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涔:生過病,人生不再硬撐

李嗣涔:生過病,人生不再硬撐

  • 作者 : 莊安華
  • 圖片來源 : 陳德信

一旦不care(照顧)自己,「禍」就從小處開始出現,慢慢累積、變大後就崩潰了。

*焦點訊息:別等到生病了才想改變!康健趨勢論壇「抗癌新未來」邀你一起參與

從35歲練氣功以來,台大電機系教授李嗣涔20多年不曾生病,卻在擔任台大校長期間突發中風。

在中風前的一、兩個星期,李嗣涔天天熬夜看研究生提交的論文。當日早上8點開始,他陸續為5名學生進行論文口試,下午2點結束後,直接趕往大考中心,繼續主持他第6個會議。

在會議進行時,李嗣涔坐在主席位上,攤開一疊文件閱讀,突然感覺自己腦子裡有血管破掉、血液衝了出來,然後他看著文件上的字開始飄動,視線根本無法聚焦,就立即開口請身邊的教務長幫忙主持會議。

「我交代完教務長後,一站起來就沒了意識。再次醒來,我已經是在加護病房,也開完腦部手術了!」李嗣涔回憶當時中風的情況。

現在李嗣涔右邊的頭部上,仍留有手術的疤痕,那一次的中風雖然讓他登上媒體新聞版面,但他非常慶幸自己命大,在非假日的會議場合上發生中風,會議現場所有人都立即察覺他的不對勁,馬上將他送往台大醫院急救,而醫院當時也有充足的醫護人力,迅速為他進行開腦手術,清除腦中積血、進行止血,讓病情在送醫就診到完成手術的40分鐘內,得到妥善處置。

「我練功練得太健康,所以才出了問題,」李嗣涔對於自己發生中風,坦然說出了看法。

氣功,是李嗣涔多年來持續投入研究的一項科學主題。當年前國科會主委陳履安推展氣功科學的研究,李嗣涔也加入研究行列,並練起氣功,透過自己的身體去感受、了解中國老祖先所說的「氣」。

李嗣涔說,他練了氣功一陣子後,即成功地達到「氣聚丹田、氣走任督脈」,而且以往每年冬季都會發生的支氣管炎竟不藥而癒,身體若是出現感冒的初期徵狀,自己當晚練功走走氣,病徵在隔日就會消失,「練氣功後的20多年來一直不會生病,真的很奇怪。」

工作壓力將健康底子啃食殆盡

因為長年不生病,李嗣涔開始不關照自己的身體,對健康失掉警戒心。後來他接下台大校長一職後,工作份量加重,無暇再練氣功,而之前藉由氣功打下的健康底子,逐漸被長期熬夜加班、工作壓力、開不完的會議啃食殆盡。

「一旦不care(照顧)自己,『禍』就從小處開始出現,慢慢累積、變大後就崩潰了,」李嗣涔指出,那時他的身體一定相當疲憊、血液循環不良,但他卻硬撐下來,不懂得休息,才會引發中風。

工作疲勞的身體透過中風這個可能會奪命的警訊,向李嗣涔發出嚴重的抗議,讓他不能對身體健康等閒視之,同時他也必須趕快回到工作崗位,積極落實復建。他說,腦部受傷開過刀,會有站不穩、平衡感差等後遺症,他在動完手術後的第三天、身體可以下床活動後,趕緊進行復健,練習平衡感。

10天後出院回家,他一切遵照復健師指示,規律訓練關節、肌肉,並在家裡裝滿扶手,協助他在步行時抓住平衡感。結果一個多月後,他就回校上班。

從那時起,他也開始減重,每餐只吃七、八分飽,飯後一定步行(午餐10分鐘、晚餐40分鐘),假日則是到戶外郊區健行,至今已經減掉超過10公斤的體重。

中風讓他的視覺受到損害,看不見某些視野範圍。後來他知道轉動眼珠看周遭環境,是很重要的復建動作,得空時會不時轉轉眼珠,建立視覺影像庫,讓大腦抓到影像補入缺損的視野。

從此成為「血壓大師」

大病之後,健康成了李嗣涔時時提點在心的大事,他恢復練氣功,每天一定會量四、五次血壓。

這五年來,他天天量血壓,笑稱自己變成「血壓大師」,會避開容易引起高血壓的各種因素,比方說久坐、熬夜、情緒不穩等。如果發現血壓高,就會立即休息,走一走或躺到床上,緩下情緒,並養成午休小寐的習慣;在晚間11點前就寢,並提醒研究生早點寫好論文,不要讓他熬夜趕工看論文。

在接下第二任校長工作期間,某一天他感覺身體又有異樣,結果一量血壓發現血壓值超過190 mmHg(正常值是120mmHg)。「生過病,會比較有警覺,不會再硬撐,」他說,當時那狀況差點發生中風,他立刻趕快就醫解除危機。

李嗣涔的家人與同事看到他積極落實健康管理,也會跟著他一起做。比如說,李太太在每日晚餐後,陪他外出步行40分鐘;常常跟李嗣涔開會的人,一定知道開會兩小時後,他會要大家休息10分鐘,起身走動喝水、上廁所,避免久坐造成血液循環不良。

「人生能夠禁得起幾次中風?來一次就夠瞧了!」李嗣涔說,氣功研究也與健康一樣,講究身、心、靈的發展,但過去他太過鑽研氣功的「神靈」層面,忽略身體的重要,而中風讓他獲得大教訓,更深刻了解到健康才是人生一切的根本基礎,因為沒了身體健康,一切都枉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