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失傳的絕技!



 


 


中醫之所以是國寶,除了有人才和學術,還有一些絕招,這些絕招可以說是每一位醫生的看家本領,但這一點長期以來沒有引起大家的重視,特別是許多散落在民間的寶貝,包括秘方、手法等,它們都是經過千百年來的實踐證明有效的,甚至是無數人生命換來的寶貴經驗,如今已經失傳或瀕臨著失傳的危險。-


當年,筆者所在實習醫院的外科治療燒傷是一大特色,主要治療方法就是用虎杖液外噴傷口。虎杖液是醫院根據一位元老中醫的驗方配製的院內製劑,是以虎杖、側柏葉等為主要成分的一種酊劑,廣泛用於度、度燒傷的患者。當時,門診和病房每天都要接收許多燒傷患者,筆者的任務之一是給患者噴藥,一天噴兩次,直到傷口結痂、脫落,既不需要包紮,也不會留下任何疤痕。-


大黃15虎耳草10黃柏10地榆10虎杖12白及5烘乾碾細末過100目人冰片10用香油20調糊清洗傷口後外用無須辨證!-


實習期間,筆者有一次意外被開水燙傷,衣服一脫,整層皮掉下來,非常可怕。當時沒有採取其他的措施,只用醫院的虎杖液外噴,結果一周內痊癒了且沒留下任何疤痕。十幾年後,筆者的一位同事被開水燙傷,經過清創、包紮處理後,又住院治療了一段時間,總算把燙傷治好了,可因為疤痕收縮還做了疤痕切除和植皮手術,半年時間過去了,她的皮膚還沒有完全康復,留下了永久性的疤痕。-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原因很簡單,因為類似於虎杖液之類的東西不夠先進,而且收費太低。筆者記得當時自己噴了一星期只花了幾元錢,而這位同事雖然傷情較輕卻為此花費了1萬多元。更令人擔憂的是,萬一傷口感染了誰來負這個責任?於是,就沒有一家醫院願意使用虎杖液,沒有了需求當然也沒有人願意再生產虎杖液了。失去的是寶貝,受苦的是百姓。-


筆者的一個親戚,是外科學教授。許多年前,他媽媽的一個腳趾頭爛了,經診斷是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中醫叫脫疽),治療的方案是要把壞死的腳趾頭截掉。他和他的主任親自為他媽媽動手術,手術非常順利。手術當天,他媽媽因為下地不方便,只好用痰盂在床上小便,一不小心碰倒了痰盂,尿液灑在了傷口上,於是傷口感染、潰爛,一直爛到了腳底、腳背。他是個孝子,每天親自給母親換藥,卻沒有任何好轉,只能眼看著潰爛的面積越來越大。他感歎地說:若繼續使用外科的方法,估計只能把整只腳截掉了。他的弟弟看他已經束手無策了,就自作主張跑到當地土醫生那裏,花5毛錢買了一瓶白藥水土醫生讓他拿一根鴨毛洗乾淨晾乾,然後蘸著白藥水塗抹患處。一天一天過去了,他母親的腳也就這麼好了。後來筆者到當地打聽白藥水的下落,卻一直沒有找到。而今,眼看著掌握這些絕招秘方的老人不斷逝世,許多民間的驗方由於失去其賴以生存的土壤也逐漸消失,筆者終於明白,許多類似白藥水的東西肯定失傳了。-


這樣的事例舉不勝舉。對於這些中醫絕招和秘方,我們都知道應當繼承和保護,卻不知道如何保護,更談不上繼承了。回顧這幾年走過的路,不難發現要繼承和發揚中醫,單靠政策是不夠的,還應當知道中醫的特點,遵循中醫的規律,更重要的是給它一個適合生存的環境。就好比種樹,如果不考慮樹的特性,不考慮樹生長的環境,用種松樹的方法種榕樹,或者一看到榕樹長出根須就覺得是怪物,非要把它剪除。如果這樣,不管你種得再多,投入再大,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尹蓬頭祖師秘傳混元丹-


    專治大人、小兒諸虛百損、五勞七傷,小兒百病隨後引用之。詩曰 百花未放此花先,修合成丹號混元;能除腹內諸般疾,安神定志最延年嬰兒胎毒驚風症,疳積瀉痢嘔痰涎;立奏奇功真可羨,老無風疾少無癲。又曰 乘鶴西風出華州,袖藏千載混元球;紅鉛黑汞東西產,白雪黃芽次第收;孔子泣麟周道否,卞和識玉楚王休;藥中消息誰人會,脫卻紅塵自在遊。混元衣(幹者二錢,按中央)梅花(三錢,按北方明白雪解痘元方 一兩 )辰砂(甘草 一兩 水煮,過半日, 一兩 研細為衣,按西方,去甘草)甘松(四錢,去毛,按秋金)滑石( 六兩 ,牡丹皮 二兩 煎水,去丹皮用汁煮幹為度,按北方粉草 一兩 ,去皮,按東方)莪術(三錢,火煨過,按東方)宿砂(三錢,去皮,按西方)益智仁(六錢,去殼,按西方)人參(一錢,去蘆,按東方)木香(一錢,按東方)黃(一錢,按西方)山藥(二錢五分,按北方,薑汁炒)香附( 一兩 ,按東方) 桔梗(去蘆,一錢,按東方)白茯苓(二錢五分,去皮,按北方)白茯神(二錢五分,去皮木,按北方) 遠志(一錢五分,甘草水去心麝香(三分,按中央)醜玄(三分,按中央)空個玄(一錢,按西方)金箔(二帖為末,按西方)上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量人大小加減丸數用之。中風痰厥、不省人事,姜湯研下,宜出汗傷寒夾驚發熱,蔥姜湯研下,宜出汗。停食嘔吐大便酸臭腹脹,姜湯下。赤白痢裏急後重陳倉米湯下。大便去血,槐花、陳倉米下。小便不通車前子湯下。夜出盜汗浮小麥湯下。發熱,金錢薄荷湯下。痘疹不出,升麻湯下。積聚腹痛,姜湯下。喘急咳嗽麻黃杏仁湯下。疝氣偏墜,小茴、大茴湯下。蟲痛,苦楝根皮湯下。急驚搐搦薄荷湯下。夜喘不止,燈芯灰湯下。慢驚,人參白術湯下。諸病後,無精神少氣力、不思飲食,姜棗湯下。胎寒,手足冷、口氣涼、腹痛腸鳴,薑蔥下。面目四肢 浮腫面黃,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陳皮姜皮湯下(即五皮散。)瘧疾,槐、柳枝各五寸、薑三片煎熟一宿,五更溫熱送下。疳熱身瘦、肚大、手足細、大便或淋或泄、小水如泔,陳倉米湯下。敕封通微顯化真人(即赤腳張三峰神仙所授。) -


    神仙萬億丸-


     朱砂(透明鏡面者佳)巴豆(去殼並心膜)寒食面(于清明前一日名寒食,用白麵不拘多少,好酒和麵一塊包細乾面在內,蒸熟聽用。)上各五錢,先將朱砂研細,以入巴豆,又研極細,卻將寒食面去包皮取內細面,用好酒打成膏蒸熟入藥內,仍又同研百餘下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五丸,看人大小,加減用之。各隨症用引於後感冒風寒 發熱,姜蔥煎湯下,出汗;內傷飲食生冷,茶下;心痛,艾醋湯下;腹痛,淡姜湯下;霍亂吐瀉,姜湯下; 赤痢,茶清下;白痢,姜湯下;赤白痢疾,薑茶湯下;瘧疾作寒,姜湯下;心膨脹,姜湯下;伏暑傷寒,冷水下;諸蟲作痛,苦楝根皮湯下; 小便不通,燈芯湯下;積聚發熱,茶清下,大便閉結,茶清下;急慢驚風,薄荷湯下;咳嗽痰喘,姜湯下。 -


      十寶丹     此丹乃仙傳秘方。丸治百病。其效如神。遇有疑似未明。一時迫切之症。可將此丹內服外用之良一中寒中暑痧脹吐瀉。手足厥冷。並吐瀉不出。先以三丸研末。吹入鼻內。再以二十九丸一感冒風寒噁心頭痛。或肚腹飽脹。及風痰等症。以七丸放舌上。微麻咽下。一受寒受暑。痧脹甚重。絞腸肚痛。心口閉悶。或不省人事。以五丸研細末。次入鼻內取嚏一緊痰氣厥昏迷不省。牙關緊閉。不能服藥。即以十數丸研細。吹入鼻內。無嚏再吹。總一癰疽疔毒。惡瘡KT發背對口。用數十丸研細末。好紹酒陳米醋調敷。再酌輕重服之。一蛇蠍蜈蚣諸蟲咬傷。俱用數丸研細末。用好酒陳米醋調敷。內酌輕重服之。一小兒急驚風。牙關緊閉。不能服藥。以四五丸研末。吹入鼻內。取嚏即醒。再以七丸溫水一臌脹水腫。噎嗝反胃。以三丸放舌尖上。微麻咽下。再服念三丸。日服二次。十日即愈。一胃口疼痛氣痛寒痛。甚至飲食不下。以五丸放舌尖上。微麻咽下。再用花椒七粒煎湯。一山嵐瘴氣。夏月途行。空心觸受穢氣。口含三丸。使邪氣不能侵入。每遇盛寒盛暑。早晨一吐血衄血便血。其勢甚重。即用鮮藕自然汁送服念一丸。如無鮮藕。用幹藕節七個。煎湯一跌打至死。驚死熱死。魘魅氣悶至死等症。凡有微氣。以數丸研細吹鼻內。再用溫水調灌一瘟瘧暑瘧。日久不愈之瘧。或先熱後冷。或先冷後熱。無論陰瘧陽瘧。于迎瘧來時。用松一泄瀉白痢噤口痢。雖日夜幾十次。勢甚委頓。用開水送下念一丸。立止如神。一時疫頭痛身痛肚疼頭眩眼黑。以九丸放舌尖上。閉口微麻咽下。再用溫水送服念一丸即愈一婦女經水調經閉等症。經水不調。用當歸、生地、白芍川芎各一錢。煎湯送服念一丸即愈。經閉紅花一錢。煎湯送服念九丸。連服三次即愈。一疝氣上沖於心。不能行走者。用小茴香七粒研末。滾水沖送服三十九丸即愈。一小兒悶痘悶疹。用薄荷芫荽各一錢。煎湯灌送三十丸即愈。 茅蒼術(米泔水浸軟切片焙乾 三兩 )大黃(切片焙乾 六兩 )麻黃(去節細銼)明 天麻(切片兩)丁香(六錢上藥各研極細末。和勻再研。燒酒為丸。如粟米粒大。外以朱砂 三兩 六錢研細末。水飛 曬乾 -


  第一靈寶丹     此丹能卻百病。通利關竅。取效神速。居家出門。常宜預備。誠救急之靈丹。濟世之良藥也一受暑肚痛。或感寒鼻塞。頭疼腹痛。用丹少許。搐鼻一二次。取嚏十餘聲即愈。如病稍重一感受暑氣。或受熱太過。關竅不通。或受寒氣手足厥冷氣閉血滯。默睡無語。須抹兩抑使一疫癘時行。取丹抹兩眼尖角三次。蓋被略睡。出汗自愈。一指上生瘡。用雞蛋一枚。開一孔。攪勻黃白。入丹五厘。再攪勻。套指上。一二枚即愈。一初起無名腫毒。用真米醋調搽。一火眼之症。取丹抹眼角。一六畜遇時症。取丹抹兩眼尖角。二三次即愈。一常帶身上。疫氣不能沾染。孕婦忌服。搐鼻。抹眼角不忌。辰砂( 二兩 )雄精(五錢)真蟾酥鬧陽花(各一錢)真雲麝上冰片老薑粉(各三分)上藥將前四味。各研極細末和勻。後三味次第加入。研至勻細為度。裝儲瓷瓶。勿令洩氣。 -


  神應救苦丹-


    治諸風百毒如神。大川烏(略炮)肥草烏(略炮)蒼術青皮(去瓤)生地黃西芎枳殼麩炒白芍 (各五錢)五靈脂( 二兩 )上共為細末,酒打糊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熱酒送下,汗出即效。若為小丸亦可。不飲酒者,冬月熱水下。一治 -


神仙拈疼散-


別名拈疼散-


組成生明礬(揀上白明透者佳,研極細如粉樣)。-


主治一切暴發火眼疼痛晝夜不止。-


用法用量以鵝翎毛蘸藥搽腫眼胞疼痛之處。如幹再搽數次,其痛即止。-


製備方法上用雞蛋清共礬粉調勻。-


附注拈疼散(《眼科闡微》卷四)。-


頭風腫痛、心腹痛、腳跟痛、疝氣痛、手背痛、遍身骨節痛、破傷風痛、棒瘡痛、癰疽發背及一切惡瘡痛。-



化毒消腫托裏散     專治癰疽、發背髮乳、骨癰、疔瘡、腫毒,及一應諸般惡瘡癤,咽喉腫痛人參(無亦可)赤茯苓白術(各六錢)滑石桔梗金銀花(各 二兩 )荊芥穗山梔子( 連翹石膏芒硝(加宿砂,不用此)或加栝蔞、牡蠣、貝母、木香。疔瘡,加腳蓮、荷車。疳,加車前子木通竹葉疼痛 夏,薑汁制,用生薑同煎。上為咀,每服五錢重,水一碗,蔥白一根,煎熱服,汗出為度。服後若利三五行為妙。大病不過三五服,即內消,化毒盡矣。 -


《種杏仙方》。  


-

藥物組成 白葛根4兩 (鹽水浸1晝夜,取出曬乾),白果芽(即銀杏內青芽) 1(蜜水浸1日,砂鍋內焙乾),細芽茶4兩 ,綠豆花4兩 (陰乾),葛花1兩 (童便浸7日,焙),陳皮4兩 (鹽水浸1日,焙),菊花蕊(未開口菊青朵頭) 4,豌豆花5錢,真牛黃1錢,青鹽4兩 (盛牛膽內煮1炷香,同膽皮共用)  -


加減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