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認識反式脂肪嗎?

 

Q1:什麼是反式脂肪酸?
A1:反式脂肪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天然存在,一種是加工過程產生出來。
(1).天然存在的反式脂肪:牛、羊等反芻動物因為特殊的消化道細菌作用,會把牧草發酵合成部分的反式脂肪酸。有研究指出這些反芻動物來源的反式脂肪中,有一種為共軛亞麻油酸(CLA),對健康不會造成負面效應。
(2).加工過程產生反式脂肪:主要來自於經過氫化的植物油,其氫化過程會改變脂肪的分子結構,其優點為讓油更耐高溫、穩定性增加,並且增加保存期限,但同時也會產生反式脂肪酸。


Q2:哪些類型食物或油脂含有較多的反式脂肪酸?
A2:日常食物中,下列類型的食物或油脂相對含有較多的反式脂肪酸:
(1). 油炸食品:炸雞、炸薯條、油豆包、油豆腐、油條、鹹酥雞、甜甜圈等。
(2). 酥油、植物酥油、烤酥油、白油、硬化油及利用這類油品製成的派類或酥皮點心食品。
(3). 餅餡油、塗抹油。
(4). 烘焙用油製品:小西點、鬆餅、部分烘烤麵包。
(5). 洋芋片、經油炸處理的速食麵。
(6). 奶精、奶精粉。


Q3:該如何選購不含反式脂肪酸的油品?
A3:在選擇奶油及各類食品時,只要成分中有氫化植物油、半氫化植物油、人造奶油、人工奶油、人造植物奶油,或標示有反型脂肪、轉化脂肪等名稱者,表示有反式脂肪。


Q4:日常生活中如何減少攝取反式脂肪酸?
A4:
(1).少吃油炸類食品,包括多層的、酥脆的糕餅或西點麵包。
(2).喝茶或咖啡時選擇加「牛奶」,而不是「奶精」。
(3).選購植物性奶油時選購較軟者,因其含有較少量的反式脂肪酸。
(4). 減少攝取含氫化油脂的加工食品:餅乾、薯條、甜甜圈、洋芋片等油炸或烘焙食品,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

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428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