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精要
靜坐筆記之一, 對靜的認識
靜坐,就是輕鬆自在的坐著,什麼也不想。就那麼簡單。
本來,不論練什麼功法還是簡單些好。
入靜就是指精神活動的寧靜。外靜內動,“真氣”在最佳狀態下動,人的生理機能也在最佳狀態下“動”,治病強身靠的就是這一著。
氣功治病強身,主要靠的是這個“靜”。
動功也有很強的健身作用,但那主要是動功要動中求靜,靠的還是這個“靜”。動功引導“真氣”的動,不一定是最佳狀態的“動”,因為動功是人編的。不按規律去引導“真氣”運行就容易出偏,習靜卻可以防偏糾偏。
廣播體操代替不了動功,因為廣播體操沒有動中求靜。打太極拳的人如果不知動中求靜,也相當於在做廣播體操。
初學者一定不要放鬆自己對入靜的要求,定型了難改。
練動功的人不妨同時練一下靜坐,試試用入定的境界做動功是什麼滋味。
靜坐,什麼都不想,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還有點難。大家想了不少辦法,於是便有了各種宗派及法門。
入靜,都是先用“以一念代萬念”的辦法,用心去意守一個部位,用意去專注一個事物。 意守專注的對象,從粗、顯、有形,逐漸向細、微、無形轉換,最後就什麼物件都不要了。 用心用意也是從粗到細,從重到輕,從著意到無意,從有心到無心。最後就什麼念頭也沒有了。
入靜好像是無止盡的。
靜坐筆記之二,專注
密林深處,一塊岩石。岩石上一個小和尚正在打坐。一縷晨光透過濃密的枝葉照下來,落在小和尚身上。這是一幅照片,名稱:<禪定>。
我的專注物件就是這幅照片,確切講是照片上那一縷晨光。有空閒就看照片,凝神地看。上座後就閉著眼睛“看”。
看是心、眼並用,用眼力,也用心力。心力是指用意念去想。
初學時,心念集中不起來,還可以加上"耳力"。就是想著它,“看”著它,“聽”著它。
用眼力很累,眼會發脹,頭不舒服。把眼力撤掉只用心力。這時叫“想”。 控制力好的人一開始就可從這裏練起。
只用心力不要眼力的練習很重要。以後的修習都是用心力。
用心力“看”到的景象沒有用眼睛看的清楚。甚至“看”不到。看不到就看不到, 有這個“想”在就夠了,硬要看到的念頭會破壞“靜”的境界。
“看”和“想”都有個主動與被動的關係。看和被看,想和被想。都有個“我”在裏面。
“入靜”的最大敵人就是這個“我”。“我在練功”,“我要看到”,“我要入靜”。。。這些念頭就足以讓你不能入靜。
“想”到一定程度,加上自己不斷克制這個“我”字,這時面對眼前的景象已經不存在“我在看”,“我在想”的意思了,自己好像一面鏡子照著景象。這時叫“照”。佛家書上這種心念叫“用心如鏡”。
“照”的關鍵是對景象不分辯不思維。如果想一想這縷晨光亮不亮,什麼顏色,這就不是“照”了。“鏡子”是絕不會分辨思維的。
能把自己當作鏡子一樣對待眼前的、心中的一切景象,就算是進了“入靜”的門了。然而“鏡子”還是有一個“照”與“被照”在。
照到一定程度,會感到自己進入到照片的景中,那縷晨光就照在自己身上。這時叫“融”。 要的就是這個“融”。這個“融”是入靜到入定的轉折。先用重一點心力保持它。能保得住了,再慢慢放鬆意念。
這個“融”就是氣功書上說的“若即若離”,就是佛家書上說的“能所雙忘”。
能夠放鬆意念了,定力達到一定程度了,試一試:你想像有另一個自己,正站在門邊看著靜坐的自己是什麼滋味。再想像這另一個自己在看著自己“專注”著物件物。 這時修習者其實已自然而然進入到“觀心”---自己在觀看自己的念頭的階段了。
專注中,看、想、照、融,心意從粗到細,從重到輕,從著意到無意。
專注中,腦子裏的雜念被專注的心意取代是自然形成的,對雜念的人為壓制,只會使頭腦亂上加亂。
專注時,專注本身也是自然產生和加強的,硬想的專注就不是專注。
靜坐筆記之三,觀心
專注進入“融”的階段,自己看著自己的念頭的時候,這就是佛家書上說的“觀心”。
“念頭”在哪里?“念頭”是 什麼樣子?它哪里也不在。它什麼樣子也沒有。它又是在我們的頭腦裏。當我們靜坐時東想西想的那個就是。集中心力去看靜坐時東想西想的念頭,你會發現,你一 看念頭,念頭就會消失。道理:腦子裏同時存不得二個念頭。把這個念頭看滅了,下一個念頭還會來,來了再看,再看再滅。念頭會越看越少。看到念頭不生,二次 念頭之間的空檔處,體會一下,那正是我們想要的“無念”。
看“念頭”要比看照片上那縷晨光要難多了。這就是物件物從粗,顯,有形向細,微,無形轉換,是入靜修習的深入。對象物越來越細微,你就會由“靜”入“定”了。
看“念頭”與專注有形物件物一樣,也可以從“看”到“想”再到“照”讓心力越用越輕,越用越細。
"照"之後不是“融”,而是“知”。“知”是這樣一個過程:我們把念頭觀照沒了,我們還是在觀照,觀照著眼前一片虛空。這時我們在腦子裏輕輕地提起一個知覺,知道自己當下沒有念頭,一片虛空。這個“知覺”,佛家就叫它“覺性”、“靈知”、“正知”。心中時時刻刻不要丟掉這個“知覺”。入定了,可以用這個知覺去查看自己有沒有東想西想的念頭,有,就提起心力“照”掉它;也可以用這個知覺去檢查自己現在是否昏昏沉沉,是,就提起“知覺”克制它。
千萬不要把注意力放在這片虛空上。我們想保住這片虛空,但這片虛空靠守是守不住的。有人用一個比喻來指導過我。比如我們煮水,想要蒸汽。如果你只是去守這蒸汽,蒸汽是不會自己加大的。只有不斷加柴加火,蒸汽才會加大。我們要保住虛空的境界也只有提起“知覺”,著力於“知覺”才是。所以他提出,就把這個“知覺”當成專注的物件,像先前專注<禪定>照片上那縷晨光那樣去專注這個“知覺”。
把“知覺”當成專注物件,用心好像比直接知覺“無念”粗一些。但它對產生“明覺”好像更有效。
觀看--觀想--觀照--知覺,用心更細,更輕了。
這個“知覺”雖是淡淡的,但到底還有一絲“覺”在那裏,靜坐還不能說是到家。只有最後,大腦的抑制達到一定程度,連這一絲淡淡的知覺都可以不要了,靜坐就進入到我們日思夜想的“空”的境界。
觀心,練好了,平日就能較好控制自己的心念。想發怒,自己一反觀就發現了。
觀心,練好了,睡覺時觀心,腦子一空,一分鐘就睡著,有時睡著了還見到眼前一片“明覺”呢。
靜坐筆記之四,無心
把“觀心”時的“知覺”去掉,心也並沒有空的。
有人說:一些平時覺察不到的細妄念,在入定之後,就會顯露出來。這話不假。入定時,人的生理變化,會直接影響人的感受、情緒。比如,血液迴 圈加強了,人的大腦就會活躍起來,會感覺腦子亂亂的。氣機動起來,身上這裏動那裏跳,見光見影,聞聲嗅香,奇異感受真是數不勝數。有人說,練功感覺有時好 有時不好,也受生理影響,不以人的意念為轉移。
難怪佛經<心經>提出要“五蕰皆空”。意思就是不但要將主觀自覺的“念頭”“空”掉,還要把這些並不是我們主觀意識生成的感受和潛意識的反應一起“空”掉,這才能真正叫做“空”。
有部佛經,列舉了種種干擾入定的心念,把它稱為“五十陰魔”。有些是我們碰到過的,大部份是我們還不夠資格碰到的。只有入定到一定程度,一些“陰魔”才會顯露。
“專注”、“觀心”的功法,只能去掉我們頭腦中那些主觀念頭。不受人們自己控制的感受和反應,怎麼去“空”呢?<心經>裏,佛陀提出了一個絕妙的觀點:他認為,世間萬物本來就是不存在的,是人們認為它存在它才存在的;他還認為,人本身也是不存在的,所以人的各種感受就更是虛無的東西了。這些干擾來了,你只要看穿它的本質,它也就“空”了,因為它本來就是不存在的嘛。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很羡慕佛家子弟,他們這種世界觀能讓他們在靜坐中,照見五蕰皆空,趨於真空,見佛得道。
退而求其次。學佛文章中有說:無心,就是“莫於心上著一物”,“功夫只在個‘忘’字而已。”修習“無心”。莫讓“空”字著於心。“忘”掉這個“空”字。入定後,不要去求這個“空”。(無求)
得到“空境”後,不要去想能得到什麼好處,就是治病強身也不想。(無得)
直下無心,把一切進入“空境”的功法及任何努力,通統忘掉丟掉。(無修)
對進入“空境”後的種種感受,做到心“如如不動”。(無心)
“無心、無修、無求、無得”八字警言,要時時想到。
進入“空境”,經常有一種“進入”的感覺。“空境”好像是突然出現的;有時身心突然一沉,好像“掉”進“空境”之中。在這種情景下,要做到心如如不動,好難好難呢。現在還做不到。
不能沾沾自喜,以為有得,一有得意,大大倒退。出現“妙境”,在日記中描寫一下都不行,寫過之後“妙境”三個月沒來過。
進入“空境”,心中黙念“無心、無修、無求、無得”八字警言,不思考,不檢查。甚至只念無意義的“無,無,無,無”,心念耳聞,就像淨土念佛,密宗念咒一樣。
入定中去“專注”去“觀心”,又是另一番滋味。頭腦空空松松,身體輕輕酥酥,有意去反觀體味這舒適的感覺,享受人間無有的喜樂。 樣樣像睡著,但人是醒著的。清醒地看著自己在睡覺。“睡覺的”定如木石,“看著的”自由自在。
。。。。。。
許許多多練法,隨心所欲,自由自在,隨隨便便,平平常常,不管它正統不正統,自我感覺第一。
定力沒達到一定程度是不能“放任”的,否則就會讓意識“流浪”了。
當我們生起了一個“無心”的念頭,請注意,我們已經住在了“無心”這個念頭上了。佛家說的不要“著相”的觀點,對練什麼功法來說都是有用的。
有人說,當細干擾被排除掉,更細的干擾又會來了。不過這是將來將來的事了,目前無憂。
到無心階段,定力不同了,只要不分辨,允許外相顯相存在,甚至有妄念產生也無礙,不理它就是。
其實,入定深入到一定程度,完全可以抽出部份心力來“觀”一些問題的。佛家是用來“觀”佛法,比如觀“無我”,先觀“無我”的理由,觀明白了,就安住在這個“無我”之中,趨入正定。如此妙法如何能為我所用?值得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