士的喜愛,而中國嶺南一帶古時被名為「交趾」,因此此處燒製的陶瓷亦被稱作「交趾燒」。

 

日治時期,曾在嘉義發現裝飾在廟宇色彩鮮豔的陶瓷「尪仔」,因此交趾陶也稱為「嘉義燒」。

 

交趾陶早期大量運用在廟宇的樑柱、水車堵、壁堵等,以忠孝節義的民間故事、神話傳說為捏塑的腳本,製作祈福、吉祥之圖案,而這些傳說故事也深深的影響早期台灣民間社會,具有教化人心以及助長善良風氣的功用。近年來更在藝師創新及推廣下逐漸成為民間的收藏藝品。

 

將舊有廠房重新打造出一個新休閒園區-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園區分為以下五個區域。

交趾陶剪黏工藝館-入口意象大廳、多媒體區、館主陳忠正作品個展室、交趾陶剪黏工序法。

體驗工坊-提供捏陶、剪黏馬賽克拼貼、手繪陶盤等適合親子一同體驗的diy活動。

工藝產品販售區-販售交趾陶及剪黏的藝術品,有交趾陶媽祖吊飾、神明公仔吊飾等。

板陶屋餐廳-提供餐飲服務,以陶板燒、火鍋為主另外也提供下午茶、咖啡等。

戶外庭園區-以東方園林造景為主要特色,並融入交趾陶與剪黏工藝,像是交趾陶絲瓜牆、剪黏做成的牡丹及一些雕塑作品,除了欣賞工藝外也可以坐在庭園中邊喝下午茶邊欣賞四周圍嘉南平原的景致。

 

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616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村42-3
電話:05-7810832傳真:05-7810146 MAILq7810368@yahoo.com.tw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09:30-17:30 (入園費販售至17:00)休館日:每週一(國定假日除清明節與除夕之外,皆正常開放)20人以上團體如需夜間入園用餐可於7日前事先預約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