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覺老和尚談禪


慈悲能除去自己的嗔恚心。


佛法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要怎麼修行,才


能達到冤親平等、物我平等的大慈悲胸懷呢?  


●老和尚開示:雖然「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佛菩薩


的境界,但是實事上這個境界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


只是自己願不願意去做而已。一般人只願意幫助和自己


有緣的人,例如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親戚、朋友


等。佛法講的「無緣大慈」就是要站在慈悲的立場,


來關心幫助與自己較無緣的人、幫助自己親戚朋友以外


的人。儒家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


之幼。」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這一點,不但人人都是


佛菩薩,而且這個世界一定會成為人間的淨土。


  ●據佛經記載有一位草系比丘,他的性情慈悲,持


戒嚴謹,不但不殺人、不殺動物,而且連一棵樹、一枝


草都不傷害。有一天草系比丘在外行化,路過一座山


林,遇到一群強盜土匪。強盜僅以一根草繩捆綁住比丘


的手腳,就搶走了比丘隨身的所有物品。草系比丘不忍


損毀草繩、傷害草繩中眾生的生命,於是一動也不動地


任由搶匪帶走他隨身所需之物。草系比丘心繫眾生的


慈悲心,正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體現。


   目前的社會環境十分混亂,混亂的根源來自於人


們心中的暴戾之氣,以及對生命的不尊重。


佛門中有四句名言:


百千萬劫碗裏羹、怨深似海恨難平,


欲知世界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要改善目前社會的亂象,尊重生命實為當務之急。每個


人不但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他人的生命,還要尊重其他


動物、植物的生命,這也是現代科學所提倡動植物保育


的環保理念。


  如果這世界上沒有樹、沒有草,人類也無法存活在


這世界上。所以說為了世界能夠和諧,自己能夠有一片


生存的淨土,我們一定要落實實踐「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的精神,無論是人類或是動物、植物,


我們都應該要尊重,不可以任意地傷害他們。


《水雲禪說》→


u  萬物之靈的人類,天性本有大智慧,卻因為


太斤斤計較得失,最後,都變成了小聰明。


唐.黃檗→


心如大海無邊際,廣植淨蓮養身心;


自有一雙無事手,為作世間慈悲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