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臟裡的大腦()




心臟能量的傳遞 


心臟所發出的電磁信號非常強大,可以延伸到體外影響其他人,這可能就是為什麼具有深厚修行功力的高僧和精神導師們可以散發出讓周圍的人都可以感受到的安祥與慈愛的高頻率。


 


MacCraty和他的同事所作的另一個試驗是測量兩個距離相近(數尺)的人的生理訊息,發現到那些具有高度心臟和諧人士的心跳節奏能夠影響另外一個人的心跳節奏,令他們的心跳節奏變得更和諧。

(註:正面情緒的能量能改變其他人的負面情緒也變得正面和氣,不過,自己和別人負面情緒會給彼此加油添醋,煽風點火製造衝突和對立,因此,如果不想再讓其他人針對自己挑釁或出氣,就先管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被激怒,能避開最好,要不然就大而化之,用愛包容,因為邪不勝正)


 


如果按照Pearsall的研究取得的結論來看,心臟不僅傳遞有關情緒的信息,也能夠傳遞一些較為具體的資訊,就如心臟移植病人的個案一樣。在 他從心臟移植病人那裡蒐集的故事中,有些就如天方夜譚一般奇異。某些病人在接受了謀殺遇害人的心臟移植後,能夠清楚地接收到與受害者相關的一些影像和明確 的訊息,因而協助警方破案。


 


科學現在才開始證實,以心為基礎的心靈鍛煉其實並非消極的活動。當我們在自己的內心播下和平的種子時,我們也可以說是為他人播下和平和治療的種子。透過培養一顆和諧統一的心,我們將開啟與他人進行非語言溝通的深層聯繫,並且與一種可以拉近人類距離的超凡智慧銜接。


作者:Li-Anne/翻譯:黃毓慧 


佛教的觀點


西方醫學界一直都認為心臟只是個血泵,推動血液循環正常運作,而腦則支配著神經系統,控制和協調行動,體內狀態。沒了頭腦,移植心臟之後,為什麼器官移植者的習性會改變?心和腦是一種怎樣的關係?是心主思維,還是腦主思維?

心識左右根身的運作


以佛教的觀點來看,器官並不是主宰思維或習性的樞紐,器官(根身)只是四大(地水風火)及其屬性(堅固體/支撐性,濕沾體/凝聚性,溫度/促熟性,動力/擴張性)和其他因緣(物理/心理因素) 配合下的運作體。佛教注重的是心識的內涵,心識才是左右根身的主力,不管是舉手投足的日常活動乃至Pathophysiology>病理生理活動,Pathopsychology>病理心理活動等等,都和心的意識細細相關。然而,所謂的心識並沒有特殊的器官,不是大腦,也不是心臟(都只是載體)


 


心識是什麼?


心意識的解說先得從意說起。意的梵語是末那,是思量的意思。意的特殊含義有二


1. 意味身心交感的中樞,意根與五根的關係,五根是由四大所造成的清淨色,是物質的,屬於生理,意根為精神的,屬於心理。意味五根所依止,即是說,物質的生理機構,必定依心理而存在和起作用,心理活動一旦停止,生理的五根也即時變壞(睡覺時不想東西,肉體也停止活動和休息)。所以,五根與意更是相依共存的,實為有情自體的兩面觀。


2. 意為認識作用的泉源,意根不但生意識,而且還能生出前五識。


心是三者的總和綜合體


識,了別義,重在觸對境界的認識,能了識別,故稱為識。所依的根有六,所取的境也有六,識也因此分為六種。<中含。唋諦經>說:如火是同一的,草燒即名草火,木燒即命木火。識也是這樣,依六根,緣六境,成為六識。佛說“依意生識”,應以與根身相依存的<>為根源。


 


心的梵語有四種含義,但中文字譯成同樣的<>字,原文是citta,是<種種>的意思,但不是種種,而是由種種而存 在而成長的所以古人將“種種聚集滋長”解說為<>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的認識,取之於外,同時留下所認識的印象在內,即成為<>。識的攀緣越多,內存的心象(印象,經驗,知識等等)也越多,所以說種種滋長可見心的特殊含義就是精神的統一,總的來說,心是三者(心臟/頭腦,意念,意識)的統合。


 


死亡雖然在物質世界裡很真實,但也只是一種印象或感覺,也不能說生命就在心臟裡面,真正的心是很抽象(無形)。很多人以為想就是用心,其實不是,心的反應是直接,快速,一念起一意生就一念三千(意願才是根本,都是直覺,不必思考,思考是意念產生之後才進行的智能活動),產生很多生理和心理的連串反應(可以正面,也可以負面),接著又連鎖地推動內在和外在的物理及精神反應,所以會有“心和腦在控制”的概念(誤解)



(註:佛祖說過,人有一日萬念。因此,想得多不如想得少,想得少不如想得好,想得好不如都能覺知到每一個念頭的緣起緣滅,因為要覺知到自己的念頭升起的那萬分之一秒的光速去選擇要不要這麼想和怎麼想比起想得少又好還難得多)


本文完
如果認為本文值得讓更多人知道,獨享之後請分享,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reokimo 的頭像
    oreokimo

    培迪 的痞客邦部落格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