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剛經的感應力量非常大南懷瑾

 

 

 
 

 

 
 
 

  南懷瑾先生談自己持 

 

 

  南懷瑾先生談自己持 

《 金剛經》的感應力量

給大家講一個我的秘密。我在讀中學階段,每天早晨四點鐘就起,練拳運動以後,首先念《金剛經》。

為什麼念呢?我一點都不懂;反正人家告訴我念《金剛經》很好,我就念金剛經。因為在學校裏,也不敢敲木魚,怕被人家說神經病,偷偷的弄一本《金剛經》,到會客室去念。前怕狼,後怕虎,一下子就念完了。

有一次我念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忽然覺得我沒有了,我到那裏去了?不知道啊!以後我就不念了,後來才明瞭其中的道理。此經對我的經驗,有這樣奇妙。


在歷史記載中,更有非常多的感應。抗戰八年,出門在外,跟家裏父母分離,生死不可知,那時我只有一個願力,每天晚上睡覺以前,一定要給我父母念《金剛經》、《心經》。
  
 
這是我的秘密,我心中自己的願力,外面不知道,可是我的經驗上知道,感應力量非常大、非常大!我只能向諸位報告到這裏。


金剛經是自己在學生時期剛學佛很早就讀的一部經,當時南懷瑾先生的『金剛經說什麼』一書,反覆讀了三遍以上,
 
自覺頗有心得意會,當然只是自覺,現在想想,自已自以為的了解其實什麼也不是,南先生學貫中西,少年時只要是南先生的書我都不放過,奠定了進入佛門,學習仙道、密宗、易經、武術和日後讀書做事做人的基礎,
 
金剛經裡頭有很大的祕密,是顯教必修的經典,也是真正的密宗,是禪宗奧祕。

但自從學習藏密,各種儀式和修法,接受各種儀軌訓練和閉關,感覺到有不少學習藏傳密教的人,自覺懂得東西多了,起分別心,隱隱瞧不起漢傳佛教,也放下了過去在顯教的學習,雖非故意,但發覺自己不該如此
 
,對此深自懺悔,『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其實所學再多再廣,也都是相,也都是虛妄,距離見性成佛太遠。現在,回到初發心學佛的原點,老老實實的念金剛經。


 

 

 

南懷瑾先生略傳

 

南懷瑾先生1917年生於浙江溫州樂清。自幼接受傳統私塾的嚴格教育,及至少年時期,已遍讀諸子百家,兼及拳術、劍道等各種功夫。

 

同時苦心研習文學書法,詩詞曲賦,天文曆法諸學,並深得其精要。 青年時代,正值抗戰軍興。南懷瑾先生毅然辭親遠遊,西行入川。曾任教於中央軍校,又入華西壩金陵大學,研究社會福利學,以其服務社會大眾。其時,每逢假日閒暇,胤以芒鞋竹杖,遍曆名山大川,尋訪高僧奇士。

 

複于青城山靈嚴寺,有緣結識名重一時的川北禪宗大師袁仙先生,遂拜門牆,竟毅然辭去中央軍校教官之職,追隨袁先生左右,潛心研修佛學。1943年入峨眉山大坪寺閉關修持,閉關三年間,遍閱《大藏經》萬萬卷,印證個人修持所得,遂至終身受益無窮。

 

1945年,遠走康藏,參訪密宗各派,得到貢嘎活佛等多位著名活佛、高僧的真傳,佛法修持更為精湛,得到白教、黃教、紅教、花教等各教派的印證,被承認為密宗上師。 1945年,南懷瑾先生離藏走滇,任教于雲南大學,
後又講學于四川大學。1947年內戰開始不久,南懷瑾先生返回浙江樂清故里,旋即歸隱於杭州天竺,披閱了文淵閣《四庫全書》與《古今圖書集成》,繼而於江西廬山天池寺旁結茅蓬清修。1949年春,南懷瑾先生辭別家鄉,隻身赴台。 
到臺灣後,南懷瑾先生先後執教于臺灣文化大學、輔仁大學,並應邀至多所大學、機關、社會團體講學。執教三十年,桃李滿天下,不少臺灣黨政、軍政要人及工商鉅子都曾拜在南懷瑾先生門下。
南懷瑾先生學問博大精深,融貫古今,教化涵蓋儒、釋、道,更及于醫卜天文、詩詞歌賦。在臺灣,人們尊稱他為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學家禪宗大師國學大師
一度名列臺灣十大最有影響的人物。然而,南懷瑾先生拒絕一切溢美之詞,自謙為凡人。長期以來,流傳最廣的卻是這個最普通的稱謂------南老師。

 

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都這樣稱呼他。 1985年夏,南懷瑾先生離台赴美。在美國期間,成立了東西學院,旨在推進東西方文化交流。旅美三年,南懷瑾先生未償一日不思念中華故土,身處異鄉心系家國。
其實又何止是旅美期間,南懷瑾先生旅台三十六年,因書劍飄零,不見慈顏,常常是幾回好夢至家鄉。其懷鄉之情,並非發於個人小私,實出於愛國憂民之大公。不論在臺灣還是旅居海外,南懷瑾先生每每念及國家振興圖強事業,特別是對祖國統一大業,系於心懷,百般關注。

 

南懷瑾先生于1987年結束旅美生活,移居香港,企能就近獻力于國內各項建設事業及文化教育事業。 幾十年來,南懷瑾先生雖屢經人間磨難,然矢志不渝,為了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南懷瑾先生焚膏繼晷,筆耕不輟。先後出版了三十二部專著,其中一些著作一版再版,長銷不衰。
1990
年以來,臺灣及大陸多家出版社陸續出版了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原本大學微言》
《老子他說》、《孟子旁通》、《易經繫傳別講》、《金剛經說什麼》、《佛說入胎經》、《如何修證佛法》等三十幾部著作,頗受歡迎。

 

南懷瑾先生從國內文化教育事業入手,相繼成立了光華教育基金會、國際文教基金會,自1989年以來,先後向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
國內二十多所高等院校及希望工程並其他科研文教機構捐款二百余萬元,設立多種獎學金和各類基金,鼎力推進國內文化科技事業的發展。在此基礎上,南懷瑾先生還投資2000多萬美元創建了十幾家合資企業,其中最為卓著者,當數投資浙江金溫鐵路一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reokimo 的頭像
    oreokimo

    培迪 的痞客邦部落格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