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較,是貧窮的開始



 


假設你在40多歲時失業了,你會怎麼辦?


 


下面我們來看看遭遇這種人生變故的人是怎麼辦的。


周春明這個名字對大部分人來說可能是陌生的,


但他在臺灣計程車界裡可算是一個響噹噹的人物。


在當今不景氣且競爭激烈的行業裡面,周春明每月有


8-10 萬台幣的穩定收入,想做他的計程車,還得提前很久預約才可以,


您能想像計程車司機這樣的行業,是如何創造出如此驚人績效的呢?


 


他在49歲成為中年失業一族,無奈之下開始開計程車。


一開始他整天短褲背心、吊兒郎當地開著車,打發日子。


後來他碰見了一位非常刺激他神經的顧客,那個人告訴他,


出租行業競爭激烈,他也會隨時再次因為缺乏客源而失業,那時怎麼辦?


這段話有點一語驚醒夢中人的作用。周春明意識到:


既然我要做一名計程車司機,我一定會做到與別的計程車司機有差異,


我要和別人不一樣,我要改變我自己!


 


他開始西裝革履,改變形象,


戒掉了抽煙嚼檳榔的習慣,文明禮貌,用心地服務每一位顧客。


另外,他給自己選擇了黃金路線,就是找人最多的地方去承運。


就在此時,他遇見了自己人生的貴人。


面對一次賠錢的生意,其餘的司機都不願意的情況下,


周春明秉承不計較的心態運送這位元客人,並同時認識了另外兩位元乘客。


周春明在賠錢的情況下,主動給三位乘客購買了礦泉水,


這一舉動感動了其中一位女士,她主動給周春明介紹客源,


從此周春明開始走運了。在沒有固定客源的計程車職業中,


他給自己開拓出一條長途載客的固定客源。


 


價值20元的這瓶礦泉水,為周春明建立起一個模範服務的口碑。


在一次又一次的服務中,讓客人感受到了周春明與其他出租司機的差異。


透過這些服務,更多的乘客變成了周春明事業中的貴人,


而這些貴人們也為周春明織起一個網路。在多位貴人的幫助下,


周春明創造了兩個臺灣第一:第一位被臺灣著名的《商業週刊》報導,


200多位元教授和老闆排隊指名服務的計程車司機;


 


第一位應國際著名企業臺灣南山人壽


等多家知名企業邀請去做演講的計程車司機。


為什麼他做到了呢?


周春明在《計較,是貧窮的開始》書中說過一段話,


從中我們就會找到答案:計較,是人性的缺點,


它讓我們失去太多寶貴的東西。


當一個人和錢斤斤計較的時候,錢也會和你斤斤計較。


當你不是為了錢而活著的時候,你才可能獲得更多的錢,


金錢僅僅是成功的附帶品罷了。”­


 


比如,他賠著錢運送一位盲人乘客時,


這位盲人按摩師介紹了很多生意給他,儘管都是賠錢的買賣,


但他也在這樣奉獻的過程中獲得了樂趣,


這使得他服務其他客人的時候,也保持著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而周春明從中總結到的服務訣竅是:服務說到底是一種感動,


要拿出自己的心和愛來感動每一位客人,創造出讓人眼睛一亮的效果,


把每天的工作都當成自己的代表作。不要100分,要101……


而在擁有了良好的基礎之後,堅持就是更為重要的。


 


2008年的金融危機爆發時,再次創業的周春明及時應對,


對自己的員工提出了安心,寬心,信心的三心原則。


這就是,無論外部環境怎樣變化,要安心做事,以不變應萬變;


遇到大環境的不順心,要學會寬心待人待事,相信一切都可以過去;


而信心,則是你面對所有逆境時最重要的成功基礎。


這就是一個出租司機帶給我們的創業故事。


其精髓就是把事情做到最好:做事第一,得失第二。


在和周春明的某次對話中,他總結自己的人生,提出了自己的人生哲學。


這就是:20學,30沖,40穩,50淡。


 


言下之意,


20歲就是要好好學習,處處留心皆學問;


30歲要加勁努力,鍛煉自己,爭取機會;


40歲就要在自己創建的平臺上穩紮穩打,步步為營,規劃人生;


50歲則要學會淡定,學會捨得,享受生活。


 


/緣水禪心


 


滿山紅遍部落格


如果您欣賞滿山紅遍PO的文章,請正確引用帶走並註明引用出處


別讓它成為孤兒,本文一律謝絕文章隱藏,以及盜用修改文章內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