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禪堂」


●「禪堂」是供給禪者參禪打坐的場所,對外一向是不


開放的,故一般人對禪堂都有一股神秘感。


禪堂的建築通常長有六丈至十丈、寬四丈至八丈不等,


不過依參禪人數的多寡(有時多至四百人)而有大小。


也有供給短期精進禪坐的禪堂,或是只容一個人的陋室


小房子,乃至在僻遠山洞也是打坐的好場所。


禪堂的大小、簡陋與否、地點的遠近,在禪者的心目中


是沒有分別的,因一入禪境,三千世界的寬廣就在當


下。自古以來,多少的禪者在禪堂中悟到人生的真理,


照見自我的本性,而成為一代人天師範,


「禪堂」之功實不可沒。


     現在的講堂有好的冷氣及通風設備。禪,是


向自我內心追求,不向外求的,故禪堂不設窗戶,主要


是讓參禪的人,能集中心念,不要隨著窗外的景物而起


分別妄念,否則就失去參禪的意義了。


    禪宗初祖達摩祖師,曾面壁的河南嵩山,有一座少


林寺,據聞過去其山門只能進去不能出來,除非你的功


夫能躍過那四周的高牆,否則不能走出山門。也就是說


你有能力能夠跳越出此高牆,出了山門才不會丟了少林


寺的顏面,故少林寺的武功至今仍非常流行。同樣的,


禪堂的四周雖非高牆,但卻封閉,主要是不讓外界的污


染、妄想、煩惱帶到禪堂裡來。禪師們一再要警誡初學


者,一進禪堂就要將外面的、過去的一切放在禪堂外,


好好安身的在心上下功夫。


    禪堂通常有兩個門,正門寫著「正法眼藏」,


後門通稱方便門,是供禪者盥洗、方便之用。打坐時


要將禪門的簾子放下來,簾子一放下,就不可以進出、


走動,或有音聲,尤其是止靜的板一敲,世界好像一下


子就靜下來,在寂靜的氣氛下,你會感受到禪的氣息。


「禪堂的生活與清規」,分四點來說明:


一.禪宗的法物與道場


在禪門,每個參禪的人,擁有的物質要越少越好,少到


什麼程度?依現在的斤兩來計算,所謂「衣單兩斤半,


隨身十八物」,因為一個人東西越少,欲望就越少;


東西越多,帶給我們的困擾、煩惱也就越多。比方說出


家人,衣服只有這一件,早上起來這一件、會客也是這


一件。然社會上的人士,如一位小姐,今天要出門了,


穿旗袍呢?還是穿洋裝?穿紅色的呢?還是黃色、藍色


的呢?因為衣服多,她就因不知如何選擇而煩惱。而禪


者只有一件衣服長衫,不必選擇也就沒有煩惱。禪堂裡


的禪師們,因為使用的物品東西很簡單,所以因物質而


起的煩惱也就很少,因為欲望少,心自然能自由自在。


其實在禪師們用的物質雖少,但他內心中卻


擁有了三千大千世界。


《水雲禪說》→


u 有心渡世,天地是道場;


無心渡人,大廟亦枉然。


人法雙淨,善惡兩忘,直心真實,菩提道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eo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