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有位婦人茹素三十年,性格突然變得暴躁易怒,經常忘東忘西。


醫師診斷罹患「失智症」,抽血證實與維生素B12缺乏有關。

人體內有兩種酵素須與B12才能發揮功效,缺乏會造成紅血球製造受阻而貧血、


同半胱胺酸過度堆積,動脈硬化風險提高,更嚴重的是可能造成神經系統永久性傷害。

一般認為B12只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實際檢測,


肉食者血中B12濃度可以達到素食者的三至四倍。


不吃蛋奶全素者因攝取不到B12,醫師推論是造成神經系統傷害的主因。

但人體對於B12的需求非常低,加上絕大多數隨膽汁分泌的B12會被腸道回收,


即使攝食不足,只要回收機制沒問題,十餘年也不出現症狀。

這位婦人因為食素多年,體內B12當然比較低,但到底多低會造成疾病,至今沒有定論。


如果攝取不足,吸收機制又出問題,就難保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多數人知道素食者容易缺乏B12,願意適當補充綜合維他命,問題不難解決。


研究又發現,人體大腸中有些細菌有能力產生B12,即使少量的吸收應該也足夠需要。

早期的菜園以動物糞便施肥,作物容易經由土壤吸收到B12,


素食者根本不用擔心會有B12匱乏問題。現代農業使用化肥,


扼殺植物自土壤攝取B12的可能。

目前除了少部分海藻被證實含有B12外,豆科作物其實沒有積聚B12的特性,


發酵食品雖然需要大量微生物參與,但不會製造B12。


儘管如此,一般素食者如果不排斥蛋糕或奶製品,不需擔心匱乏B12。


對於嚴謹素食的人而言,最好補充維生素。


畢竟,欠缺B12對腦神經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永久傷害。

多攝食B12是不是有益大腦健康?目前還沒有這樣的發現。


不過,B12會加速同半胱胺酸的分解代謝,同半胱胺酸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多一點B12應該有益無害。


一般認為,素食較健康,但是發生心臟病的風險並沒有降低,


原因就在於血中低濃度的B12。

(作者為南華大學自然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王昱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