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波羅蜜-大悲咒
天使波羅蜜-大悲咒
|
只要直接複製圖框語法就不需複製圖框
打勾打開 觀看HTML 原始碼
把語法貼進去直接按發表即可
<div class=blgfolderbar>
<div class=folder> </div></div>
<div class=msgcontent>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WIDTH: 400px; TOP: 0px; LEFT: 0px" id=table1>
<table>
<tbody>
<tr>
<td>
<p><font size=5> </font><font size=5> <embed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idth=500 src=http://img197.imageshack.us/img197/1762/m615qw71.swf wmode="transparent" allowscriptaccess="never"></embed> </font></p>
<div style="Z-INDEX: 2;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300px; HEIGHT: 350px; TOP: 90px; LEFT: 80px" id=layer1><pre><span style="LINE-HEIGHT: 25px" id=style><font color=#ecdae6 face=標楷體><b><font size=5>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span class=panel-topic><font size=5 face=標楷體><span><font color=#ff9f40><font color=#ffbf80><img style="WIDTH: 196px; HEIGHT: 30px" id=photo_img_1024 alt=""""1642182672.jpg"""" src="http://9.share.photo.xuite.net/ani2566/19db015/5195105/199655860_x.jpg" width=464 height=58 /></font></font></span></font></span>
我們無法停止時間軌道的轉動。
但要從中體悟了解無常的真諦。
我們無法追逐日升月落的腳步。
但要從中認清生命的真正價值。
心香一束醒夢回,正法眼藏開智慧
<embed id=basic_player height=1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ign=middle width=1 src=http://vlog.xuite.net/vlog/swf/mPlayer.swf?media=MjQyNjU5MQ==&ar=1&as=1&lad=1&fmt=1&target=aHR0cDovL3Zsb2cueHVpdGUubmV0L3Zsb2cvZ3Vlc3QvZmx2X2NvbmYucGhw allowFullScreen="true" wmode="window" allowscriptaccess="never"></embed>
</font></b></font></span></pre></div></td></tr></tbody></table></div></div>
<div class=msgcontent> </div>
|
也是「心」居 作者﹕方靜 多,是負擔、是另一種失去; 少,非不足、是另一種有餘。 捨棄也不一定是失, 而是另一種更寬闊的擁有。 友人最近喬遷,力邀前往分享新居 落成之喜,我慨然允諾、依約動身, 就在乍暖還寒、春風駘蕩的年節期間, 來到了這南國樸實、溫婉的古城。 朋友親赴車站相迎,果然是新年 新氣象,她一襲嫣紅、神采飛揚的 現身,讓這旖旎明媚的早春,更添光彩! 我們安步當車,取道大學校園,向目的 地出發。一路上聊天、敘舊,沐浴於 和煦的陽光下,步履輕盈、心情愉悅, 享受了難得的悠閒時光。午餐過後, 連袂返回朋友的住所,三房兩廳雙衛 的新家,比她先前的「蝸居」寬敞了 許多,忙不迭巡視一番,朋友泡了 好茶,等待訪客的評論…… 一向純真坦率、善良敦厚的朋友, 既隨和又親切,因此,在她面前 可以無話不說、直言無諱。 我盛讚此處通風好、採光佳、格局方正, 和交通便利;不過,房子是供身體休憩、 心靈喘息的地方,要妥善規劃。妳這裡 有兩個問題:一是擺飾、長物太多, 一是空間運用失當,調整過後會更好。 朋友落坐下來,願聞其詳,我強調 這只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重要的 是主人的想法,她深表贊同。 首先,從擺飾、物件的部份談起。 小小的客廳裡藝品充斥,琳瑯滿目、 五彩繽紛,有南洋風的、東洋味的、 西洋式的,和中東格調的,當然, 更少不了中國情趣的,整個斗室熱鬧 有餘、和諧不足,讓人覺得擁擠、蕪雜, 視野與心境都受到局限和壓迫。 語罷,朋友恍然大悟,戲謔的自嘲說: 「我怎麼了?將這裡變成了博物館!」 另外,就是空間的配置、運用違反常理。 主臥、次臥都做貨物倉儲、堆棧之用, 人反倒蜷縮在最小的客房中,十足的 喧賓奪主、本末倒置了。朋友聽後, 點頭如搗蒜,直誇見解、分析精闢, 比風水師更具說服力。 我謙稱不敢,思考的基點就在 「順天理、合人情」罷了,而所謂的 好風水,也必然不離正道吧。 接著,該尋求善解的方法了。 我提醒朋友、也告誡自己: 「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 捨得是一種境界,大捨大得, 小捨小得,不捨不得。 常言道:「一個人的快樂,並不是 他擁有的多,而是他計較的少」。 多,是負擔、是另一種失去; 少,非不足、是另一種有餘。 捨棄也不一定是失,而是另一種 更寬闊的擁有。 朋友頷首稱是,隨後,又熱忱的介紹了 最近很有感應的健康器材,吃吃喝喝 一頓,便已日近黃昏,該起身告別了。 才一進家門,朋友致電告知── 她決定採納我的建議,重新大大 整頓一番,就在這一個多鐘頭之內, 已經清除了很多「垃圾」。 我樂觀其成,並囑咐叮嚀: 一切從長計議,事緩則圓。 結束通話後,不禁為友人高興, 從此,她的新居,也是「心」居, 身心都有所安頓了。 至於我自己,則是早已居住於 「真、善、忍」的大法中, 在不斷的磨鍊與修正了! |
✿引用此篇文章只要複製捲軸框內的語法,
按引用回到自己格子時勾選左下角觀看HTM原始碼,
再把語法全部貼進去,打上標題直接按發表即可。
✿引用此篇文章只要複製捲軸框內的語法,
按引用回到自己格子時勾選左下角觀看HTM原始碼,
再把語法全部貼進去,打上標題直接按發表即可。
文/見護法師
假始心通無量時,歷劫何曾異今日?
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
心無所住,則無所執;無所住則動、靜不二,
無所執則定、亂無別,定亂無別即是不出不入的大禪定。
金剛經有一句名言:「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過去、現在、未來,佛教中簡稱為「三世」,大家對這三世似乎最是熟悉不過,
可是偏偏很多地方又玄奧難解。
時間的真相是什麼?佛經中說,時間是虛妄的。
這似乎是一件大違常理的事。我們明明覺到有時間,
有現在、過去、未來,怎麼說這是虛妄的?
其實,有誰體會過「時間」?我們只是看到人事物的遷變,
而定了一個共同的度量標準而已。這是一個人為的假相。
如龍樹的《大智度論》所說:
「見陰、界、入生滅,假名為時,無別時。」
那麼過去、現在、未來呢?不可否認的,過去曾發生過一些事情,
現在正發生一些事情,未來將發生一些事情。「三世是虛妄不實的」,
事實上是指出我們對過去、現在、未來的認知,是不正確的,是自相矛盾的。
這種不正確的認知又稱為「不正見」、「邪見」。那裏不正確?
這很不容易說明。而龍樹菩薩最擅長的,正是指出一般人觀念中模糊不清、
自相矛盾的地方。在《大智度論》第一卷中,龍樹探討時間的真相,
而且證明了三世是虛妄的。
有人問:「何以故無時?必應有時。
現在有現在相,過去有過去相,未來有未來相。」
一般人認為,過去和現在的「相」,也就是它的性質、特性,很明顯的不同。
現在正在發生,正在經驗感受;過去的感受已經過去了,不再能夠感受。
上一分鐘是過去,昨天、去年、過去世也是過去,所以過去是非常長的;
而現在只是當下這一剎那而已。未來則尚未來到,自然無從感受。
未來也是無盡的。這「過去相」、「現在相」、「未來相」不是很分明嗎?
這不就是「時間」的相嗎?
龍樹回答:
「若爾,一切三世時有自相,應盡是現在時,無過去、未來時。
若有未來,不名未來,應名已來。……若過去過去,則破過去相;
若過去不過去,則無過去相。未來時亦如是。以是故,時法不實。」
如果現在相、過去相和未來相是不同的,那麼應該只有現在,沒有過去、未來!
應為「現在」就是「現在存在」,而每一分、每一秒,時時都是「現在」,
沒有那一時刻我們是在「過去」或「未來」當中,
所以一切時只有現在,那有過去、未來?
而且,仔細再想想,「未來」的定義,就是「尚未到來」,這就是未來的相。
既是「尚未到來」,則不存在。「若有未來」,就是如果未來存在,
那就不叫作「未來」,應該叫作「已來」了!而如果未來不來(尚未到來),
則此未來根本不存在,何有未來可言?
過去也是一樣。如果過去不過去,而停留在現在,那根本不叫作過去。
如果過去過去了,那麼過去永遠消失了,不存在了,那還有過去可言?
一個不存在的東西,那有「相」可言?所以說,若過去過去,則破過去相。
這表示什麼?過去、現在、未來這三個觀念無法成立,
這三個觀念是自我矛盾的。我們覺得時間在流動,現在變成過去,
未來變成現在,這是一種錯覺。
很難相信時間只是一種錯覺,可是事實上,人很容易被自己的感覺所騙。
很多感覺很真實的境界都是錯覺。譬如在船上、火車上,就覺得兩邊的樹木
在向後飛奔;晚上走路,就覺得月亮在跟著自己走;科學家發現,鑽石和煤炭、
鉛筆心其實都是同樣的物質;愛因思坦也證明了物質即是能量,
光與熱其實和木頭、石頭是同樣的東西。我們還能盲目的相信自己眼睛所見、
直覺所覺嗎?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了解三世的虛妄性。我們知道,一切世間的現象都是無常的,
都有生、住、異、滅這四相。簡略一點,就說三相:生、住、滅。
再簡略一點,就說二相:生、滅。這意義是一樣的。譬如人,生出來、長大、
變老、死去;一個蘋果,生出來、維持一段時間,就會爛壞。
一切有為法,皆有生、住、滅三相。
可是仔細想一想。龍樹說:
「有為法不應有三相。何以故?三相不實故。
若諸法生、住、滅是有為相者,今「生」中亦應有三相,
「生」是有為法故。如是 一 處亦應有三相,是則無窮;
「住」、「滅」亦如是。若諸生、住、滅各更無生、住、滅者,
不應名有為法。」
如果一個有為法(如蘋果)有生、住、滅三相,那麼它三相中的「生」,
也是有為法,也應該有生、住、滅。也就是一個蘋果的「生成」這一個過程,
自應有它自己的「生、住、滅」三相。如此,要有一個「生生」法,
來生出「生」。若然,自更應有一個「生生生」法,來生出「生生」。
這不是無窮無盡嗎?那何時蘋果才能「生」出來呢?所以,此理不通。
相反的,如果蘋果的「生」相,沒有自己的「生、住、滅」三相,
那麼這「生」則不是有為法,而是無為法了!「生」是無為法,
這不是自我矛盾!這問題出在那裏呢?
問題出在我們執著了「生、住、滅」是三個不同的「法」。
其實,生、住、滅是不可分開的。在時間上,我們無法把「生」與「住」中間
劃一條線,說在這一秒鐘之前,是蘋果「生」的階段,在這一秒鐘之後,
是蘋果「住」的階段。所有這樣的劃分,都是人為的,假立的,
會產生如上的問題。蘋果的生成、住持、腐壞,其實是一個不可分、
無間斷的過程。
同樣的,三世也是如此。
過去、現在、未來,其實是一個不可分、無間斷的過程。
我們認為「現在」只是這一剎那,可是「現在」有多短?
「現在」如何變成過去?這是不能回答的問題,因為「現在」和「過去」
根本不可分割,根本不是二個。
就如蘋果的生、住、滅三相是一個不可分的過程,現在、過去本來是一體的!
只是因為我們的覺性昏暗,所以「過去」的事情漸漸模糊、淡忘。
誌公禪師說:「假使心通無量時,歷劫何曾異今日?」假始過去的事,
歷歷如今,與現在何別?過去如此,未來也是如此,因為眾生覺性昏暗,
所以不能通達三世。其實三世就只是這一念心!
當下這一念心,就含攝過去、現在、未來!如古德所說:
「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三世是無盡的,心也是無盡的。
有禪定的人,漸漸能通達過去未來的事情,因為心本來就是通達三世的,
只是凡夫的心,散亂混濁,如風中之燭,如池有波浪,不能了了覺照。
人對時間的感覺,就是從自心心念的遷變而來。
這是為什麼一般人,往往因心境的不同,而對時間長短的感受有極大的差別。
在靜坐之時,很多人覺得時間過得很慢,這是因為心雜亂紛飛,
不能安住所致。若能收攝一心,可能而數十分鐘已過去了,感覺只是一剎那。
對此人而言,在定中的時空與身心已與其他人截然不同了。
「一心不亂」能達到什麼程度?這是無限量的。
了解這一點,就知道高僧大德能入定十天半個月,甚至於菩薩、
聖者能入定千百年,決不是虛妄之談,只看定力深淺。而最高的一心不亂,
即是無念;既是無念,則時空盡泯,寰宇無蹤,
老和尚所謂「釋迦牟尼佛也找不到你!」
一切有為法,皆是生滅無常,但是有為法生、住、滅這個過程確又是無間斷、
不可分的。所以,要指出一個蘋果何時生成,何時壞滅,是不可能的。
這即是不生不滅。這個蘋果,事實上,與蘋果樹,乃至於整個山河大地,
皆是在一個共同的,不可分割的,無止盡的遷流變異之中。
故不生不滅,不是靜止不動,而是指法與法(物與物)之間,這種不可分割,
而又無常流變的現象。不可分割,故無自相(我相)、他相,自、他的獨立
生滅是虛妄的,是錯覺。無常流變,故法無定法;因緣聚合,似乎有各別相
(如蘋果)生起,因緣散滅,似乎有各別相壞滅。
眾生在這似有相中,便起了種種的貪愛執著;似無相時,便起了悲傷怨惱。
其實一切法,非有相,非無相,不屬有、無兩邊,故稱「中道」;
看破此一切虛妄之相,即是「實相」。一切法無有定性,故稱為空性。
若任何一個法 ─ 一個心念,一個現象、一個物件,若能暫時停留一秒鐘
完全不變,那它就應該永遠不變,永遠不滅。為什麼?如前所說,
任何有為法的變化,是牽涉到整個宇宙、整個法界,沒有法是獨立存在的。
所以永嘉大師說:「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
若一個心念可以停留一秒鐘,表示它在這一秒鐘之中,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
與整個法界脫離了關係,也就是獨立於此法界之外,那麼它永遠不可能與此法界
產生任何關係。而事實並沒有任何法是如此的。
所以,任何法,心念也好,物質也好,只要有所變化,就表示它是時時
在變異之中,沒有一刻是不變的。如此觀察思惟,則能悟入空性的智慧。
了解了一切法,沒有一刻是靜止不動的,則世間沒有所謂「靜止」,
一切法皆是在動當中。科學家也證實了這一點:原子或能量,
沒有一刻是靜止不動的。一切看起來靜止的東西,桌子,石頭,高山,大地,
皆在運動,只是我們的心粗,不覺察而已。
若然,則「動」「靜」這種分別並不是相違背的,動、靜也是一如的。
流水也在動,桌子也在動,只是流水動的程度比較大。
然而一切都在動,只是動的程度有差別,在邏輯上,等於說一切都是靜的,
只是靜止的程度有差別。桌子是靜,流水也是靜,只是桌子比較靜;
「動」、「靜」只是描述相對運動(relative motion)的兩個不同的名相。
我們以為打坐是靜,走路是動,其實打坐也是動,走路也是靜。
這代表什麼呢?我們以為靜坐時,外無雜擾,內身不動,可以得到禪定。
其實靜坐時,內外也不是不動,只是「比較靜」。既如此,則知禪定的心,
本來不是須要依靠靜止的內外境;真正的禪定,不是靜止的心,
因為根本沒有絕對的靜止。不論內外環境是「比較靜」或「比較不靜」,
心都能不為境界所動,才是真正的禪定。
如六祖言:「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如此可知,無論在何時何地,
心都可以在定中的,這即是「不出不入」的大定。
心無所住,則無所執;無所住則動、靜不二,無所執則定、亂無別,
定亂無別即是不出不入的大禪定。如龍樹言:
「菩薩不取亂相,亦不取禪定相;亂、定相一故,是名禪波羅蜜。」
「動靜元是虛妄,日用一切現成」。六祖言:
「本性自淨自定。」
自心本無住,無住即是涅槃,此心本在定中,只是見境生心,
忽而貪此,忽而憎彼,假名為亂心。了達一切相皆是不實,皆是空性
(不定性,變易性,無自性),心能無所著,能作主,即是自在解脫。
了達此理,生死、涅槃,有為、無為,本來無二。
此文引自 - http://www.wretch.cc/blog/buddhall/14960018
【傳心法要】 黃蘗山斷際禪師著
此法即心,心外無法;
此心即法,法外無心。
心自無心,亦無無心者;
將心無心,心卻成有,
默契而已,絕諸思議;
故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此心是本源清淨佛,人皆有之,
蠢動含靈,與諸佛菩薩,一體不異;
祇為妄想分別,造種種業果。
本佛上實無一物,虛通寂靜,明妙安樂而已;
深自悟入,直下便是,圓滿具足,更無所欠。
縱使三祇精進修行,歷諸地位,及一念證時,
祇證元來自佛,向上更不添得一物;
鄰觀歷劫功用,總是夢中妄為。
世人聞道諸佛皆傳心法,將謂心上別有一法可證可取,
遂將心覓法,不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不可將心更求於心,
歷千萬劫終無得日;不如當下無心,便是本法。
如力士迷額內珠,向外求覓,周行十方終不能得;
智者指之,當時自見本珠如故。
故學道人迷自本心,
不認為佛,遂向外求覓,起功用行、依次第證,
歷劫勤求永不成道;不如當下無心,決定知一切法本無所有,
亦無所得,無依無住、無能無所,不動妄念,便證菩提。
及證道時,祇證本心佛,歷劫功用,並是虛修;
如力士得珠時,祇得本額珠,不關向外求覓之力。
學道人若欲得知要訣,但莫於心上著一物,
言佛真法身猶若虛空,此是喻法身即虛空,虛空即法身。
常人謂法身遍虛空處,虛空中含容法身,
不知法身即虛空,虛空即法身也。
若定言有虛空,虛空不是法身;
若定言有法身,法身不是虛空。
但莫作虛空解,虛空即法身;
莫作法身解,法身即虛空。
虛空與法身無異相,佛與眾生無異相,
生死與涅槃無異相,煩惱與菩提無異相,
離一切相即是佛。
凡夫取境,道人取心;
心境雙忘,乃是真法;
忘境猶易,忘心至難;
人不敢忘心,恐落空無撈摸處,
不知空本無空,唯一真法界耳。
此靈覺性,無始已來,與虛空同壽,
未曾生未曾滅,未曾有未曾無,
未曾穢未曾淨,未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
無方所無內外,無數量無形相,
無色象無音聲,不可覓不可求,
不可以智慧識,不可以言語取,
不可以境物會,不可以功用到,
諸佛菩薩與一切蠢動含靈,同此大涅槃性。
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
一念離真,皆為妄想;
不可以心更求於心,不可以佛更求於佛,
不可以法更求於法,故學道人直下無心,
默契而已,擬心即差,
以心傳心,此為正見。
慎勿向外逐境,認境為心,是認賊為子;
為有貪瞋癡,即立戒定慧;本無煩惱,焉有菩提?
故祖師云:佛說一切法,為除一切心;
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本源清淨佛上,更不著一物,
譬如虛空,雖以無量珍寶莊嚴,終不能住;
佛性同虛空,雖以無量功德智慧莊嚴,終不能住;
但迷本性,轉不見耳。
所謂心地法門,萬法皆依此心建立,
遇境即有,無境即無,
不可於淨性上轉作境解。
所言定慧鑑用歷歷、寂寂惺惺、
見聞覺知,皆是境上作解,
暫為中下根人說即得,若欲親證,
皆不可作如此見解,盡是境法有沒處,沒於有地。
但於一切法不作有無見,即見法也。
此文引自 - http://www.wretch.cc/blog/buddhall/15004052
【傳心法要】 黃蘗山斷際禪師著
云:今正悟時,佛在何處?
師云:問從何來?覺從何起?
語默動靜一切聲色盡是佛事,何處覓佛?
不可更頭上安頭、嘴上加嘴!
但莫生異見,山是山、水是水,
僧是僧、俗是俗,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總不出汝心,
三千世界都來是汝箇自己,何處有許多般?
心外無法,滿目青山、虛空世界,
皎皎地無絲髮許,與汝作見解,
所以一切聲色,是佛之慧目。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為物之故,有其多智。
終日說何曾說?終日聞何曾聞?
所以釋迦四十九年說,未曾說著一字。
云:若如此,何處是菩提?
師云:菩提無是處,佛亦不得菩提,眾生亦不失菩提;
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求,一切眾生即菩提相。
云:如何發菩提心?
師云:菩提無所得;
你今但發無所得心,決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
菩提無住處,是故無有得者。
故云:我於然燈佛所,無有少法可得,佛即與我授記。
明知一切眾生本是菩提,不應更得菩提,
你今聞發菩提心,將謂一箇心學取佛去、唯擬作佛,
任你三祇劫修,亦祇得箇報化佛,與你本源真性佛有何交涉!
故云:外求有相佛,與汝不相似。
夫學道者,先須摒卻雜學諸緣,
決定不求,決定不著;
聞甚深法,恰似清風屆耳,
瞥然而過,更不追尋,是為甚深。
此文引自 - http://www.wretch.cc/blog/buddhall/15004023
晚餐吃什麼,不重要,
與什麼人吃?最重要。
與對的人吃晚餐,
路邊攤也可以興致盎然;
與錯的人吃晚餐,
五星級餐點也食不下嚥。
在他人眼光無形的指示下過活,
難得有自由意志,
不易擁有好心情。
人生在不斷的歷練與學習,
看透事物的本質,
學會知足感恩,
學會凡事往好處看。
因為得失本難驟斷。
能時時擁有好心情,
就能無入而不自得。
人一出生就已走向死亡。
空手來空手去,
生死兩端是確定的,
唯一的差別是中間生活的品質。
人要活的死氣沉沉?
還是生氣盎然?
這是可以選擇的。
既然快樂是一天,
痛苦也是一天。
那又何必痛苦過生活?
看“得"不看“失",
讓好心情伴您過一生罷。
本文寫的很棒!
我喜歡喔!
本文是引用後的回應文。
寫得不錯,我也喜歡,
所以,借光了喔!○祈諒
我們不是將意識集中向外,就是閉上眼睛將我們的意識集中向內,
而這你將會知道,因為你是一個知者,你就是覺知,你從來不曾失落它,
你只是將你的覺知纏繞在無數的事務中。
將你的覺知從各處收回來,只要讓它在你自身中好好休息,
而你就已經到家了。
最基本的核心,靜心的靈魂就是學會怎樣觀照。
一隻烏鴉在叫……你在聽,這些是兩方面的 — 客體和主體,
但你無法看見哪個是看著這兩者的觀照?
烏鴉、聽者,而還有某個人在看著這兩者,這個是很簡單的現象。
你在看著一棵樹:你在那兒,樹也在那兒,但你不能發現另外一件事嗎?
— 你在看著樹,而在你內心還有一個觀照正看著你在看著那棵樹。
看著就是靜心,你看著什麼是無關緊要的,
你能看著樹木,你能看著河流,你能看著雲彩,你能看著周圍遊戲的孩子。
看著就是靜心,你看著什麼不是關鍵,客體不是關鍵。
觀看的品質,覺知和警覺的品質 — 那就是靜心所在。
記住一件事:靜心意味著覺知。
無論你做什麼都帶著覺知就是靜心。
行為並不是問題,但是問題是你帶給行為的品質。
如果你帶著警覺散步,那麼散步就能成為一種靜心;
如果你帶著警覺地坐,那麼坐也能成為一種靜心;
如果你帶著覺知地聽,那麼聆聽鳥兒歌唱也能成為一種靜心;
如果你保持警覺和觀照,那麼只是傾聽你頭腦內部的噪音,
也能成為一種靜心。
整個的關鍵就是,你不要無覺知地行為,那你做什麼都是靜心。
覺知的第一步就是觀照你的身體,
慢慢地,慢慢地你會變得對每個姿勢、每個動作都有所警覺,
而當你變得覺知,一個奇跡就開始發生:你以前習慣做的許多事情一下子消失了,
你的身體變得更加放鬆,你的身體變得更加協調;
一種深沉的平靜在你的體內開始呈現,一種美妙的音樂在你的體內脈動。
然後,開始覺知你的思想,
對思想必須是同樣那麼做,它們比身體更加微妙,當然也更加危險,
而當你變得覺知你的思想,你會被你的內在所進行著的感到吃驚,
如果你將在任何時候所進行著的一切記錄下來,你會大吃一驚,
你將不會相信,這就是你內在所進行的事。
過十分鐘後,你讀它——你會看見裏面有一個發瘋的頭腦!
因為我們並不覺知,這整個的瘋狂不斷地湧動著,就像一股暗流。
無論你在做什麼,它影響著你,或者你並不做什麼,它也影響著你,
它影響著一切,而它的全部總和就將是你的一生!
所以這個瘋子必須被改變。
而覺知的奇跡就是除了只是變得覺知以外,你無需做任何事情。
正是以觀照它的現象來改變它,
慢慢地,慢慢地那個瘋於消失了,
漸漸地,漸漸地思想開始落入另一種形式,
它們的混亂不在了,它們變得更加有序了,
而後再一次,一種更深的寧靜呈現了,
而當你的身體和你的頭腦是寧靜的,你將看見它們相互間也是和諧的,
那兒有一座橋,現在它們不再會各自奔向不同的方向,
它們不再騎著各自不同的馬,第一次它們協調了,
而那種協調對第三步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
那就是變得覺知你的感覺,情感和心境。
那是最微妙的層面和極其困難的層面,但是如果你能覺知思想,
而後它也只是更進一步而已,需要一點更高的覺知,於是,
你開始反映你的心境,你的情感,你的感覺,
一旦你覺知所有這三者它們都能連結成一個現象,
而當所有這三者就是一個 — 完全地在一起作用著,一起哼唱著,
你便能感覺所有這三者的音樂,它們已經成為一支管弦樂隊 。
於是第四步發生了,而這是你無能為力的,它照著它自身發生,
它是一個來自整體的禮物,它是給那些做了三個步驟的人的回報。
這第四步是使人醒悟的最終的覺知,一個人變得能覺知到他自己的覺知,
那就是第四步,它能造就一個醒悟的佛陀,而只有在醒悟中,
人才會懂得什麼是喜悅,身體知道快感,頭腦知道高興,
心靈知道快樂,第四步則是知道喜悅。
喜悅就是門徒或求道者的目標,
覺知就是通向目標的道路。
重要的事就是你是觀照著的,你不忘記觀照,你一直在看著……看著……看著,
而慢慢地,慢慢地,當那個看者變得越來越統一、越來越穩定、越來越不波動,
一種變化就發生了,你所看著的事就全都消失了。
看者自身首次變成了被看者,觀照者自身變成了被觀照者。
你已經回到了家。
by Osho
此文引自 - http://www.wretch.cc/blog/buddhall/14987730
師陞坐,告大眾曰:「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復云:「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
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
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
志心諦聽,吾為汝說。
何名「摩訶」?「摩訶」是大。
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
亦無上下長短,亦無瞋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
諸佛剎土,盡同虛空。
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
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
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象。
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
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
須瀰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
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約「摩訶」。
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
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
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來去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行性自用。
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
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
善知識,何名「般若」?
「般若者,唐言智慧也。」
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
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
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
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何名「波羅蜜」?
此是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
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於此岸,
離境無生滅,如水常流通,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善知識,迷人口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
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
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
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
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
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
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
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三毒為戒定慧。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
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
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
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
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
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
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邊,
經中分明讚嘆,莫能具說。
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智小根人聞,心生不信。
何以故?譬如天龍下雨於閻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草葉;
若雨大海,不增不減。
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
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
譬如雨水,不從天有,元是龍能興致,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
有情無情,悉皆蒙潤,百川眾流,卻入大海,合為一體。
眾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復如是。
般若之智亦無大小,為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同。
迷心外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
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
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
善知識,內外不住,去來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
能修此行,與《般若經》本無差別。
善知識,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置。
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自不有,故知萬法本自人興;
一切經書,因人說有。
緣其人中,有愚有智;愚為小人,智為大人;
愚者問於智人,智者為愚人說法;愚人忽然悟解心開,即與智人無別。
善知識,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
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心中頓見真如本性?
《菩薩戒經》云:「我本元自性清淨,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
《淨名經》云:「即時豁然,還得本心」。
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開悟,頓見真如本性。
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
若自不悟,需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識有大因緣。
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
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望得解脫者,無有是處。
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
救不可得;若起真正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
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
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無念。
何名無念?
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
用即[徧]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
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
自在解脫,名無念行。
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
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上文節錄自【六祖壇經】般若品
此文引自 - http://www.wretch.cc/blog/buddhall/14856866
文/見護法師
假始心通無量時,歷劫何曾異今日?
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
心無所住,則無所執;無所住則動、靜不二,
無所執則定、亂無別,定亂無別即是不出不入的大禪定。
金剛經有一句名言:「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過去、現在、未來,佛教中簡稱為「三世」,大家對這三世似乎最是熟悉不過,
可是偏偏很多地方又玄奧難解。
時間的真相是什麼?佛經中說,時間是虛妄的。
這似乎是一件大違常理的事。我們明明覺到有時間,
有現在、過去、未來,怎麼說這是虛妄的?
其實,有誰體會過「時間」?我們只是看到人事物的遷變,
而定了一個共同的度量標準而已。這是一個人為的假相。
如龍樹的《大智度論》所說:
「見陰、界、入生滅,假名為時,無別時。」
那麼過去、現在、未來呢?不可否認的,過去曾發生過一些事情,
現在正發生一些事情,未來將發生一些事情。「三世是虛妄不實的」,
事實上是指出我們對過去、現在、未來的認知,是不正確的,是自相矛盾的。
這種不正確的認知又稱為「不正見」、「邪見」。那裏不正確?
這很不容易說明。而龍樹菩薩最擅長的,正是指出一般人觀念中模糊不清、
自相矛盾的地方。在《大智度論》第一卷中,龍樹探討時間的真相,
而且證明了三世是虛妄的。
有人問:「何以故無時?必應有時。
現在有現在相,過去有過去相,未來有未來相。」
一般人認為,過去和現在的「相」,也就是它的性質、特性,很明顯的不同。
現在正在發生,正在經驗感受;過去的感受已經過去了,不再能夠感受。
上一分鐘是過去,昨天、去年、過去世也是過去,所以過去是非常長的;
而現在只是當下這一剎那而已。未來則尚未來到,自然無從感受。
未來也是無盡的。這「過去相」、「現在相」、「未來相」不是很分明嗎?
這不就是「時間」的相嗎?
龍樹回答:
「若爾,一切三世時有自相,應盡是現在時,無過去、未來時。
若有未來,不名未來,應名已來。……若過去過去,則破過去相;
若過去不過去,則無過去相。未來時亦如是。以是故,時法不實。」
如果現在相、過去相和未來相是不同的,那麼應該只有現在,沒有過去、未來!
應為「現在」就是「現在存在」,而每一分、每一秒,時時都是「現在」,
沒有那一時刻我們是在「過去」或「未來」當中,
所以一切時只有現在,那有過去、未來?
而且,仔細再想想,「未來」的定義,就是「尚未到來」,這就是未來的相。
既是「尚未到來」,則不存在。「若有未來」,就是如果未來存在,
那就不叫作「未來」,應該叫作「已來」了!而如果未來不來(尚未到來),
則此未來根本不存在,何有未來可言?
過去也是一樣。如果過去不過去,而停留在現在,那根本不叫作過去。
如果過去過去了,那麼過去永遠消失了,不存在了,那還有過去可言?
一個不存在的東西,那有「相」可言?所以說,若過去過去,則破過去相。
這表示什麼?過去、現在、未來這三個觀念無法成立,
這三個觀念是自我矛盾的。我們覺得時間在流動,現在變成過去,
未來變成現在,這是一種錯覺。
很難相信時間只是一種錯覺,可是事實上,人很容易被自己的感覺所騙。
很多感覺很真實的境界都是錯覺。譬如在船上、火車上,就覺得兩邊的樹木
在向後飛奔;晚上走路,就覺得月亮在跟著自己走;科學家發現,鑽石和煤炭、
鉛筆心其實都是同樣的物質;愛因思坦也證明了物質即是能量,
光與熱其實和木頭、石頭是同樣的東西。我們還能盲目的相信自己眼睛所見、
直覺所覺嗎?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了解三世的虛妄性。我們知道,一切世間的現象都是無常的,
都有生、住、異、滅這四相。簡略一點,就說三相:生、住、滅。
再簡略一點,就說二相:生、滅。這意義是一樣的。譬如人,生出來、長大、
變老、死去;一個蘋果,生出來、維持一段時間,就會爛壞。
一切有為法,皆有生、住、滅三相。
可是仔細想一想。龍樹說:
「有為法不應有三相。何以故?三相不實故。
若諸法生、住、滅是有為相者,今「生」中亦應有三相,
「生」是有為法故。如是 一 處亦應有三相,是則無窮;
「住」、「滅」亦如是。若諸生、住、滅各更無生、住、滅者,
不應名有為法。」
如果一個有為法(如蘋果)有生、住、滅三相,那麼它三相中的「生」,
也是有為法,也應該有生、住、滅。也就是一個蘋果的「生成」這一個過程,
自應有它自己的「生、住、滅」三相。如此,要有一個「生生」法,
來生出「生」。若然,自更應有一個「生生生」法,來生出「生生」。
這不是無窮無盡嗎?那何時蘋果才能「生」出來呢?所以,此理不通。
相反的,如果蘋果的「生」相,沒有自己的「生、住、滅」三相,
那麼這「生」則不是有為法,而是無為法了!「生」是無為法,
這不是自我矛盾!這問題出在那裏呢?
問題出在我們執著了「生、住、滅」是三個不同的「法」。
其實,生、住、滅是不可分開的。在時間上,我們無法把「生」與「住」中間
劃一條線,說在這一秒鐘之前,是蘋果「生」的階段,在這一秒鐘之後,
是蘋果「住」的階段。所有這樣的劃分,都是人為的,假立的,
會產生如上的問題。蘋果的生成、住持、腐壞,其實是一個不可分、
無間斷的過程。
同樣的,三世也是如此。
過去、現在、未來,其實是一個不可分、無間斷的過程。
我們認為「現在」只是這一剎那,可是「現在」有多短?
「現在」如何變成過去?這是不能回答的問題,因為「現在」和「過去」
根本不可分割,根本不是二個。
就如蘋果的生、住、滅三相是一個不可分的過程,現在、過去本來是一體的!
只是因為我們的覺性昏暗,所以「過去」的事情漸漸模糊、淡忘。
誌公禪師說:「假使心通無量時,歷劫何曾異今日?」假始過去的事,
歷歷如今,與現在何別?過去如此,未來也是如此,因為眾生覺性昏暗,
所以不能通達三世。其實三世就只是這一念心!
當下這一念心,就含攝過去、現在、未來!如古德所說:
「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三世是無盡的,心也是無盡的。
有禪定的人,漸漸能通達過去未來的事情,因為心本來就是通達三世的,
只是凡夫的心,散亂混濁,如風中之燭,如池有波浪,不能了了覺照。
人對時間的感覺,就是從自心心念的遷變而來。
這是為什麼一般人,往往因心境的不同,而對時間長短的感受有極大的差別。
在靜坐之時,很多人覺得時間過得很慢,這是因為心雜亂紛飛,
不能安住所致。若能收攝一心,可能而數十分鐘已過去了,感覺只是一剎那。
對此人而言,在定中的時空與身心已與其他人截然不同了。
「一心不亂」能達到什麼程度?這是無限量的。
了解這一點,就知道高僧大德能入定十天半個月,甚至於菩薩、
聖者能入定千百年,決不是虛妄之談,只看定力深淺。而最高的一心不亂,
即是無念;既是無念,則時空盡泯,寰宇無蹤,
老和尚所謂「釋迦牟尼佛也找不到你!」
一切有為法,皆是生滅無常,但是有為法生、住、滅這個過程確又是無間斷、
不可分的。所以,要指出一個蘋果何時生成,何時壞滅,是不可能的。
這即是不生不滅。這個蘋果,事實上,與蘋果樹,乃至於整個山河大地,
皆是在一個共同的,不可分割的,無止盡的遷流變異之中。
故不生不滅,不是靜止不動,而是指法與法(物與物)之間,這種不可分割,
而又無常流變的現象。不可分割,故無自相(我相)、他相,自、他的獨立
生滅是虛妄的,是錯覺。無常流變,故法無定法;因緣聚合,似乎有各別相
(如蘋果)生起,因緣散滅,似乎有各別相壞滅。
眾生在這似有相中,便起了種種的貪愛執著;似無相時,便起了悲傷怨惱。
其實一切法,非有相,非無相,不屬有、無兩邊,故稱「中道」;
看破此一切虛妄之相,即是「實相」。一切法無有定性,故稱為空性。
若任何一個法 ─ 一個心念,一個現象、一個物件,若能暫時停留一秒鐘
完全不變,那它就應該永遠不變,永遠不滅。為什麼?如前所說,
任何有為法的變化,是牽涉到整個宇宙、整個法界,沒有法是獨立存在的。
所以永嘉大師說:「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
若一個心念可以停留一秒鐘,表示它在這一秒鐘之中,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
與整個法界脫離了關係,也就是獨立於此法界之外,那麼它永遠不可能與此法界
產生任何關係。而事實並沒有任何法是如此的。
所以,任何法,心念也好,物質也好,只要有所變化,就表示它是時時
在變異之中,沒有一刻是不變的。如此觀察思惟,則能悟入空性的智慧。
了解了一切法,沒有一刻是靜止不動的,則世間沒有所謂「靜止」,
一切法皆是在動當中。科學家也證實了這一點:原子或能量,
沒有一刻是靜止不動的。一切看起來靜止的東西,桌子,石頭,高山,大地,
皆在運動,只是我們的心粗,不覺察而已。
若然,則「動」「靜」這種分別並不是相違背的,動、靜也是一如的。
流水也在動,桌子也在動,只是流水動的程度比較大。
然而一切都在動,只是動的程度有差別,在邏輯上,等於說一切都是靜的,
只是靜止的程度有差別。桌子是靜,流水也是靜,只是桌子比較靜;
「動」、「靜」只是描述相對運動(relative motion)的兩個不同的名相。
我們以為打坐是靜,走路是動,其實打坐也是動,走路也是靜。
這代表什麼呢?我們以為靜坐時,外無雜擾,內身不動,可以得到禪定。
其實靜坐時,內外也不是不動,只是「比較靜」。既如此,則知禪定的心,
本來不是須要依靠靜止的內外境;真正的禪定,不是靜止的心,
因為根本沒有絕對的靜止。不論內外環境是「比較靜」或「比較不靜」,
心都能不為境界所動,才是真正的禪定。
如六祖言:「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如此可知,無論在何時何地,
心都可以在定中的,這即是「不出不入」的大定。
心無所住,則無所執;無所住則動、靜不二,無所執則定、亂無別,
定亂無別即是不出不入的大禪定。如龍樹言:
「菩薩不取亂相,亦不取禪定相;亂、定相一故,是名禪波羅蜜。」
「動靜元是虛妄,日用一切現成」。六祖言:
「本性自淨自定。」
自心本無住,無住即是涅槃,此心本在定中,只是見境生心,
忽而貪此,忽而憎彼,假名為亂心。了達一切相皆是不實,皆是空性
(不定性,變易性,無自性),心能無所著,能作主,即是自在解脫。
了達此理,生死、涅槃,有為、無為,本來無二。
此文引自 - http://www.wretch.cc/blog/buddhall/14960018
黃蘗禪師 【傳心法要】
菩薩者深信有佛法,不見有大乘小乘;
佛與眾生同一法性,乃謂之善根闡提。
大抵因聲教而悟者謂之聲聞,觀因緣而悟者謂之緣覺。
若不向自心中悟,雖至成佛,亦謂之聲聞佛。
學道人多於教法上悟,不於心法上悟,雖歷劫修行,終不是本佛;
若不於心悟,乃至於教法上悟,即輕心重教,遂成逐塊,忘於本心。
故但契本心,不用求法,心即法也。
凡人多為境礙心、事礙理,常欲逃境以安心,屏事以存理,
不知乃是心礙境、理礙事;但令心空境自空,
但令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
凡人多不肯空心,恐落於空,不知自心本空。
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菩薩心如虛空,一切俱捨,所作福德皆不貪著。
然捨有三等:內外身心一切俱捨,猶如虛空無所取著;
然後隨方應物,能所皆忘,是為大捨。
若一邊行道布德,一邊旋捨,無希望心,是為中捨。
若廣修眾善,有所希望,聞法知空,遂乃不著,是為小捨。
大捨如火燭在前,更無迷悟。
中捨如火燭在傍,或明或暗。
小捨如火燭在後,不見坑井。
故菩薩心如虛空,一切俱捨;過去心不可得,是過去捨;
現在心不可得,是現在捨;未來心不可得,是未來捨;所謂三世俱捨。
自如來付法迦葉已來,以心印心,心心不異;
印著空即印不成文,印著物即印不成法;
故以心印心,心心不異;能印所印,俱難契會,故得者少;
然心即無心,得即無得。
佛有三身:法身說自性虛通法,報身說一切清淨法,化身說六度萬行法。
法身說法,不可以言語音聲形相文字而求,無所說,無所證,自性虛通而已,
故曰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報身化身皆隨機感現,所說法亦隨事應根以為攝化,皆非真法,
故曰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所言同是一精明,分為六和合;
一精明者一心也,六和合者六根也;此六根各與塵合:
眼與色合,耳與聲合,鼻與香合,舌與味合,身與觸合,意與法合;
中間生六識,為十八界;若了十八界無所有,束六和合為一精明。
一精明者即心也,學道人皆知此,但不能免作一精明六和合解,
遂被法縛,不契本心。如來現世,欲說一乘真法,則眾生不信興謗沒於苦海;
若都不說,則墮慳貪,不為眾生,溥捨妙道;遂設方便說有三乘,
乘有大小,得有淺深,皆非本法,故云唯有一乘道,餘二則非真;
然終未能顯一心法,故召迦葉同法座,別付一心離言說法,
此一枝法令別行,若能契悟者,便至佛地矣。
此文引自 - http://www.wretch.cc/blog/buddhall/15003776
把時間用來評斷別人的一天是痛苦的一天,
評判你自己的一天也是痛苦的一天。
不必要去相信你的種種評斷,
它們只不過是一種舊有的積習。
遭逢困境時,
歸向慈悲與真理吧。
雨,
好和不好的兩邊都下。
不要讓你的心受到自己種種分別心的評斷所煩擾,
讓自己普降慈悲的甘霖吧。
追根究底說來,
大部分的人都想要被瞭解與讚賞。
如果我們連單單一朵花都能清楚地看出奇蹟的話,
我們整個人都將改變。
《佛陀的法音Buddha's Little Instruction Book》 作者 傑克.康菲爾德 Jack Kornfield 原著/法觀法師
|
|
|
把微笑送給自己,就會為自己擦洗傷痛。
在生命之旅中我們必須有這樣一種風度,失敗與挫折,
僅僅是一個記憶,只會使我們更加成熟。
帶著傷痕給自己一點微笑,才是人生的又一份精彩。
把微笑送給自己,就不要太多的心情透支。
我們要學會過濾自己的心境,善於給自己的心情放假。
不停地奔波,讓我們的笑聲帶有幾份苦澀。
因此要經常打掃心靈的庫房,把昨日的煩惱清掃出去
,騰出心靈的空間來存放更多今天的快樂。
巨石無法壓跨的身軀,有時會被歎息擰彎。
一個人沒有一份好心情,物質上再富有也是一種“外強中乾”。
把微笑送給自己,就會給自己一份從容。
面對爭奇鬥豔的鮮花,我們會欣賞但不會陶醉,
面對襲來的風雨,我們會應對但不會逃避。
雖然我們不能停下奔波的腳步,但我們會掌握腳步的節奏。
無論是困難還是成功。有了困難,給自己一個微笑,
我們不會逃避,會努力面對尋求解決方案,這是一種美麗;
有了成功,給自己一個微笑,我們不會驕傲,
在成功的喜悅裏尋求解脫,坦然前行,
讓生命的腳步多幾份穩健,這同樣是一種美麗。
在生命之旅中我們須有這樣的一種風度:失敗和挫折,
不過只是一個記憶,只是一個名詞而已,不會增加生命的負重。
帶著傷痕把勝利的大旗插上成功的高地,在硝煙中露出自豪的笑容,
才是人生的又一份精彩。大風可以吹落碎石,卻永遠吹不倒崇高的大山。
我們需要學會過濾自己的心境,善於給自己的心情放假,不停的奔波,
讓我們的笑聲帶有幾分苦澀。因此,要經常打掃心靈庫房,
把昨日的煩惱清掃出去,騰出心靈的空間來存放更多的今天的快樂。
人生有時候就是活一種心情,心情品質也是生命的品質。
給自己一個微笑,你就會領悟:
痛苦一次,對快樂的理解就會更具體一次;
失敗一次,對成功的認識就會更深刻一次;
受挫一次,對順利的感覺就更清楚一次;
失誤一次,對認真的意義就會更明白一次。
給自己一個微笑,讓心情變得舒暢;給自己一個微笑,
讓心胸變得開闊;給自己一個微笑,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常常送給自己一個微笑,讓自己時時快樂,
你的一生一定是美麗快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