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算,天算和積德

 

 


 
人算,天算和積德

 
 

人的一生,總有一些料想不到的意外事,

完全無法做合理的解釋,或許這就是我們人所說的神吧!

所以,人的營謀計算,時常會失靈,時常會失策,

因為人總忘了老天也有一算。

這一生,一路走來,深深領悟到人的渺小,

我覺得人絕對不可太自滿,不可太自我,

更不可太自信。畢竟,人算什麼?

人算不如天算,天用來算的,是一個人的德。

德,能守護一個人的一生,

德,亦能幫天生坎坷的人化險為夷。

佛教從來不算命看命,卻是看命算命最精準的一門,

因為佛教看的是因果。

算 命至多只能做到算得準,但不能避開的。當然, 在一些小的方面,知道了就可以作些預防,或起到趨吉避凶的作用,但也只不過是把它推遲了,或轉化成其他災難了,真正的大事是躲不開的。

人的富貴貧賤,窮能 壽化,其中以壽元最難算得準,因為它涉及八字以外的多方面因素。例如人們常說:積德可以延壽,損德則減壽。亦有食祿盡則命盡之說。

《詩經》上也講:人應該時常想到自己的所作所為,

合不合天道。很多福報,不用求,自然就會有了。

因此,求禍求福,全在自己。

雖然說是上天注定,但是還是可以改變。你只要將本來就有的道德天性,擴充起來,儘量多做一些善事,多積一些陰德,這是你自己所造的福,別人要搶也搶不去。

《易經》上也有為一些宅心仁厚、有道德的人打算,

要往吉祥的那一方去,要避開兇險的人,兇險的事,

兇險的地方。

如果說命運是一定不能改變的,那麼吉祥又何處可以得到呢,兇險又哪裏可以避免呢?《易經》開頭第一章就說:經常行善的家庭,必定會有多餘的福報,傳給子孫。

想找人算命的,

我建議先找本《了凡四訓》讀一讀,

到處都有在結緣這本書。

袁了凡以其堅韌的毅力,日行一善,長期的,無怨無悔的付出,最終得到了回報,他以自己的善行功德,改變了先天的命局。

他的成功,給無數的想改變自己命運的善男信女們樹立了榜樣,到如今,這似乎已經被奉為改命的必經之路。

要讀完《了凡四訓》很快,但是否能一生奉行就得

看個人緣分,因為太簡單;行善積德,念準提咒,完了。

如果你真認為很簡單,那就錯了。先別提恆心持咒,

單單行善積德這四個字很多人就未必做得到了,

或許會有人問,如何叫行善,我不做惡算不算行善?

 

怎 樣行善積德。行善積德,就是做好事、善事、

與 人為善,一切以慈悲為懷。

有的人認為,行善積德,只有拿錢物救濟貧苦人,

或捐獻錢物。其實這只是行善的一種方式,無錢無物者可以出力,如扶老愛幼,樂於助 人,為病殘老人做好事,

救人之危,看見路上有玻璃、有石頭或瓜果皮及時撿起

來丟在路邊,在火車、汽車上及時給老殘婦幼讓坐位,

或者參加義工等等,這些都是 行善積德。

行 善並不是讓你有什麼豪言壯語或大筆大筆地捐 錢,

而在於平時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平時以體力

幫助人、用錢財幫助人、用和顏悅色來對待人,

以及用善心來對待眾人。

“做善事”的範圍相當廣,有“出 錢”做的善事,

亦有“不出錢”能做的善事。

有出錢的布施,也有更多不出錢的布施。

所以說,行善積德,可以出錢,也可以出力。在生活中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做好人就是行善積德。不是做幾件好事,去寺廟捐點錢,這樣才是功德,而是看這顆心。

功德的大小,功德的做法,不在於形式,而在於至真、

至純的一念之間。只要心到了,那麼再小的事情,

也有無量的功德,因為你的心量有無限大。

真心做事,不論大小,皆有真功德。

在古老典籍之中,一致同意心的能力;心的潛能是無限的。每天行善作惡所種下的銘印,決定了事業的成功或失敗。

在 特殊情況下植入的銘印,例如滿懷強烈的慈悲心

所做出的一個微小善行,或在一個人急需的時候,

所給予的一個小禮物,具有無限強大的力量。

而所有的銘印蟄伏於潛意識的時候,以指數成長的速度

養精蓄銳。一 個享受巨額財富的人,可能在過去,

於類似的特殊情況下,對他人做出了微小的善行。

 

佛教哲學指出,萬事萬物皆受我們心中銘印的驅使,以及銘印所造成的觀感的驅使。而銘印如同樹木~~樹木的種子被播入土中,發出嫩芽,長成樹木,開花結果。

 

天地無私,唯德是親,一點德善,自招一點福應。

耐心行善,盡心布施,清心等待,寬心受苦受辱。

持之以恆,上天與佛菩薩必不會辜負此一片冰心善意的。

德,能護佑一個人一生、十生、千生。

而善,就是啟開德的一把鑰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6aPHWub-WA



引用:文生心http://blog.xuite.net/wenshengxin/twblog/24066514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