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緊雙手,裡面什麼都沒有
握緊了雙手,裡面什麼都沒有
有一位富有而睿智的地主,在死前給自己設計了一具特別的棺木。
老地主親自監工,要木匠在他的棺木雙側各挖一個洞。
在臨死前,他鄭重其事地對圍繞著他的兒女孫子們要求,要他們一定要記得,在他死後,把他放進棺木後,不要忘了讓他的兩隻手從棺木的洞口伸出,掌心向上顯示給人們看,他的兩手空空。
他的大孫子強忍著眼淚,問:「為什麼要讓大家看到您兩手空空呢?」
即將辭世的地主說:「我要讓世人知道,我一輩子富有,可是死了,什麼也沒有帶走!」
聽到這裡,兒孫們忍不住悲傷地哭了起來,但地主卻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微笑安慰他們,說:「我雖然兩手空空,看起來沒能帶走任何的世俗財富,但是我確確實實擁有過這一輩子,我接受老天爺的安排,也不曾後悔過我所做的選擇,認真體驗了人世間每一刻的快樂和痛苦,我雙手空空,卻擁有得很多,你們又何必悲傷呢?」
這位有智慧的老人,在他人生的最後一刻,還能教導他的子孫們,一個人不管在人世間能擁有多少金錢、地位或名聲,掌握得有多嚴密,等到閉眼伸腿的那一天,還是得放手,兩手空空的來,就得兩手空空的走。
那麼,生命中的分分秒秒是不是能過得自在快樂,可遠比我們累積了什麼來得意義重大!因為日子過得自在快樂,我們的確感受過,那才是真正的享受,但世俗的名利,累積得再多,也沒人帶得走,只是到頭來換了主人而已!
原來,不用握緊雙手,還是可以擁有。
我們不用急著想去捉住些什麼,若真能捉著,也不用緊緊攢在手中不放,依然可以體驗快樂和幸福,而這份體驗,是任何人也奪不去的擁有。
餓了就吃飯,渴了就喝水,如果冷,我們穿衣,建築遮風擋雨的家,當本能的需要被滿足,我們就可以快樂,感到幸福;但如果我們的認知是,吃高級的魚子醬才會快樂,喝好年份的紅酒才會快樂,穿CHANEL最新一季的套裝才會快樂,住豪宅才會快樂,那我們就永遠找不回幸福的感覺。愈來愈擴張的想要真的就是我們迫切所需要的嗎?當人們以物質定義快樂,標準可以不停調高,永遠也難滿足,快樂變成奢望。基本需要被滿足,就能快樂,但如果是因為想要而追逐,就已經失去了最初最簡單的快樂,陷入永遠擁有得不夠多的苦惱。
『貪慾』是個日長夜大的巨人,對他來說,『擁有』這件外衣永遠嫌太小。」因為想要得到,個人不停地追求,耗盡所有可以動用的資源,不管是金錢、精神或時間,所以一旦真的有機會捉住什麼的時候,就會牢牢地握在手上不肯放,尤其當人們回想起他曾經的付出。
諷刺的是,在我們瘋狂追求某個渴望的當下,是不會有多餘的心思去享受,如果所追求的並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當擁有之後,又會斤斤計較消耗掉的資源,因而捨不得放手,我們也有可能感到害怕、憤怒與憂慮,也就更加握繫雙手,小心翼翼保護手中的擁有,以為這樣就能扺抗世界的無常。
卻不知這樣過度自我保護的神經質,只是白白耗損了本來可以用來好好欣賞人生的悠閒心情。
豁達的胸襟是對付世事無常變化的最好辦法。
看得開,即使跌了跤、受了傷,也能很快復原,不肯放下過去的榮耀、美好或曾經受過的傷,只會失去更進一步體驗人生的機會。
只要打開緊握的手,勇敢的去付出,去嘗試,就可以擁有更寬廣的人生。
在這裡希望和大家一起張開雙臂,盡情擁抱生命的美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