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是門大學問
文章出處:康健雜誌37期
·2001.12.01
·作者:吳若女
·圖片來源:張培音
耳朵會不會常常癢癢的?去挖它嗎,還是不要去碰它?
掏耳朵可是一門大學問,要怎麼樣止癢,又不會帶來傷害?
當你耳朵發癢時,身旁的人也許會這樣揶揄你:「喔,有人在想念你。」實際上,耳朵癢可不是這麼浪漫的事,因為耳朵癢雖然是小毛病,但癢起來也要人命。
哪些原因會讓耳朵癢?
台安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李宏信解釋,人的頭像是一個球,而耳朵好像是在硬硬的球裡鑽一個洞,鑽進去的地方又正好在腦部底下,所以這裡的神經非常敏感。輕微的
會發癢,厲害的會痛,因此,沒來由的耳朵癢,通常只是輕微的神經反應而已。
此外,有些人會不自主地掏掏耳朵,外耳道的皮膚是很敏感的,因為搔刮所留下的黏膜破損,就像身體其他部位的破皮,傷口會有癢癢刺激的感覺。
因此,會愈掏愈癢。
黴菌,也是讓耳朵發癢的其中一個原因。黴菌存在於空氣中,侵襲抵抗力弱的人或部位,發生在腳底被稱為香港腳,發生在耳朵就被戲稱為香港耳,其實就是耳黴菌。有些人會覺得自己的耳垢好像很多,其實是感染了耳黴菌。
儘量不要掏耳朵
當然耳垢太多也會讓耳朵發癢。但是耳垢能防止異物侵入,也能抑制細菌的生長,還能清潔耳道。因此,有必要清除耳垢嗎?
耳鼻喉科醫生異口同聲地表示,耳垢會自行掉落,除非有特殊的狀況,否則不需要特別去清理它,更不要自己去掏耳朵。
因為掏耳不慎會帶來更大的傷害。
輕微的會因為摳破外耳道的皮膚、感染細菌而引起外耳炎,症狀是紅腫、熱熱的感覺。外耳炎如果繼續擴散,會透過耳膜形成中耳炎,帶來更大的不適。
慢性發炎痊癒後,皮膚會自動轉好,但組織細胞會增生變厚,耳道就會愈來愈狹窄,愈窄耳垢就愈不容易自己排出,就愈想去挖它,周而復始的惡性循環,只會讓耳屎增加,耳道變窄。
除了自己不要挖耳朵,更不要讓別人來清理,特別是理髮廳的師傅或小姐,因為他們所使用的耳扒子可能不夠乾淨,也可能帶有其他客人的細菌,加上來來往往的人員與灰塵,若碰上抵抗力弱的時候,就很容易被感染。
耳鼻喉科有許多門診的病人,就是在理容院掏耳朵而感染黴菌的。
止癢小秘方
但如果真的很癢,癢得受不了時,該怎麼辦?
有什麼正確的方法可以清理耳朵或止癢?
長庚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黃霜瑩建議,假如真的想自己清理耳朵,要注意幾件事情:
◆避免被人觸碰或驚嚇。
清理耳朵時,一定要避免讓人不經意的碰到,特別是跑來跑去的小孩,因為受到擦撞或驚嚇,很容易弄破耳膜而導致中耳炎或聽力受損。
◆不要挖得太深、
太用力。正確適當的掏耳朵可以把髒東西帶走,但如果太用力,會摳破皮,太深會弄破耳膜。因此在掏耳朵時,如果聽到「喀啦、喀啦」的聲音,或有碰到東西的感覺就要停下來,那表示已到盡頭,千萬不能覺得有碰到東西,想要更深入。
◆濕性和乾性耳垢的處理略有不同。
乾性耳垢的人可用棉花棒沾一點點凡士林,輕輕地在耳朵裡轉一下,不要把棉花棒塞進去,因為那會把耳垢往裡推。
濕性耳垢的人要用細一點的棉花棒,輕輕沾一下和轉一下就出來,不要往裡塞。
濕性耳垢不如乾性耳垢那麼容易脫落,所以真的有需要,再尋求耳科醫生的協助。
此外,耳鼻喉科醫生還有一個代代相傳的醋酸小祕方,可以止癢、清除耳垢。
把食用醋和生理食鹽水按1:3的比例調配,裝在眼藥罐或耳藥罐中,再滴到耳朵裡,大人3滴,小孩1滴。兩個星期一次,一次點2~3天,一天3回。這種方法可以清除耳垢,也可以預防細菌滋生,有些人長期用這種方法來治療耳黴菌。
不要隨便掏耳朵,是保持外耳道乾淨最好的方法,但實在止不住癢的時候,也要遵從醫生的建議,正確的清理耳朵,或者試試醫生的小秘方,讓耳根子重拾清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