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波現形記

 

             日昨  受醫囑空腹去作超音波檢查

                    抓出兩個壞東西

                 膽囊息肉和腎臟囊泡

                       醫生說

                 以後定期追蹤就好

             這是什麼東東  趕忙上網查查

 

膽囊息肉泛指膽囊內壁黏膜上的突起物,不論大小、數目、良性或惡性。

會發現膽囊息肉通常是在腹部超音波或是放射線檢查時,而由於前者的普

及與方便性,大多數是由超音波發現的。膽囊息肉的成因多半不明,若依

據組織學上來分析,最多的是膽固醇息肉,有報告統計約佔六成。為數最

多的膽固醇息肉通常會較小而是多發性,即同時存在有多個息肉,其餘種

類的息肉則是單一個息肉為多。除了少數會因脫落造成類似膽囊結石的症

狀外,一般膽囊息肉並不會造成臨床症狀。

幾乎所有的膽囊息肉都是良性的,並不需要任何藥物或是特殊治療。根據

過去的研究發現大小在一公分以下的,基本上只要持續用超音波追蹤,約

每半年至一年一次即可。若大小超過1.2公分時,則有出現癌變的現象,

卻無法由影像檢查區別,所以一般會建議手術切除。至於1.8公分以上的息

肉屬於侵襲癌的風險更大,最好手術切除。

 

 

腎臟囊泡是很常見的問題!根據統計,40歲以前的發生率約為20%60

以上則高達33-50%。其實,不只腎臟會長囊泡,身體其它任何器官也都會

發生,如:肝、脾、胰、肺等。只是,腎臟的發生機會最大!這些囊泡的

成因很複雜,有的是無法根治的遺傳疾病,例如:多囊性腎,嚴重時會導致

腎衰竭而必須接受洗腎或換腎治療;有的則是腎臟發育不良或腎功能退化產

生的囊泡。而絕大多數的人身上長的是良性的單純性囊泡,它的成因至今還

是一個謎,有的學者認為它是腎小管阻塞所造成的。
簡單性腎水泡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人體內激素的調節不正常有關,不過

很多外在的因素,如不良的飲食習慣,勞逸失宜,情緒不良,毒素等都可以

刺激簡單性腎水泡的發出現。

除了抽血檢查腎臟功能外,驗尿也是常規的檢查項目,一般會注意看是否有

蛋白尿、血尿或糖尿。如果發現自己的小便起泡沬,泡沬像肥皂水般的聚集,

且泡泡的顆粒較大,久久不易散去,就是蛋白尿的症狀。一般正常健康的人

每天都會排泄微量的蛋白到尿液中,若一天超過150毫克,就稱為蛋白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