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別偶然--徐志摩〗2013.10.19(六)網路
夏季星空搜尋網路~摘自徐志摩「偶然」
自由、美和愛情,是徐志摩一生追尋的文學理想,
而他的生活也和作品如出一轍,淋漓盡致。
1897年1月15日,浙江硤石一戶徐姓富商家中,
誕生了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嬰兒,他--就是徐志摩。
當時硤石鎮上有一半是徐家的產業,
這樣的富商家庭背景,造就日後徐志摩善交際與
較自我的人格特質。1918年,在恩師梁啟超的
建議下,搭上從上海航向新大陸的船隻,到美國追求
新天地,當時,他已經與張幼儀女士成親,並已產
下一子取名積鍇。隔年,徐志摩到哥倫比亞大學經
濟系研究政治與社會問題,並於1920年以「論
中國婦女的地位」論文,取得哥大文學碩士學位。
徐志摩對西方文明是採取嚮往、探索和接受的態度,
他閱讀了許多大師的著作,其中對英國哲學家羅素,
最為敬仰,而羅素也的確為徐志摩日後婚姻的態度
和教育的觀念,帶來很深的影響。為了追隨大師
的腳步,徐志摩在1920年9月轉往倫敦繼續
深造。在英國的二年是非常幸福愉快的回憶,不僅
啟迪了他詩人的創造力,也因此結識了林長民17
歲的女兒林徽音。
徐志摩在好友狄更生的推薦下,到劍橋大學王家學
院作旁聽生,當時浪漫主義正盛,徐志摩對浪漫主
義的定義:「剎那之間,抓住人生的永恆,非常
的感受人生」,這種剎那與永恆、感性地感受人生
的態度,也反映在徐志摩的詩文中,北京清華
大學藍棣之教授認為:「徐志摩的詩歌是從感情出
發,是寫給愛他的人看的,這點決定他詩歌的很
多語調與表達方式。」
徐志摩在英國接受藝術與大自然美好的洗禮,
使得他「重新發現自然,之後再重新發現中國的
思想」,他在「藝術與人生」的演講中提到:「
我的心靈是用來保持生命中成功的狂喜,……有
些人在渾渾噩噩中渡過,有些人以熱情渡過,
最聰明的是像孩童般的,遊走於藝術及歌曲中,
因為這是我們延長這中場喘息時間的一個機會,
以便在有限的時間內得到最多,這高度的熱情,
可給我們狂喜的快感及愛的憂鬱。」
徐志摩在英國時常與名士交往,從中認識了中
國政壇名人林長民的女兒林徽音,二人陷入熱
戀,時常相偕閒逛書店,徐志摩的老師說
:「我倒是常常看見他(徐志摩)的,卻與
讀書的事情無關。」詩人的多情,對元配張幼
儀與兒子徐積鍇來說,卻是最最無情的,徐
積鍇回憶說:「我對父親能回想的事很少,我
和他也很少見面,他回硤石時,我只記得曾和
他踢小皮球玩。我跟他見幾次面可以算的清楚
的,沒幾次面!」就是這樣只忠於自己感覺的
抉擇,讓徐志摩捨棄對張幼儀的婚姻,先與林徽
音陷入戀情,後與陸小曼結婚,也留下社會對他
自私不負責任的印象。相對於徐志摩的「忠於自己」
,林徽音最後還是選擇嫁給梁思成,但是她
對這多情的詩人仍是難以忘懷,當林徽音得知
徐志摩的死訊時,當天立即趕到山東,拿了
一塊飛機木頭殘骸,帶回家掛在床邊,直到
她生命的盡頭為止。
與陸小曼的婚姻,對徐志摩來說是一種甜蜜
也是一種負擔。當時林徽音已與梁思成成婚,
感情上始終需要寄託的徐志摩,遇到了在社
交圈極為活躍的陸小曼,陸小曼的多才多藝,
對徐志摩是另一種吸
引力。1926年,徐志摩不顧師長的反對與輿
論的壓力,毅然與陸小曼結婚,造成當時社會極
大的轟動。婚後的徐志摩處在為生活奔波與藝術追
求之間,很難兩全,所以他的「飛」,也可以說是「
逃」,在這來回奔波間,1931年,一架從
南京飛往北京的小型飛機,就這樣載著徐志摩遠
離人世,結束他35年短促的一生,
也留下世人無限的嘆息。
夏季星空2013.10.19(六)於網路搜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